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性遮二戒 (三) ~有因有果、自作自受

如果要用一個最簡單的比喻來形容"因果",或許就是「拍球」。早年人心純樸,老一輩總會告訴小孩:「做好事才會有好報」。簡單一句,其實即把佛法深奧的道理和盤托出了。
一切因果,都是建立在「心性」上。心性,就如同"地面",當我們拍球時,球因地心引力,以及我們出力給他的重力加速度,當碰到地面那一刻,自然會以同等之力反彈,當然還是須要扣掉地心引力。如果扣除地心引力因素的前提,那麼我們拍出多少力,球就「全然」以多少力反彈回來。
心性,也很像一面「鏡子」。胡來胡現,漢來漢現。當我們對鏡子微笑時,會發現自己看到了微笑的自己,自己也得到那一份喜悅。唯識提到眾生成佛時,會成就「大圓鏡智」。此大圓鏡,以一切境界為境中像,淬鍊出離垢妙極的無垢識,包含十方世界十法界,一切有情無情。
現今科學也早已研究出心的神秘力量,是沒有時空障礙的,而且"緣境"的速度,超越光速。因為人人都有心性,而心性本來就跟一切有情、無情牢不可分,因此眾生所造的一切善業、惡業,都是來自我們面對境界時,自己所發出的力量。就如同我們出力拍球,而球自然反彈回來。當我們給世界一個微笑,自己就先得到那一份喜悅;當我們生起負面情緒,先受苦的一定是自己。
戒律中提到了「性罪」,就是佛陀為了讓眾生了解,這世間本來就「有因有果」,而且一切因果,並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作自受」。
每一下拍出去、又彈回來的因果循環,都是在人人本具的「心性地面」上操作,因此稱為"性"。
每一幕可愛的鏡像,令人歡喜,每一幕可怕的鏡像,令人生起恐怖、憎惡,也無不是在人人本具、如如不動的「心性鏡面」上呈現,故稱之為"性"。
心性「非善非惡」,但是卻能「造善造惡」。
如同地面本自無心,只因我們出力拍球,地面才反彈回來。
如鏡面本無好醜,是我們分別鏡像好醜,才生起恐怖與喜悅。
戒律本意,即在「防非止惡」。針對眾生的「惡業」,我們稱之為「性罪」。如同傷害別人,本來就不對。忤逆父母,本來就天理不容。
這一個行為之所以"錯誤",並不是誰給他冠上的標籤,而是這一份「業因」一旦"拍了下去",未來自然會"全然反彈"一份「苦的業果」,故稱為性罪。
因為這一份錯誤的行為,本來就會對別人造成傷害,故稱為性罪。
因此,「惡的業因」,將造成「苦的業果」,法爾如此,我們稱為「性罪」。
性罪,包含了「十不善業」:
「身三」:殺生、偷盜、邪淫。
「口四」:妄語、綺語、兩舌、惡口。
「意三」:貪、瞋、癡。
如行宗云:「性,即是體。
違理之惡,從心而起,
(並)不(是)由(佛)制(才)有。」
戒疏云:「言性惡者,
如十不善,體是違理。
無論大聖(佛陀)制與不制,
若作違(背心性的惡)行,
(自然會)感得苦果,故言性惡。」
(性遮、性惡之罪-十不善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