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0日 星期三

持健康戒

持戒不要怕犯戒,
有的人犯戒後,乾脆直接放棄,
「啊!全部都不要!放給他去算了.....」
在生死的懸崖邊緣,
每一條戒都如同一條繩索,
受持五戒,如同抓住五條繩索般,
斷一條繩子時,
我們是更緊緊抓住剩下的四條?
還是我們會乾脆全部放掉算了?
五戒十善,
每一條都保障我們不落入生死谷底,
縱然只持一條,
只要對這條繩子有堅定的信心,
牢牢的抓住,
也能靠著這條得救,免於一死,不是嗎?
戒律是每個佛弟子的身分與尊嚴,
如同樹木的根一樣,
但是實行上跟身分的矛盾,卻是普遍常見的問題,
因此用正確、健康的心態來持戒,
未來的菩提大樹,
才能健康茁壯,得到豐腴甘甜的果實!
對症下藥之前,
"改善體質",是最重要的關鍵處。

持戒即是觀察十二因緣

持戒的核心,
在於觀察十二因緣。
於惡業愛取有,
自然感地獄、餓鬼、畜生之生老死。
於善業愛取有,
自然感天、人、阿修羅之生老死。
佛菩薩以「明」之智慧,
解脫十二因緣纏縛,
反能善用愛取有行菩薩道,
於無量劫的生老死無有退轉,
自我實現,創造安樂永無生死的淨土。
過去,是用這一個身心輪迴,
未來,仍靠這一個身心解脫。
錯不在身心,
錯在錯用心。

捨戒

受戒,是經過智慧抉擇後,
自主選擇的生活方式。
捨戒,只需對一位聽懂話的人說,一說便成!
佛教尊重自主捨戒、捨皈依的個人意願,
只要自己想清楚就好。
佛法是智慧冷靜的生活教育,
佛菩薩沒有煩惱,對眾生無所求,
不會有如鬼神的乩身,
若離開會有譴責、報應的"後果"。
一切好壞,都由自己掌握,自修自得,
不是迷信,不是一種交易行為。

先讓家人感覺佛教好

每位佛弟子,
都代表佛門的形象,
應當自尊自重。
要從自己氣質的改變,
感動家人,得到認同、肯定,
實際讓身邊的人感受佛教的好。
不是皈依、受戒後,就鬧家庭革命,
不戒自己,反而戒起家人,
用有色眼鏡開始看別人缺點,換湯不換藥...
不但違背皈依、受戒的意義,
更有損三寶形象,
間接破壞別人的善根、因緣。

變化氣質、剋除習氣

皈依三寶、受持五戒,
都是為了實質對治自己的煩惱,
改變舊有以自我為主的觀念。
常見看似虔誠的三寶弟子,
對待家人、道友、甚至法師,
卻是不改一往未學佛前的脾氣,
甚至變本加厲,披上冠冕堂皇的"佛弟子"面具,
將個人煩惱搬移到三寶門中,
也讓其性格,倍加扭曲虛偽...
古德說:
學佛沒有其他,
就是「變化氣質、剋除習氣」而已。
一個學佛者,
最重要是內在素養,
能夠誠實面對自己從來最重的習氣,
所謂「擒賊先擒王」,
能抓到王,小賊自然逃竄分散。
沒有佛子該有的素養,
縱然受了五戒、菩薩戒,搭上縵衣,
在三寶門中,所作所為,
仍舊以自己的習性為主,
更甚者顛倒僧俗、影響更多人學習的因緣,
恐怕不是佛子的本分...
如古德說:生活當中,
讓別人起心動念,是最折福損壽的。

2016年8月9日 星期二

戒律不是佛給的審判

佛教以十二因緣,三世兩重因果來說明流轉過程,其中修行的下手處,就在於現在因的三支~愛、取、有。
「愛」,其實包含貪(愛)、瞋(憎),因為貪不到,所以瞋。受了戒,起了一念殺盜婬妄酒的心而不制止,所以佛制您犯了「遠方便罪」,希望您就此打住,不要再使惡念相續。
「取」,從起心後開始計劃、前往、實行,念頭一步一步落實,故戒律中佛制您犯了「次方便罪」、「近方便罪」,希望您回頭,勿令惡業成就。
「有」,即現在完成式,代表「一個業的完成」,也代表未來必定得果報。如同種子種下去,直到確定他的存活與健康後,我們可以預知他未來必定可以開花結果。故戒律制定您「正犯根本罪」,目的希望您能看到自己的錯誤,慚愧懺悔,削減業果的勢力,並且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後不再犯。
戒法的判罪,就是依照愛、取、有的強弱程度而定輕重。目的就是為了止息無盡的輪迴,終止三世重重無盡的生老病死。
佛陀開示修行的次第,由戒生定,因定發慧。學戒後,就會發現持戒的目的,就是降伏日常生活中的愛取有,漸漸止息輪迴。故犯戒所得的罪,並不是別人給予的審判,而是讓自己對曾犯下錯誤行為的重新省思。
如同現今許多震驚社會的殺人事件,令人詫異的,不但是殺人的手段殘忍,而且事後對自己的行為,竟然絲毫沒有慚愧悔改的心,且表現出對社會極大的不平。
佛法強調我們自己作自己的主人,犯戒罪就是讓我們看到自己到底做了哪些事,不是如同法官審判犯人。戒律是從佛陀的大悲心流露出來,憐憫眾生造惡受苦,告訴我們任何人本有的希望,只要如法修行,每個人都能成佛。這是我們學戒應有的認知。

從善惡帶來的感受 明白自己要的人生

犯邪婬時,
當完成整個造作(入道)那一刻,稱為犯「根本罪」。
未完成之前的全部過程,都稱為「方便罪」。
方便罪中,
又將「起婬心」、「前往目標」、「身體接觸摩擦」
三個階段,稱為遠方便、次方便、近方便。
其實不論作善作惡,任何行為都有這些步驟,
戒律既以「防止造業」為宗旨,
因此會更著重在造惡行為的分析。
從行為跟判罪的關係可發現,
當越接近目標,心就越篤定、越有決心,
惡業的力量,就是在一個個階段,漸漸擴大的。
相反的,
造善的力量,也是透過起心、行動、造作,
而使善業的力量,漸漸擴張。
所不同的,
在於惡業的力量越大,
我們的心,似乎就越狹隘、越對立、封閉。
善業的力量越大,
我們的心,就越寬廣、越包容、越歡喜。
用因果道理,固然能讓我們畏懼苦報而斷惡修善,
但是最根本的驅使,
必定是自己造善造惡當下的感受,
才是最真實、最有感的!
細細品味善惡帶來的感受,
自然會明白自己的人生要怎麼走。
因此,
佛教不談造物主,而講一切唯心造,
自己作自己的主人翁,
人生的因果,靠自己去掌握。
註:
如《相經集註》:犯根本罪前,有三種方便罪:
《事鈔》云:「
初、如內心婬意,身口未現,名遠方便,此犯下罪;
二、動身口,未到前境,名次方便,犯中罪(中品可悔罪);三者,臨至境所,身分相交,未至犯處已來,名近方便,是重中罪(中品可悔罪)。」

戒相的延伸

受戒後,我們應當常常深入思考戒相的精神,
例如五戒雖然沒有"不吸毒戒",
但是我們很自然不會去吸毒,
因為吸毒跟飲酒戒相關(稱為"等流"~即相同類別的戒),
都會迷亂心志,讓我們去犯到更多戒。
同理,
殺生戒,即制止我們對一切有情起瞋心。
偷盜戒,即制止我們對一切無情起貪心。
邪婬戒,即制止我們對一切有情起貪心。
妄語戒,即制止我們內外不一,使內心、行為一致。
掌握戒條的精神後,
只要與此相違背,
且會產生惡法(斷惡)、阻斷善法(修善),
或是造成他人的譏嫌、毀謗(度眾生),
那身為佛弟子,都應該盡力去持守。
這才是受持戒法的意義,
而不是受五條戒,只持五條戒而已。

動機影響果報

每個人對未來都會有一個目標,
如同我們計劃蓋一棟房子一樣。
佛子持戒的動機,
會改變未來所得的果報。
以下輩子的安樂為目標,
五戒就成為蓋一棟人天房屋的五根樑柱。
以解脫生死輪迴為目標,
五戒就成為蓋一棟聲聞緣覺房屋的五根樑柱。
以自覺覺他、與一切眾生同成佛道為目標,
五戒就成為蓋一棟佛房屋的五根樑柱。
反之,
以對立心、勝負高下的心持五戒,
未來自然成就一棟阿修羅的房屋。
經典中形容一杯水,
「牛飲水成乳,蛇飲水成毒,
智學成菩提,愚學成生死。」
學佛的發心與動機,
真不可不慎!

戒法是開啟經論的門戶

學習戒法是開啟經律論的門戶,
藉由戒相的學習,
自然會觸類旁通,間接學習許多經論內容跟法門修行,
因此不必擔心佛法浩瀚而望洋興歎,
只要專注在起點,恭敬學戒,
過程跟終點,自然會一步一步達到。

人生業績的標準

六道凡夫飄流三界內往返,
稱為「不定性眾生」。
因為他對生命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
有的人說:「我也沒有做什麼壞事,
也都有布施,我下輩子應該不錯吧...?」
其實我們並沒有一個標準來了解自己的行為好壞。
「學佛」的佛子,以生活中覺悟or迷惑為標準。
「持戒」,以善or惡為標準。
「修定」,以正念or妄念為標準。
判斷任何事情,無不如此...
初入佛門,唯有以戒法中善惡的規範為標準,
才能清楚把握自己的下輩子,
因為有善惡標準,
所以自己很清楚這輩子身心累積的資糧是好or是壞。
如同公司必定有業績的標準,
才知道這間公司的規模狀況、未來發展,
包括員工獎金的分配等等。
生、老、病、死,是生命必經的過程,
與其含糊的想像,
與其用"應該"來揣測,
或是掩耳盜鈴的視而不見...
倒不如試著去了解生死的真相,
自己的未來,靠自己掌握,
善惡因果,縱然父子也無法代替,
藉著戒法明確的標準,為自己的未來點燃一盞明燈!

浴佛所得款處理方式

浴佛節
浴佛所得款處理方式:
分佛、法、僧三份分之。
如《佛說摩訶剎頭經》:「
灌佛形像所得多少,當作三分分之:
一者為佛錢、二者為法錢、三者為比丘僧錢。
佛錢:繕作佛形像,若金、若銅、若木、若泥、若塐、若畫,以佛錢修治之;
法錢者:架立樓塔、精舍、籬落、牆壁、內外屋,是為法錢;
比丘僧有萬錢,千比丘當共分之。」(大正16,798上)
《釋氏要覽.卷中》:「
摩訶剎頭經云:浴像得錢,當分作三分:一分屬佛、一分屬法、一分屬僧。
若佛錢,得作佛像用。
若法錢,得造寺樓塔,籬落墻壁,內外屋舍等用。
若僧錢,各給與比丘用。」(大正54,289上)
註:時近浴佛節之時,且與盜戒相關,引出供作參考。

【略談隨機殺人的戒律觀】(二)

「佛性」~如同一面"鏡子",
胡來胡現,漢來漢現。
鏡子的"本體",是清淨光明,不曾改變的。
鏡子的"作用",是全然的反作用力,
造善因,必然反射善果,
造惡因,必然反射惡果。
隨機殺人,以大漫心,
漫無目標的通殺一切眾生,
跟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沒有揀擇的救度一切眾生,
兩者所用的是同一顆心,
但是所呈現的反作用力,
卻是截然不同。
故<<地藏經>>中提到無間地獄(阿鼻地獄),
其實不離開我們當下的造作:
一、「時無間」:受苦時間無間斷,從無一刻歇息。
二、「形無間」:身形受苦無量,徧滿地獄。
三、「受苦無間」:所受的苦,所用的刑具,無有間斷。
四、「趣果無間」:不問男女老少,皆同受之。
五、「命無間」:壽命百千萬劫,萬死萬生,沒有止息。
隨機殺人,
正因為內心(發心)念念相續猛利,
殺害對象(境界)廣泛不定,
因此反射出無間地獄中,
身心受苦無間斷的極惡劣果報。
相反的,
諸佛菩薩,也是用這一念心,
善加利用佛性的清淨光明:
將猛利的殺人衝動,
轉成對眾生的責任、誓願(有本期誓),
將廣泛的漫心通殺,
轉成對眾生無條件的慈悲(徧該生境),
遂成就菩薩的三聚淨戒,
成就最圓滿的人格。
反射出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
十方法界任遨遊的極樂莊嚴果報。
故知佛心、凡心,同是一心。
「佛」,是用凡心成的佛。
「凡夫」,也只是用佛心去作凡夫。
佛性平等,卻呈現出最現實的因果差別,
而因果差別,也終將喚醒人人平等的佛性功能。
十法界的因果道理,
實可作為現今立法者之憑藉,
唯有循著因果的道理,才能達到真正的公平。
而佛性平等的道理,
也可作為激進不平、嫉惡如仇者的緩劑,
唯有佛性的平等,才能喚醒眾生本有的善性。

【略談隨機殺人的戒律觀】(一)

現今社會出現不少「隨機殺人」的案件,
在戒律中稱隨機式的為「漫心」,
即最初動機是沒有任何對象的限定,
(如果最初即限定只殺某人,稱為「剋心」)
大漫心,是通殺一切眾生。
小漫心,是剋定某類,例如通殺一切人類。
受持五戒的弟子,如果以漫心殺了一個人,
「犯戒罪」,雖然只犯了一條重罪,
但是因為動機普遍,
因此跟眾生結的惡緣必定特別深重、廣大,
「業道罪」,遠比設定只殺某一個人重。
受持不殺生戒的佛弟子,
如果最初動機是「大漫心」,
通殺一切人、非人、畜生,
隨著殺死一"人",就犯一個"重罪"。
殺死一"非人",犯一"中罪"。
殺死一"畜生",犯一"小罪"。
因為最初設定的範圍廣泛,
所以隨殺隨犯根本罪(已遂罪),
隨著殺多少數量,各別結罪。
假如最初動機是「小漫心」,
設定通殺一切人類,
如同現今社會上許多"隨機殺人",
都屬於小漫心的動機。
隨著殺死一個"人",就犯一"重罪"。
如果是錯殺"非人"或"畜生",
因為與本來動機不相稱合,
只是因為錯殺,因此有"缺緣",
故只犯方便罪(未遂罪)的"中罪"。
如前面曾提到殺罪要具備的緣:
一、對方是人。
二、內心也作人想。
三、起殺心。
四、興方便。
五、對方命斷。
如果是錯殺,缺第一個緣,
對方是非人或畜生,
屬於方便罪(未遂罪)。

【造惡的動機】

戒律中將造惡的動機,
分成「剋心」跟「漫心」兩類。
「剋心」:
剋的字義,是指"約束的",如"剋定期限"。
指動機專注,內心清楚針對要殺的對象。
例如:我只想害張三,或只想殺人不殺畜生。
「漫心」:
漫的字義是指"遍佈的","不拘束的",如"漫山遍野"。
指內心通殺,無有揀擇。
又分成兩種:
「小漫心」:只漫殺某一道眾生,只要是那一道的就通殺。
例如:我放地雷,只為了殺人,
又如:我架設自殺網站,勸導所有人自殺。
又如:我放捕獸器,只打算要殺畜生。
「大漫心」:漫殺一切眾生,完全沒有對象揀別,不管誰來都殺。
例如:對某國丟炸彈,要殺害一切眾生。
又如:順我者生,逆我者亡,來者皆令死,不管來的是人、畜生、非人。
(此處暫舉殺戒為例子,實際上每條戒的動機都有剋心、漫心)

持戒次第

有人常會問:「師父,我如果受不殺生戒,但又常常會打死蚊子,或是打掃時都免不了殺到蟲蟻。持戒這麼困難,不如不受?」
其實修行是有固定次第的,
剛發心受五戒的人,
只要把握住不犯「四根本重戒」:
一、殺人
二、盜五錢(價值約新台幣一千元以上)
三、邪婬(與夫妻外的人行婬)
四、大妄語(假冒善知識,求得名利)
其他較微細的部分,只要慢慢學習,
犯了中罪、小罪,懺悔就可以回復清淨。
在持戒、懺罪的過程中,
自然會從大入小,由粗入細,
漸漸明白內涵。
<<勸發菩提心文>>省庵大師說:「
勿畏難而退怯,勿視易而輕浮。
勿因愚鈍而一向無心,勿以根淺而自鄙無分。
譬諸種樹,種久則根淺而日深。
又如磨刀,磨久則刀鈍而成利。
豈可
因淺毋種,任其自枯。
因鈍弗磨,置之無用。」
先持守四根本重戒,掌握五戒的大方向,
都以慈悲心生活,不犯大過失,慢慢學習。
人生寶貴難得,不必過度猜測與想像,
反而延誤了自己發心、修行的機會。

【具緣、缺緣】

在法律中「已遂罪」,
表示"最後結果",有達到其"最初的期望"。
「未遂罪」,表示沒有完全達到。
在戒律中,
稱已遂罪為「具緣」成犯。
如殺戒是以"殺人"犯重罪,
如果具足五種緣,就會成就犯殺戒的事實:
一、對方是人。
二、內心也作人想。
三、起殺心。
四、興方便。
五、對方命斷。
未遂罪,稱為「缺緣」,
即指五緣中有缺少,就無法達成最初的期望。
如果有缺緣,所犯的罪就會降下來,
在世間法律中,也會判的比較輕。
例如缺第一緣:
對方是畜生,但內心作人想,便加害讓對方命斷。
雖然最初是想殺人,但是因為第一個緣欠缺,
只殺了畜生,只犯中罪,不會犯到重罪。
缺第二緣:
對方是人,誤以為是畜生(要內心真的認為是畜生,而非為了逃避犯戒,而硬轉想,欺騙自己),也不會犯到重罪。
以此類推,"具緣成犯,缺緣差降"。

【戒體的功能】

受戒的人會在師前納受戒體,
戒體,是指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
就如同出遠門前,
將父母的叮嚀牢記在心,
自然能夠平安順利。
修行的路是長遠的,
若遇到考驗境界,
或是自己內心起煩惱,
有受戒的人,
自然會產生一種警醒的力量,
預防自己造惡,進而從善如流,
無形中,自然逢凶化吉,轉變命運。
故律典云:「戒,是警意之緣也。」
受戒,如同電腦安裝了防毒軟體,
在遨遊網海時,若有病毒,
自然會警示我們,驅除病毒。
受戒,也如一套危機處理的SOP,
在內心被外境迷惑牽動時,
能夠保有最後一道防線,
將迷惑的心拉回來本分安住。

【心念的力量】(四)

佛性的清淨、光明、廣大,
人人本有,與佛無一絲毫差別。
佛性如同一片寧靜的湖泊,
我們投入一個善念,
湖面就以全然的反作用力,
反射出安樂的果報。
我們投入一個惡念,
湖面也以全然的反作用力,
反射出苦難的果報。
佛性本身不屬善、也不屬惡,
但是隨著我們的心念起善、起惡,
他能夠全然的反射出善惡的果報出來。
故佛性的圓滿呈現,
就在日常生活中的善惡因果的道理之中。
捨棄因果,永遠見不到佛性,
明白佛性的人,必定謹慎的小心善惡因果。
佛子以成佛為期許,
必以皈依三寶、受戒、學戒、持戒,
為入佛門,見佛性的必修根本。
諸佛菩薩,順著佛性而修善法,
故能於一念中,加被一切眾生,
同得法喜之樂,如同千江有水千江月。
無間地獄眾生,逆著佛性而修惡法,
故能於一念中,瞬間受無量無邊的劇苦,
能於一身中,涵蓋整片地獄的苦報。
諸佛菩薩廣大的解脫安樂,
無間地獄廣大的無窮苦報,
都不外乎有本期誓、徧該生境,
以極勇猛的心力造作善惡。
善性、惡性,同是佛性,
佛心、地獄心,不出當下一念心,
悟佛性而行善,自然成就樂報。
迷佛性而造惡,法爾成就苦果。(惑-業-苦)
是迷?是悟?
造善?造惡?
只問自己當下的這一念心罷了!
故橫貫禪宗、淨土宗的古大德-
徹悟大師云:「
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
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夫心性。」

【心念的力量】(三)

人生中,
父母親是孩子最大的支柱,
一個人不論再壞、年紀再大,
在父母的眼裡,永遠是他自己的小孩,
父母永遠給予他最後的希望,
永遠希望他能夠回頭。
經中說:
戒律是從佛的大悲心中流露出來。
「悲」,有「拔苦」的意思。
佛制定戒律,目的就為了眾生「離苦」。
佛的大悲心,憐憫造惡的云云眾生,
針對造惡過程中:
發心、準備、造作、完成、事後的五個階段,
制定遠、次、近方便罪、根本罪以警醒之。
每個造惡的階段,
都聲聲呼喚著迷失的佛子,
希望他能夠當下回頭覺醒,
就如同父母對犯罪孩子的呼喚一般。
只要當下回頭,
整個人生,就會完全不同了。
受戒的意義,
就是以佛法為生命的導航,
運用戒律,引導心念的力量,
將人人本具的佛性光明,發揮出來。
戒律,如同父母親的聲聲呼喚,
不論孩子好壞,
身上流的都是父母親的血,
都是父母親的一塊肉,
父母的期盼,
永遠留到最後那一刻,也絕不輕言放棄。
戒律,是佛的聲聲呼喚,
從本質上肯定一切眾生的佛性,
不捨一切佛子造業、受苦,
縱然造惡多端、遍體麟傷,
只要一念回光,
佛性光明當下沒有一絲欠缺,
佛慈溫暉,永遠映入任何一個黑暗的角落。
任何一道漣漪,最後都將遍滿整片湖面。
任何一個心念,力量也都必定徧滿全法界。
善念惡念,都只是一念,
卻因迷悟之差,苦報樂報如同天地懸隔。
在百花爭競,遍地開花的時下,
往往讓初入佛門的佛子無所適從。
腳踏實地、求名實相符的佛子,
必當從「明白戒律」下手,
方不至誤入歧途而不自知,
而至辜負佛陀大慈悲的一片苦心!

【心念的力量】(二)

「心」~
具有造善、造惡的廣大功能。
心念的力量,如同漣漪,
一波接著一波,如滾雪球般的無盡擴大。
一念善心,造下善業,
在法界中,如同光明徧照,燈燈無盡。
一念惡心,造下惡業,
在法界中,如同星星之火,瞬間燎原。
雖然善惡之分判,在於最初一念,
但其實念念之間,仍然是生滅無常,
如同瀑布,遠看似一條相續的水柱,
但是走近看,也只是一滴滴水連接而成的。
故當我們起一善念時,
就應當念念隨喜最初的善念,
使善念成就,圓滿功德。
假使起一惡念時,
應當下覺察,轉念為善,
於起惡念時,能覺察、轉念、慚愧、懺悔,
那惡念的勢力也會逐漸薄弱,
惡念也成為心念修行的助緣,
漸漸圓滿純善無惡的心地了。
覺察、轉念、慚愧、懺悔,
可說是
「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的主要力量。

【心念的力量】(一)

佛法談佛性的珍貴,
並非一味強調「追求」,
而著重「捨棄」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本具的佛性,自然會顯發出來。
戒律正是修行的第一步,
「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
是戒律目的的最佳形容。
苦樂,來自善業或惡業,
造業來自行為,
行為來自心念。
「心念」 ---> 「造作」 ---> 「完成」
過程如同向平靜的湖面,丟擲一顆石頭,
而造成一波波由小漸大的漣漪。
整個世界,就如同湖面般,
最初的發心,就如同那一顆石頭,
一切好壞、善惡、苦樂,
都在投下那顆石頭時決定下來,
故華嚴經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行為的三個階段】

戒律是一門研究「行為」的學問。
如同一件事情的前、中、後,
可以劃分為:
「事前規劃」、「完成事情」、到「事後的效果」。

這前、中、後的過程,
在戒律專有名詞上,
稱為「方便時」、「根本時」、「成已時」。
「方便時」:事前的規劃。
「根本時」:正式完成這一件事。
「成已時」:事後造成的效果。
其中「方便時」,是從最初一個想法產生,
一直到事情完成之前,都是方便時。
方便時,又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一、「遠方便」:最初發心動一個念頭。
二、「次方便」:有想法之後,作種種的事前準備。
三、「近方便」:到達現場,實際運作,直到完成事情之前的過程。




我們若以「插花供佛」這一件事情為例:
一、「方便時」:
1. 起一個念頭,發心插花供佛,是「遠方便」。
2. 心中開始構思,以及訂購花材、取花、準備種種工具上車,出發到道場,是「次方便」。
3. 到道場後正式插花,直到完成、供佛之前,屬於「近方便」。
以上三個階段,從規劃直到完成之前,都屬於方便時。
二、「根本時」:
虔誠的將花供在佛前這一刻當下,是根本時,
根本時,就是把最初的想法,實踐完成的這一刻!
三、「成已時」:
帶著歡喜心離開道場後,
回家感覺法喜充滿,歡喜好幾天,
這是屬於成已時。
完成這件事情,帶給自己的影響與感受,就是成已時。
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切行為,
不論善惡、大小、巨細,
都具有這三時的階段。

【斷惡、修善、度眾生】

在佛法完整的戒律中,
包含了「斷惡」、「修善」、「度眾生」三大範疇。
一、如同我們不會故意做壞事,
但是我們可能不知道「為什麼」我不要作壞事?
一旦碰上跟自己有關的某些特殊因緣,
很可能就不知不覺,卻心知肚明的,
在自己能夠接受的範圍內,作"一點點"壞事了。
斷惡的戒律,就是說明此內涵。
受持「攝律儀戒」的人,如果做了壞事就判犯戒。
二、我們也作善事,
但是我們可能不知道為什麼「必須」要作善事?
因此大多是隨著心情,或是遇到特殊因緣發生,
我們才會想到要修善。
修善的戒律,就是說明此內涵。
受持「攝善法戒」的人,
如果該做的善事而不做,就判犯戒。
三、我們可能也樂意幫助別人,
但是在許多感人至深的偉人傳記中,
例如賣五十多年的十元便當阿嬤、
終身奉獻台灣自己卻分文不蓄的國外修女、
或是經中不捨眾生苦,無量劫度化一切眾生的大菩薩們,
他們幫助別人的樂此不疲,與義不容辭,
這股熱忱動力到底是從何而來的?
因此在我們內心偶爾也會生起「他們跟我有什麼關係?」的想法。
度眾生的戒律,就是說明此內涵。
受持「饒益有情戒」的人,
如果遇到幫助眾生的因緣而捨棄眾生,就判犯戒。
不論是斷惡、修善、度眾生,
都是「離因緣」,「非條件性」的。
不管今天心情好壞,
不管今天遇到是狗狗還是蛇,
不管因緣如何變化,
受戒的人所懷抱的態度,一樣是要斷惡、修善、度眾生,
此即戒律的兩大特性:「有本期誓」、「徧該生境」。

【法律與戒律】

戒律的判罪標準,
是從大自然循環的道理闡述。
只有在因果業報的角度,才是真正的公平。

世間的審判,則隨著個人觀點不同,
或是證據採集等等因素而使標準不斷改變。
例如站在身為人的角度,
法律審判就容易產生偏袒生者的人權,
而忽視死者及其他類動物的生存權利。
因而讓他們有苦說不得,
有時犯罪者反而享有更多的"社會福利",
與理所當然的"被保護"。
"法"的標準,必須站在絕對性、全面性。
縱然我們無法馬上理解與承擔,
但是從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種種人生經驗,
多多少少讓我們感受到因果業報的存在與不可逆。
客觀的接受因果道理,
謙虛的體諒犯罪者與被害者的感受,
應該是"世間法律"與"佛門戒律",
要帶給我們最基本的應有認知。
而戒律對十法界眾生,不分生者亡者,
普遍含該一切有情的客觀性,
更是有心自我提升者要探討的重點。

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

【受戒觀想法】(四)

以下為完整詳細的觀想方法,如果發心未來受五戒的人,可以預先反覆練習,讓觀想熟練,以期圓滿。
◆ 初番皈依拜下去時觀想:
(一)對十方世界十法界有情無情境界,
發起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
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
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者;願一切眾生悉皆成佛。
(二)觀想十方世界十法界一切妙善戒法,
由心業力,悉皆動湧,
如五彩翔雲般,從十方大地冉冉上升。
◆ 第二番皈依拜下去時觀想:
(一)對十方世界十法界有情無情境界,
發起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
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
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者;願一切眾生悉皆成佛。
(二)觀想十方世界十法界一切妙善戒法,
如五彩翔雲般,湧升虛空,
如雲如蓋,覆蓋在行人的頭頂上。
◆ 第三番皈依拜下去時觀想:
(一)對十方世界十法界有情無情境界,
發起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
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
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者;願一切眾生悉皆成佛。
(二)此時觀想行人之身,
如虛空器量之身,方能納受廣大妙善戒法。
再觀想十方世界十法界一切妙善戒法,
如五彩翔雲般,呈漏斗狀,從行人頂門注入身心,
充滿正報,納受成為五戒戒體。

【受戒觀想法】(三)

宋、靈芝律師形容納受戒體的殊勝云:「
攬無邊聖法,蘊有待凡軀。
五分基成,三身體具。
超凡鄙穢流,入眾聖寶位者。」
即讚歎納受戒體的殊勝,在於廣攬徧法界的聖法,
將其蘊藏於現前血肉凡夫的身心當中。
由此發心受戒的緣故,
奠定了未來成佛後五分法身的基礎,
以及成佛後的三身:
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之體性,
都由現在納受的戒體起修而成就的。
因此我們現在如法納受戒體,
未來依循戒法如法持守,
逐漸累積資糧,開發智慧。
即能脫離六道輪迴之苦,
而逐漸趨向聖道解脫之位。
要知道現在發心受戒,
已經在八識田中,種下一顆無比清淨的佛性種子,
只要細心照料,令種子發芽、生長、漸漸茁壯,
未來就能夠成就人人本具,
諸佛已證的五分法身、三身佛果,得到究竟的解脫。
這是何等珍貴與殊勝呢!

【受戒觀想法】(二)

受戒時,應當觀想自己的身心,
如同廣大的虛空一樣,無窮無盡,
而不是現前男女二相的血肉之身。
正因為我們的身心本來就是廣大如虛空,
所以才能夠在一念當中,
廣泛緣念十法界一切境界,皆起善心,為令眾生皆成佛,
遂將此徧法界善法,納入我們的身心當中。
如律文云:「由塵沙戒法,注汝身中,
終不以報得身心而得容受。
應發心作虛空器量身,方得受法界善法。」
因此在三次皈依文中,每
念完一次拜下去時,就要順著戒師的引導,如法觀想。
律文云:
第一徧說歸誓時,法界善法,由心業力,翻惡為善,悉皆動轉。
第二徧說歸誓時,法界善法,聚集空中,如雲如蓋。
第三徧說歸誓時,法界善法,從空中下,注入身心,充滿正報。

【受戒觀想法】(一)

「觀想」與「打妄想」不同。
「觀想」是利用經典聖言量,如理如法、稱合實相的觀法,能幫助戒子如法納受戒體,是未來行持的根本。
如同蒙山施食法會時,雖然只備辦少量的飲食,以及七粒米水,但是藉由佛菩薩加持力、神咒力、主法和尚及與會大眾的觀想力,此三力的加持下,便能夠將少量的飲食,轉化成無盡的飲食,供養給有緣的餓鬼道、地獄道眾生食用。
如同當我們站在山頂上大聲呼喊,雖然只喊一聲,但是順著山頂的空間高度,能夠讓整個山上都聽到聲音的擴展與繚繞,而且如果喊得夠大聲,或許連山下的人都聽得到呢!
如法的觀想,如同山頂上的呼喊,隨著心量的擴展,所反饋回來的,必定是一份自在解脫。
反之,如果我們在一個密閉室中呼喊,縱然呼喊的再大聲,聲波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間循環,而且如果喊過頭,可能連自己也會感到刺耳。
「打妄想」之所以稱為"妄",就是因為不如理、不如法,以自我為出發點,縱然妄想打的再偉大,反饋回來的,往往加強自我慣性,使心量更加狹隘,無形中造成自他之間的傷害。
「觀想」,如順風揚帆,借力使力。
「妄想」,如逆風揚塵,反坌己身。

【正納戒體】

「我弟子某甲,
盡形壽歸依佛、盡形壽歸依法、盡形壽歸依僧;
為滿分優婆塞。
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受)
「我弟子某甲歸依三寶竟,
盡形壽為滿分優婆塞,
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三結)
一、文中所舉的「盡形壽」,可以隨著所受的時限,或者受持一日一夜,或一月一年等等。可在受戒時先跟戒師反應要修改所發的誓詞。
二、文中所舉的「滿分優婆塞」,是指五條全受而言。可隨著自己能力受持多少條,改成一分、少分(兩條)、多分(三、四條)、滿分、淨行優婆塞(持不婬欲)。
三、「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所歸投依靠的究竟覺悟者。
佛、法、僧三寶的名稱,在印度是通於九十六種外道。
所以必須以如來、至真、等正覺這三名來顯正,
非同九十六種外道以佛、法、僧來混濫三寶的尊號。
因如來、至真、等正覺此三種殊勝的名號,
是外道所無的緣故。
「如來」者,是秉持如實真理,來此成佛的覺悟者。
「至真」者,是究竟體悟正法,無偏邪、無錯誤。
「等正覺」者,是說明佛所證的道果,是等同於三世諸佛,佛佛相傳之道。
此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所要真正歸投依靠,也是世出世間最尊貴的聖人。其餘種種外道,非是我所歸依者,故云「是我世尊」。
四、前三句是正式納受戒體,後面三結,只是再次確認而已。

【請師授戒】

求受三皈五戒,應於出家五眾中,
請一位師長為己授戒,並以比丘、比丘尼二眾為主。
若有出家眾,不可只在佛前自誓受戒。
受戒時,亦如受三皈,
必須遵照授戒師教導,按照儀軌一步一步進行。
內心虔誠恭敬,身口應答無誤。
出家五眾為: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

【五戒弟子】



五戒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
可依自己能力所及,隨分受持。
若受一條,名「一分」優婆塞。
若受二條,名「少分」優婆塞。
若受三、四條,名「多分」優婆塞。
若五條具受,名「滿分」優婆塞。
若於己妻亦不行婬,名「淨行」優婆塞。
(女眾名優婆夷)

【受前懺悔】

不論求受三歸,或是求受五戒,
皆應於受前行懺悔法。
所以儀軌中,在三皈依正式納受戒體前,
都有一段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但是求戒者更應該於受前,
用更多的時間自行懺悔,
清淨自己的身心,來領受珍貴的聖道之法。
如《法華經玄贊》引《提謂經》說:「
五百賈人將受五戒,
先懺悔彼五逆十惡謗法等罪。」
又如羯磨註引《阿含》等經云:「
於受前懺罪已,然後受法。」
《業疏》釋云:「無始無明,是生死本,
若理若事,順違俱罪。
故須前懺,使心清淨,方堪聖
法。」

【依境發心】

律云:「當發上品心,得上品戒。」
一、「下品心」:
我今受戒,於一切眾生,
不加害苦惱,當救護令得安樂。
(為令一切眾生得安樂)
二、「中品心」:
我今受戒,為體悟真理,追求解脫。
也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聞法解脫。
(為令一切眾生得解脫)
三、「上品心」:
我今受戒,發心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度一切眾生,
圓滿三聚淨戒,正求無上佛果。
又以此法引導眾生,為利眾生願成佛。
(為令一切眾生究竟成佛)

【發戒境量】(四)

現前色心,
無量劫來,今生之中,
造生死業,不可窮數。
惡心徧布,充塞法界。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云:「
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
若得戒者,
則翻無量惡業,悉為清淨戒體,
為善種子,作成佛本基。
~《芝苑遺編》宋朝靈芝律師

【發戒境量】(三) ~ 「無情境界」

包含一切世間,無量無邊國土,
當中所有山河大地、草木花果,
乃至一花、一葉、一物、一塵。
這些廣大無量的無情境界,
也都於受戒時感發戒體。
乃至一切本體界、現象界自然運作的因果真理,
聖道所修的寂滅涅槃真理,
一切聖教經卷法寶,一切佛寶形像塔廟等等,也都感發。
若以科學分析無情物成最細微單位,
可依性質分類成五大類,也都一一感發戒體:
「地」-屬堅性、「水」-屬溼性、
「火」-屬煖性、「風」-屬動性、
「空」-即虛空。
或問:"真理"如何感發戒體?
例如:提婆達多毀謗真理,即屬妄語戒的範圍。
一切有情無情、有形無形、
凡夫聖人、因果真理,無量境界,
都在受戒當下,由我們至誠懇切的心力,
賦予這些境界一份意義與責任,
成為我們這一生中,
斷惡、修善、度眾生,
發顯本有佛性的努力方向。
或問:境界那麼廣泛,如果犯了戒反而得罪,還不如不要受戒?
答:反過來思考,如果努力奉持,持戒的功德更是無量無邊,如前所明,持五戒就是行五種廣大布施一樣,福德不可限量。
況且在無盡生命流轉、無盡宇宙來來去去過程中,就是過去對境迷惑造業,而反覆受苦。
如今能夠值遇佛法,納受佛戒,種下一顆最清淨最廣大的「佛性種子」,這正是我們離苦得樂最關鍵的因緣,怎麼反而怕犯戒而乾脆不發心受戒?如果怕困難而放棄,反而使離苦得樂的機會更遙遙無期了。

【發戒境量】(二)~「有情境界」

即十方三世,恆河沙數諸佛世尊、
一切菩薩、緣覺、聲聞。(四聖)
諸天、世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凡)
下至蚊虻蚤蝨,微細蠢動,
以及六道外的中陰身眾生(註)。
如是等一切眾生
皆徧滿十方(空間):
東方、東南、南方、西南、
西方、西北、北方、東北、上方、下方。
且貫通三世(時間):
過去、現在、未來。
無量的時間、無邊的空間,
總合四種聖人、六種凡人,合稱十法界;
上至諸佛,下至蚊子螞蟻......不可稱數。
皆於受戒時感發五戒戒體,
感發一份我們內心所賦予的意義、責任,
都成為未來持守五戒的對象。
註:
「中陰身」,又名中有。
即人死後尚未投胎之前,
有一個由微細物質形成的化生身來維持生命,
此化生身即是中陰身。
此中陰身在最初的四十九天中,每七天一生死,
經過七番生死,等待業緣的安排,而去投生。
若生前造大善大惡之人,因為善惡業力強大緣故,
斷氣後即馬上投生,則不必經過中陰身。

【發戒境量】

佛陀以圓滿智慧為我們開示持戒所緣境界,
即是十法界眾生依報、正報,
正報即是「有情眾生」,依報即是「無情物」。
一切戒法皆依境界制定,
所納受的戒體當然也是從這廣大無邊的境界而發起。
十法界有情、無情境界廣大無有邊際,
故受戒者從師長邊,所受得的戒體,
也是廣大無邊,徧一切境界。
此即是這一章節「發戒境量」所要闡述的~
~感發戒體後,持戒所緣的境界範圍!

【了知戒意】

戒是出生一切功德善法的根本,
從淺處說,
佛教的戒學,是人生倫理道德的規律,
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準則,
並且學戒也是世間生活的淨化,積極向上的提昇。
往深處講,
戒是塑造人格乃至解脫安樂的基石,
更是究竟圓滿成佛的支柱。
修學佛法的人,
從進入佛門信敬三寶起,一直到完成無上佛果,
都必須受持戒法來攝修清淨。
今來受戒學戒,意即將聖人所制戒法,
為斷惡修善、自利利他之目標作為,
領納在心,成為八識田中的善種子。
受戒前就必須先認識
自己所要接受的是屬於何種戒法?
有何意義?有何目的與功能?
戒相內容是什麼?我可否發願持守不犯?
如何懺悔、捨戒等事?
並知在受戒的時候更須要專心用意來觀想,
才能感發戒體領納在心;
這是修行的一生大事,受戒者絕不可忽視。
否則受前若無預先引導開解,不知其意理,
懵懵懂懂而受戒,糊糊塗塗而犯戒,
後墜陷苦,徒嘆慼慼,豈非虛喪哉!
~節錄自本因律師《在家五戒律儀》講義

受五戒遮難

當於受戒前具問遮難:

(一)

優婆塞戒經云:「
1.汝不盜現前僧物否?(包含未出家,假濫僧受四事供養)
2.於六親所、比丘、比丘尼所行不淨行否?
3.父母師長有病棄去否?
4.殺發菩提心眾生否?」
舉出這四種,是屬於四根本戒中境界最重者,
1屬盜,2屬婬,3與4屬殺。
未列出大妄語,是因為白衣未受五戒,尚未起修,
當然也談不上證聖果。
又如果已經自言證果的白衣,
更不可能來求受五戒了。
如果曾犯過,必須懺悔清淨,方可受戒。
懺悔方法,須依大乘懺法,至誠懇切懺悔七日。
(依弘一大師《律學三十三種合訂本、毗奈耶質疑篇》所述)
註:
「六親」:父邊上平下三輩、母邊上平下三輩。
出自《隨機羯磨、諸戒受法篇第三、受五戒法》


(二)

又《羯磨疏》引《成實論》三種障難,
亦須懺悔清淨,方可受五戒。
一、「五逆罪」:
殺父、殺母、殺阿羅漢、
出佛身血、破羯磨轉法輪僧。
二、「賊住」:
未受具足戒人竊入僧中共受利養,
或盜聽僧中正作羯磨等。
三、「汙比丘尼」
若在家居士偷閱比丘戒律,或聽聞僧中半月誦戒,
雖然不屬於賊住,但亦佛制所不許。
此乃恐怕白衣無知,
隨自己習性而生起輕慢之心的緣故。
若能遵守佛制,
則能重法尊人,於三寶生起欽仰之心。

生命的意義 【觀念造就人生】

或有人說:
「不管什麼道理,不信就沒這回事了?」
其實不論順理作善,或是逆理作惡,
總離不開真理法爾如是的運作,
因果循環,從來沒有一刻為誰而歇息或改變的。
如果覺得不去信,就不存在,
豈不如同一隻大海中的魚,
自說因為沒有看過海,所以認為沒有海的存在。
又因為沒有嘗過鹹味,所以認為味道中,
根本沒有"鹹"這一味的存在。
其實,不論認為有或沒有,
這隻魚仍然是每天活在充滿鹹味的海水當中。
因此"信仰"是人人本具,並非宗教徒獨有。
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
其實就是他個人的信仰,
也就是每個人對於"本體界"的價值觀,
而呈現出個人獨有的"現象界"。
以五逆十惡的價值觀為本體,
法爾呈現出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的惡劣現象界。
以五戒十善的價值觀為本體,
法爾呈現出天、人、修羅等三善道的安樂現象界。
以四諦十二因緣,厭離三界六道輪迴的價值觀為本體,
法爾呈現出聲聞、緣覺的寂滅涅槃現象界。
以廣行六度萬行,為度盡一切眾生的價值觀為本體,
法爾呈現出三賢十地諸大菩薩的萬德莊嚴現象界。
以自他不二,明白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價值觀為本體,
法爾呈現出諸佛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
不可思議的解脫現象界。
生命,就是由無量差別的觀念,
而造就無量差別的人生。
如是因、如是果。
如是理、如是事。
任何時間點、任何空間處,
理事從來不二,因果也從來不曾相離,
非關信與不信,知與不知。
認識生命、認識自己,
明白一分,人生自然得到一分自在。
生命潛在的力量,
在於他有一份令人遲早不得不去明白的神祕感,
而他卻又如影隨形的呈現在每一個當下,一絲不掛...
生命無盡的旅泊,
遲早要靠岸,
但試問自心究竟要靠何岸呢?
(略談理事~終)

學戒的意義~由事悟理 【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

三業當中,
"身口"(言行)屬事,"意業"(思想)屬理。
三學當中,
身口的規範,為"戒法"的範疇,即制教所詮釋。
意業的規範,為"定慧"的範疇,即化教所詮釋。
古德云:「事有挟理之功,理無獨立之能」。
初入佛門,必先以戒法規範身口,
起碼在行為上能夠"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
自己在因果上面先站得住腳,修行才會有基礎。
如果空談道理,卻不以戒法收攝身口,
就如同無主孤魂,沒有身體可以依止,
而四處飄零,無依無靠。
戒法,就是佛從本體界的徹底覺悟,
而告訴我們現象界當中,
造作什麼行為才是合乎真理?什麼行為是違背真理?
持戒,即藉著事相的行持,領悟當下真理。
所談的雖然是事相的規範,
但卻是通往真理的必經道路。
"事"做到了,"理"自然包含在其中。
如同一個能夠奉養父母的人,
自然能夠慢慢明白孝順的道理。
與嘴邊空談孝道,
卻不能夠奉養父母的人自然不同。

學佛的意義 【事理並進,福慧雙修】

佛法將萬法大分為現象界、本體界。
現象界屬「事」,本體界屬「理」。
學佛強調「事理並進」:
事~是實踐門,又稱「行門」。
理~是理論門,又稱「解門」。
事~是表相上的行為造作。
理~是內心賦予表相的意義。
事相上,各種領域皆有其明確的界分。
理體上,卻是圓融無礙,隱含於一切事相造作之中。
故當心契於道,而表現在各種行為造作之時,
習花,便有"花道"隱含其中。
習書,便有"書道"隱含其中。
習香、習茶,乃至士農工商...等等,
便有香道、茶道、商道...無量無邊的"道法"隱含其中。
事相雖然千差萬別,
而所詮釋的,總只此一理而已。
事的落實,可以增長福德。
理的透徹,可以增長智慧。
故古德都開示:修行在生活當中!
就是在生活中能夠事理並進,福慧雙修。
故理、事不可偏廢,缺一不可。
佛陀稱為兩足尊,
即指佛陀的「智慧」於現象界(事)、本體界(理),
已經完全明白,覺悟透徹,而沒有一絲一毫的疑惑。
佛陀的「實踐」,歷經三大阿僧衹劫,
廣行自利利人之六度萬行,
如經中云三千大千世界沒有一微塵地,
不是佛陀為眾生捨身命之處。
佛即於現象界、本體界當中,
究竟圓滿福德、智慧兩種資糧。
此即是我們學佛所要達到的目標。

受戒須知大綱 【受戒如同買保險】

受戒如同買保險一樣,古德常說:「受戒不能勸」。意指受戒是一種自我選擇的生活方式,既是自己的選擇,所以必定要事先清楚受戒的詳細內容,就如同我們買保險前,一定會先問清楚保險的項目及內容。
「受戒」,顧名思義,就是「納受戒體」。戒體就是一種自發性的意願,而且是更有力量的「誓願」。受戒前所需了解的內容包含四大項目,我們也將陸續說明這四項的內容:
一、「預問遮難」:簡別能否受五戒的資格。
例:限車主本人,且需滿20歲以上才能保汽車險。
二、「發戒境量」:以盜戒為例,到底哪些境界是我們不偷盜的範圍呢?每條戒,都有其持守的範圍。
例:我們保的汽車險種,他的承保範圍,是在何種狀況下,保險公司能夠給予賠償?如:碰撞、天災、墜落物、第三者責任險...等等,不同險種,所承保的範圍也各各不同。。
三、「依境發心」:我們如何發起正確的動機來持守不偷盜戒呢?如律云:「發上品心,得上品戒」。
例:針對該險種的保額等級?如果保額越高,支付金額較高,相對賠償金額就越高。
四、「所受戒體」:自己清楚明白內容後,乞請授戒師長為我們正式授戒,且在受戒那一刻,能夠如法觀想、眾緣成就,納受成為五戒戒體。
此戒體的誓願,將成為未來面對實際狀況時,實踐持戒的最根本要素!在這段期間內,只要遇到自己所剋定的境界時,戒體種子會自然生起持戒的力量,保護我們不造作惡業。
隨著我們持守各條戒,自然會得到該戒的利益,在境界當中,止息惑、業、苦的輪迴,當下轉變業力而解脫(見小註),而戒體也會在自己剋定的期限到時自然落謝。
例:我們正式與保險公司簽下一份汽車險的契約,契約正式生效,在這期限當中,只要汽車有發生承保範圍內的事件,保險公司自動會依照保額等級,給予賠償金額,且保險效力將於年限到時自動失效。
註:
戒律又名「波羅提木叉」,翻為「別別解脫」、「處處解脫」。隨著面對的境界,持守某條戒,而當下得到該戒的解脫。

五戒含攝十善業

第四妄語戒內容已包含惡口、兩舌、綺語。
第五飲酒戒包含意三業:
貪、瞋、癡三毒,起源於無智,
今制不飲酒,則智慧清明,
三毒之賊,無從干擾。
故知五戒含攝十善業,
只是開合不同而已。
且每個宗教教義雖然不盡相同,
但其內容必定相應於道德良知!
如同儒家五常的表相,亦與五戒啟發人心的方向不謀而合,
如果違背這五項精神,亦普遍世人所不能接受。
五戒實為做人的根本,道德規範的基礎。


戒德高勝(三) 【果報清淨‧保得人身】

上兩篇是引經律中,讚歎持守五戒的福報,
與行廣大布施,無有差別。
又者,同樣行廣大布施的兩種人,
如果只是為了得到更多福報才行布施,
內心卻貪求無厭,在未來福報現前時,
大多墮在畜生、餓鬼道,享受種種不清淨的福報。
如佛門耳熟能詳的一句話:
「羅漢托空缽,大象掛瓔珞」(見小註),便可證明。
反之,一個能夠規範自己言行,
謹守五戒,不妄貪求的人,
在未來得到廣大福報時,也會投生殊勝的環境,
以清淨無求的方式受用。
甚至能夠珍惜福報,善用福報,
轉成修行的助緣,自利利他,
如此展轉,便能夠成就無上佛果。
同樣是享受自己過去生栽培的福報,但是結果卻是天壤之別。
如律中引《大智度論》云:「
若不持戒,得財施者,多貪不淨,
以利求利,惡求多求,故使來世受不淨果,
如牛羊猪狗,衣食麤惡。
若持戒者,既絕惡求,清淨行絕,乃至佛果。」
持守戒法,
能夠淨化自心、也淨化福報的品質。
六度中,「布施度」緊接「持戒度」的涵義,
便是淨化福報,保得人身,方堪繼續修行。
故慧思大師在《受菩薩戒儀》中說到:「
三歸五戒得人身。
十善八齋生天報。」
註:「羅漢托空缽,大象掛瓔珞」
迦葉佛時,有兄弟二人出家求道;
一人持戒、誦經、坐禪;
一人廣求檀越,修諸福業。
至釋迦文佛出世,
一人生長者家;
一人作大白象,力能破賊。
長者子出家學道,得六神通阿羅漢,
而以薄福,乞食難得。
他日持鉢入城乞食,遍不能得;
到白象廐中,見(國)王供象種種豐足,
語此象言:「我之與汝,俱有罪過。」
象即感結,三日不食。
守象人怖,求(尋)覓(羅漢)道人,見而問言:「
汝作何呪(術),令(國)王(的)白象病不能食?」
答言:「此象是我(過去)先身時弟,
共於迦葉佛時出家學道。
我但持戒、誦經、坐禪,不行布施;
弟但廣求檀越作諸布施,不持戒、不學問。
以其不持戒、誦經、坐禪故,今作此象;
大修布施故,飲食備具,種種豐足。
我但行道,不修布施故,今雖得道,乞食不能得。」
出自《大智度論‧卷八》
註二:
圖轉貼自網路,為2007年12月2日,在泰國首都曼谷,
一頭白象背馱普密蓬國王畫像參加閱兵典禮,為國王祝壽。
依照泰國傳統,白象被視作聖物,
只有在聖君年代或是國家大喜之時才會出現。

戒德高勝(二) 【引經證五大施】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二十》:「
如佛說有五種大施。何謂為五?
若離殺生、偷盜、欲邪行、妄語、飲酒,
是為五種大施。
何故離此五事名為大施?
由離五故得無所畏(不殺故)、
無諸怨結(不盜故)、妻室貞良(不邪婬故)、
言則信受(不妄語故)、常不驕逸(不飲酒故)。
由此五故,感無量樂,常處人天,故名大施。」
《彌勒菩薩所問經論》云:「
言五大施者,謂"受持五戒",此是如來所說大施,
以能攝取無量眾生故,成就無量眾生樂故。」
《優婆塞戒經‧五戒品》云:「
善男子!一切施中,"施無怖畏"最為第一,
是故我說五大施者,即是五戒。
如是五戒,能令眾生離五怖畏,
是五種施,(容)易(任何人皆)可修行,
自在無礙,不(必耗)失財物,
然(卻可)得無量無邊福德。
離是五施,不能獲得須陀洹果,
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戒德高勝(一) 【五種廣大布施】

持不殺生,不惱害他人,
即是布施法界一切眾生「無有怖畏」。
持不偷盜,不侵損他人,
即是布施法界一切眾生「錢財」。
持不邪婬,不玷汙他人,
即是布施法界一切眾生「清淨法」。
持不妄語,不欺騙他人,
即是布施法界一切眾生「真實法」。
持不飲酒,不使自己昏昧迷糊,
即是布施法界一切眾生「清明的智慧」。
故持守五戒,
就是以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給予盡虛空、徧法界、無量無邊一切眾生安樂,
所得福報更是無量無邊,無法計算!
財布施,可得到「財富」。
法布施,可增長「智慧」。
無畏布施,可得「健康長壽」。
財布施、無畏布施,就是「慈悲行」。
法布施就是「智慧行」。
故持五戒就是悲智雙運,福慧雙修!
故經中說如果有人在一百年當中,
布施東、西、南、北四天下一切眾生的生活所需,
尚且不如一日一夜持戒的功德來的殊勝!
幫助別人,從照顧好自己的言行作起!
菩薩道慈悲利人的精神,
正是從看見自己的"習慣性"與"不自主"開始的。
從自身言行作起的大布施,
不但踏實、有力量,
而且可謂一本萬利、穩賺不賠的投資呢!

制戒因緣(二)

佛陀教導弟子們,
應當以同理心,推己及人。
想想己所不欲,則不施於人,故制戒。
《雜阿含經》卷三十七:
世尊告婆羅門長者:「
若有欲殺我者,我不喜;
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
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
我若不喜人盜於我,他亦不喜,
我云何盜他?是故持不盜戒,不樂於盜……
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
我今云何侵人妻婦?是故受持不他婬戒……
我尚不喜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
是故受持不妄語戒……
我尚不喜他人離(間)我親友,他亦如是,
我今云何離(間)他親友?是故不行兩舌……
我尚不喜人加粗言,他亦如是,
云何於他而起罵辱?是故於他不行惡口……
我尚不喜人作綺語,他亦如是,
云何於他而作綺語?是故於他不行綺飾……
如是七種,名為聖戒。」

制戒因緣 (一)

請佛陀制定五戒的發起人,
正是佛陀的父王-淨飯王。
以下直引《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之原文,
介紹佛制五戒的緣起。
文中佛提到,若能持守五戒,當來必能成就佛道。
因為無量戒法總攝起來,不超出五戒的範疇,
五戒為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的基礎,
故受持的人更不應該輕忽!
-----------------------------------------------------
時佛在迦維羅衛國,
爾時淨飯王來詣佛所,
頂禮恭敬,稟白佛言:
「欲所請求,以自濟度。
唯願世尊,哀酬我志。」
佛言:「可得之願,隨王所求。」
王乃白佛:「世尊已為比丘、比丘尼、
沙彌、沙彌尼,制戒輕重。
唯願如來,亦為我等優婆塞,
分別五戒可悔(罪)、不可悔(罪)者。
令識戒相,使無疑惑。」
佛言:「善哉!善哉!憍曇!
我本心念,久欲與優婆塞分別五戒。
若有善男子受持不犯者,
以是因緣,當成佛道。
若有犯而不悔,常在三塗故。」
王聞法竟,前禮佛足,遶佛而去。
佛以是因緣,告諸比丘:「
我今欲為諸優婆塞,
說犯戒輕重,可悔、不可悔者。」
時諸比丘僉(皆)曰:「唯然!願樂欲聞。」

在家優婆塞(夷)名義

關於定義上,
律中主張若未持守五戒,則不得稱為優婆塞(夷);
然經中主張但受三皈,即可稱為優婆塞(夷)。
廣義而言,
但皈依三寶者,亦可稱為三皈優婆塞(夷),
受五戒者,稱為五戒優婆塞(夷),
受八戒者,稱為八戒優婆塞(夷)。

戒法四大功能 (終) 【賢聖之依止】

一、
比丘有三種意義:
1.「怖魔」:比丘、比丘尼登壇受大戒時,
地神、空神、天神悉皆大叫,故使魔王生起恐怖。
2.「乞士」:上乞佛法為修行正因,
下乞飲食為修行助緣。
3.「破煩惱」:正為比丘出塵離俗之志向,
斷除惑業之因,自然不結生死苦果。
以此三義,是比丘持守具足戒的大方針。
二、
直到證得阿羅漢果後,成就三種功德:
1.「無生」(怖魔之果):入偏空涅槃,魔從此不得其便。
2.「應供」(乞士之果):真正堪為三界一切眾生的良祐福田。
3.「殺賊」(破煩惱之果):斷盡三界內一切見思煩惱。
此比丘"因"中三義,與阿羅漢"果"中三德,
無不從「戒法」而生起。
三、
又《梵網菩薩戒》中也提到:「光明金剛寶戒,
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薩本源,佛性種子。」
又云:「如是十波羅提木叉,出於世界,是法戒,
是三世一切眾生,頂戴受持。」
故知三世諸佛菩薩,皆以「菩薩戒體」為依止。
四、
乃至《菩薩地持經》云:「三十二相無差別因,皆是持戒。
何以故?若犯戒者,不得下賤人身,況大人相。
如是廣說。一一所得,隨種種業,各別建立。」
說明佛陀亦從因地中持守戒法,
以律儀攝持身口意三業,
而成就三十二大丈夫相。
結歸而言,始自
凡夫→聲聞→菩薩→佛陀
一切聖賢,無不以戒法為依止者。

戒法四大功能 (三) 【諸行之歸憑】

《楞嚴經》中提到
無量無邊大菩薩修行成佛的過程,有五十五個階位,
從初信位,到等覺菩薩,
任何一位菩薩,
皆以持守性戒、遮戒為前行,
而後正修定慧,直到成佛。
菩薩以度化眾生為家務,
菩薩道的實踐,不外乎六度萬行,
乃至八萬四千、無量行門。
必根據戒法楷定的是非、邪正為根本憑據。
否則,
必定導致偏差而退心,甚至落入邪魔外道。
如同要想盡未來際悠遊於十方法界,行菩薩道,
必定要有戒法這張永久識別證、十方法界的悠遊卡!
非其人,必不得入。
故「戒法」是一切行門的重要憑證。

戒法四大功能 (二) 【九道所師訓】

戒法所以唯有佛能制定,
由佛徹底覺悟自他不二真理,
故能以體會全法界眾生的廣大心量與究竟智慧,
為九法界眾生制定戒法。
如《法華經》中提到: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始自凡夫,終至成佛,無一不以戒為師者。

戒法四大功能 (一) 【三寶之隆安】

四種三寶當中,以「住持三寶」
具有維持、弘揚、與流傳的功能,最為關鍵。
住持三寶中,以「住持僧寶」能續佛慧命,流傳正法,
佛寶、法寶皆賴僧寶弘傳,故最為重要。
而住持僧寶,舉凡僧團之和合,
與自行化他之準則,無一不依於戒法。
又七眾弟子各人本分與彼此間之倫理,
也無一不依於戒法。
故戒法能安定七眾弟子,維繫三寶的綿延不斷。
如同國家必定有法律,來維繫社會的安定一樣。
誠如《華嚴經》云:「
具足受持威儀教法,行六和敬,善御大眾,心無憂悔。
去來今佛所說正法,不違其教,
能令三寶不斷,法得久住。」

【聖道本基】

《法華經》云: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又云:
「如來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
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
戒法乃大覺佛陀出世,方能制戒,
等覺以下,一品生相無明未破,猶不能制。
推究佛陀制戒本意,從最初翻邪三皈起,
無非為度一切眾生成佛!
無非為了引導眾生邁向這條「成佛之道」!
無非為拔濟三界一切生死眾生,同登究竟解脫彼岸!
並非只為得聲聞、緣覺果位,
更何況為得世間福報而制戒呢?
然而無始生死煩惱,深厚難遣,
故佛開戒定慧三學次第。
戒如捉賊,教導我們認識煩惱,看清楚煩惱,
方能以定綁賊、以慧殺賊。
故戒定慧三,如同蓋樓層般,次第絲毫不可錯亂;
又如古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初修行人,必以學戒為先,
能夠明白分辨自己三業造作之善惡,
進而棄惡行善,三業自然漸漸清淨,
身心也會越來越清明,而不迷糊。
而後禪定、智慧自然漸漸生起,
方是發心調伏煩惱的最初一步。。
又凡夫與諸佛之別,
只因心生煩惱(起惑),
而鼓動身口造惡業(造業),
感得惡報(受苦)。
故佛制定戒法,來制止身口"最最粗糙"的惡業,
而後才堪以定慧二學,對治內心的微細煩惱。
如同穿著衣服,必由內而外;
而脫去衣服,必反過來由外而內。
又如一杯攪拌後的沙水,如果要將沙水分離,
必先讓杯子靜止一段時間,沙子才能慢慢沉澱。
由此可知,戒定慧的順序,
完全是針對流轉生死的前因後果而安排,
三學次第必定不容混亂。
三學以戒法為第一步,
而佛的五分法身,也以戒法身為首。
《華嚴經》云:「戒為無上菩提本」,
捨棄戒法而別求聖道,如同無翅而欲飛,
也如同無船而欲度大海,如何可得呢?

【性遮二戒】(二)

「強制險」,
是法令規定要投保的險種(領牌、驗車需檢驗)。
「任意險」,
是法令規定的強制險以外的險種範圍。
以五戒為例,
▲持守性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
就如同保了強制險,
不違犯性罪(又稱業道罪、因果罪、違理惡行)。
在因果循環當中,
我們擁有最基本的保障(保得人身)。
▲持守遮戒:不飲酒,
就如同我們加保了其他項目的任意險,
不違犯佛制定的遮罪(又稱制教罪、犯戒罪、違佛制教)。
不但能夠減少因醉亂而違犯性罪的機會,
還可以常保智慧清明,
無形中,使生活更加安定,
也提昇進一步修習的能力。
持性戒的本意,
就是不違背最基本的因果道理。
持遮戒的本意,
就是保護我們不會違犯性戒,如同護城河一般。


【性遮二戒】

使我們流轉生死的根本,無非:
「起惡心」=>「造作惡業」=>「召感苦報」。
針對「惡法」,可大分為「性惡」與「遮惡」。
一、性惡:本體即屬惡法,違背世間因果道理。
無論佛制與不制,造作自然感得未來苦果,
故佛制定「性戒」以防護之。
若不防護,自然招感三塗果報,如何繼續行善或修行呢?
佛針對「性惡」所制的戒條,名為「性戒」。
如五戒之前四條:殺戒、盜戒、邪婬戒、妄語戒。
受戒後違犯佛制的性戒,則有「業道罪」與「制教罪」。
二、遮惡:體性不屬惡法,佛未制定前,造作無罪。
佛出世後,針對防止弟子妨亂道業(護自道業),
以及防止世間人的譏嫌(護他譏嫌),故制「遮戒」以防護之。
佛針對「遮惡」所制的戒條,名為「遮戒」。
如因飲酒而犯到其他戒,使道業退步,
且遭到世人的譏嫌,故制定飲酒戒。
受戒後違犯佛制的遮戒,則單有「制教罪」。
「業道罪」:即世間法爾存在的因果道理。
如殺人,現世受到法律制裁,後世自然墮入惡道,
未來因緣際會時,仍須酬償對方一命等等。
可以透過修行的功德,削減受報的勢力,但不可滅除,
如佛亦因過去生當小孩子調皮敲魚頭,而有頭痛的果報,
否則即違反因果法則了!
「制教罪」:針對受戒後,違犯佛制的戒法之罪,
又稱「犯戒罪」。可透過如法懺悔而滅除。


【戒善之別】

或問:「行善」跟「持戒」不是都一樣嗎?
答:戒法具備兩個涵義:
一、「有本期誓」:有猛利的初發心與誓願,自我要約期限。
二、「徧該生境」:所期誓的對象,普遍含該一切境界,非有條件揀擇、或利害關係。
「戒法」即以此二發心,納受戒體,然後依體起修。
「善法」則沒有戒體的這兩大內涵。


就著戒法、善法兩者的差別,我們可以作以下四句交叉分析,藉此可比較業性差別,以及戒法之殊勝。
一、「善而非戒」:即世間的十善法,以及化教所明的各種善法。
二、「戒而非善」:即發惡心自誓受惡戒,也具"期誓"與"徧該"的特質。如自誓殺人,無有揀擇。又如屠戶盡其一生,皆以宰殺為業,世代傳承等等。
三、「亦戒亦善」:即佛制的戒法,聖道之法。
四、「非戒非善」:即一切惡法、無記法。
註:原文出自《行事鈔‧卷十六》、《羯磨疏‧卷十五》

皈依三寶後為何要學習戒法 (終) 【戒為基礎】

關於這條「修行之道」,佛在《楞嚴經‧卷八》:「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毘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
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佛陀說明解脫的次第,
所謂戒、定、慧三無漏學。
故第一步,就從「戒法」開始踏出!
「法」,有軌則之義。
《行事鈔》云:「直明此(戒)法,必能軌(範)成(就)出離(生死)之道,
要令受(戒)者(相)信知(必定)有此(聖道的存在)。」
如同我想要從"高雄"搭高鐵直達"台北",
我必定要相信確實有"台北"這個地方的存在,
也要相信高鐵能「正確無誤」的載我到達。
「戒法」,就是佛為我們開的保證單,護念我們的信心,
只要依循戒法的軌則,必定到達聖道的彼岸。
故《行事鈔》云:「依(戒法)之修行,
善(於認)識其(罪)種(犯)相者,
便(能)發生(禪)定(智)慧,克(制)翦(除)煩惱。
若(迷)闇於所緣(境界),隨(生死)流(貪)染(迷)惑,
豈能反流生死?方(反而)更沉淪(於)苦趣(輪迴)。」
受戒、學戒、持戒,
能夠幫助我們將
「遇境」、「發心」、「造作」三者"單純化",
拆穿「惑」、「業」、「苦」三者的黑箱運作,
鬆動牢不可拔的生死枷鎖。
經中形容煩惱如「盜賊」,
戒如「捉賊」,定如「綁賊」,慧如「殺賊」。
由戒法能生定,因定發慧,而伏、斷煩惱。
由此更清楚戒法在整個修道過程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了!



下引律中一段問答,說明受戒所得之體為何?
即是轉凡成聖,通往聖道的方法、軌則,
如同高樓大廈的地基。
《羯磨疏》云:「
問:人皆知受(戒),所受(的戒)是何?
答:受(的戒體)名聖(道之)法,由此(戒)法故,
奉(持清)淨(謹慎)守護,(清)淨如(同)明珠,
(便)能(作)為聖道,作(地)基址故。」
至此,是略談皈依後為何需要學習戒法的原因。
註:引用的律文中,所加括號內容,乃編者自己補入,為讓讀者容易理解。實則律文內涵甚深,非僅以字面上能完全解釋,望讀者善自深入體會。

皈依三寶後為何要學習戒法 (二) 【發出離心】

既然如此,佛為何不單單只開演化教,讓眾生隨喜修學就好,
而要制定明確而詳細的制教內容呢?
因皈依三寶後,可以隨自己好樂,在佛法大海中,隨喜修學。
學習到的部分,自然成為自己增上的資糧。
如果沒有學到的部分,也不會有過失。
所著重的,在於那份對於三寶清淨的信心。
然而這股信心或許能夠讓我們導邪歸正,
而帶來現世的安樂,
也能夠多少累積福報跟智慧,
讓我們下輩子不至於淪墮三惡道。
如果我們試著將眼光拉長遠來看的話,不難發現到,
我們對無始以來累積的惡因,
在今世、後世,乃至未來所可能產生不可預知的苦果與障礙,
我們卻茫然無知,束手無策!
沒有一絲毫透視業力前後因果循環的慧眼,
也沒有能力撥雲見日,將交織而成的業網單純化,
有時反而更加複雜。
更沒有一絲毫制止、乃至扭轉業力的能力。
故往往在皈依三寶後,因為不學無知,煩惱依舊。
雖然也歡喜發心,但是畢竟仍是善惡參半。
最後竟也忘記學佛是為了什麼目的,
內心總是使不上力,得不到那一絲毫渴望的的踏實感,
因此而過了一生。
因此生生世世隨著善惡因緣,浮浮沉沉。
也許某世有因緣再親近三寶,學習善法,投生善道。
但在若干輩子後,可能又遇到惡因緣,而又墮落惡道...
在生死大海中,頭出頭沒,無有了期。
真心學佛的人,倘若親身感受到這樣的危機,
必定會希望根本解決這件空前絕後的生死大事,
得到究竟的離苦得樂!
實則,這股宏觀無始生死流轉後
所產生的自我無力感與徬徨無措,
正是令我們策發出離心,
以及篤定--唯有無條件依靠佛
最主要的原動力。
為此,不循投機取巧,
謙卑的依循正教 => 開發正解 => 實踐正行
是我們皈依後的首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