在佛法完整的戒律中,
包含了「斷惡」、「修善」、「度眾生」三大範疇。
一、如同我們不會故意做壞事,
但是我們可能不知道「為什麼」我不要作壞事?
一旦碰上跟自己有關的某些特殊因緣,
很可能就不知不覺,卻心知肚明的,
在自己能夠接受的範圍內,作"一點點"壞事了。
斷惡的戒律,就是說明此內涵。
受持「攝律儀戒」的人,如果做了壞事就判犯戒。
但是我們可能不知道「為什麼」我不要作壞事?
一旦碰上跟自己有關的某些特殊因緣,
很可能就不知不覺,卻心知肚明的,
在自己能夠接受的範圍內,作"一點點"壞事了。
斷惡的戒律,就是說明此內涵。
受持「攝律儀戒」的人,如果做了壞事就判犯戒。
二、我們也作善事,
但是我們可能不知道為什麼「必須」要作善事?
因此大多是隨著心情,或是遇到特殊因緣發生,
我們才會想到要修善。
修善的戒律,就是說明此內涵。
受持「攝善法戒」的人,
如果該做的善事而不做,就判犯戒。
但是我們可能不知道為什麼「必須」要作善事?
因此大多是隨著心情,或是遇到特殊因緣發生,
我們才會想到要修善。
修善的戒律,就是說明此內涵。
受持「攝善法戒」的人,
如果該做的善事而不做,就判犯戒。
三、我們可能也樂意幫助別人,
但是在許多感人至深的偉人傳記中,
例如賣五十多年的十元便當阿嬤、
終身奉獻台灣自己卻分文不蓄的國外修女、
或是經中不捨眾生苦,無量劫度化一切眾生的大菩薩們,
他們幫助別人的樂此不疲,與義不容辭,
這股熱忱動力到底是從何而來的?
因此在我們內心偶爾也會生起「他們跟我有什麼關係?」的想法。
度眾生的戒律,就是說明此內涵。
受持「饒益有情戒」的人,
如果遇到幫助眾生的因緣而捨棄眾生,就判犯戒。
但是在許多感人至深的偉人傳記中,
例如賣五十多年的十元便當阿嬤、
終身奉獻台灣自己卻分文不蓄的國外修女、
或是經中不捨眾生苦,無量劫度化一切眾生的大菩薩們,
他們幫助別人的樂此不疲,與義不容辭,
這股熱忱動力到底是從何而來的?
因此在我們內心偶爾也會生起「他們跟我有什麼關係?」的想法。
度眾生的戒律,就是說明此內涵。
受持「饒益有情戒」的人,
如果遇到幫助眾生的因緣而捨棄眾生,就判犯戒。
不論是斷惡、修善、度眾生,
都是「離因緣」,「非條件性」的。
都是「離因緣」,「非條件性」的。
不管今天心情好壞,
不管今天遇到是狗狗還是蛇,
不管因緣如何變化,
受戒的人所懷抱的態度,一樣是要斷惡、修善、度眾生,
此即戒律的兩大特性:「有本期誓」、「徧該生境」。
不管今天遇到是狗狗還是蛇,
不管因緣如何變化,
受戒的人所懷抱的態度,一樣是要斷惡、修善、度眾生,
此即戒律的兩大特性:「有本期誓」、「徧該生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