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戒律的人,無論是傳戒場的授戒師,或者教導戒學的師長,用何種角度切入至關重要。
唯識當中提到八識田中的三種種子:「我相種子、名言種子、業力種子」。其中「名言種子」是最重要的,因為精確而相應聖道的名言,對內不但能夠對治我法二執,而且對外能夠催伏惡業,轉變業力。因為修行的根本,正在於以第六意識的名言,對治第七識恆常執著的我見、我慢、我癡、我愛,也同時對治身口的業力造作。
持戒一開始最明顯的效果,就是「業力種子」的轉化,因為至少身口二業能夠隨順戒法,不造惡業。然而戒律更重要的核心,在於明白「戒無漏學」的意義,也就是對治身口二業的目的,在於對治「我相種子」,解脫煩惱束縛。
因此,當我們吸收戒律的名言種子之時,倘若不明白戒律的根本目的,很容易一頭就栽進去行為上的約束,而產生另外一層法執。一旦卡在戒相的法執日久養成,「我相種子」也就滋長壯大,而不自覺。甚至還是覺得自己持戒精嚴,而生起大我慢,整天跟別人比較對立。故廣欽老和尚曾說:「修行,不要在形式上裝飾我相。」
誠如蕅祖所說:「儻恃己修:見不修行,便生忽慢。自持戒,慢破戒者。自讀誦大乘,慢無聞者。自解義,慢愚魯者。自觀心,慢口說者。人我山高,勝負情重,畢生勤苦,止成修羅法界,去菩薩道遠矣。」
判斷行為的染淨標準,除了必須符合戒相之外,更重要的是我相對治深淺。倘若能夠將「我相與行為」兩者之對治結合於戒相名言教授當中,或許方能事半功倍、契符佛意,而且也才不會有副作用,如同本來為了治病而吃藥,結果病沒治好,反而又衍生其他副作用,得不償失。
回頭再反思南山律的法、體、行、相四大科目,祖師的教授並不是馬上就在戒相上鑽研,而是先明白"戒法"在整個學佛、戒定慧三學中的定位,他是「聖道本基」。然後設定好以最究竟的佛果為目標,發起「三聚圓修」的誓願而感發無作戒體。然後才正式進入戒相探討、戒行實踐,或許有其深遠的涵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