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戒善之別 (四)

戒/善的辨別,在此時代更加不易。
戒,除了必須是「有本期誓,徧該生境」,還必須是「佛陀制定」的。而更重要的,戒法是建立在「皈依三寶」的基礎之上,也就是對三寶的信心與皈依為根本,而後納受戒體作為信心與皈依的實踐。
因此,經中當機眾經過佛陀的開示之後,必定受「三自歸」,而後自己宣誓盡形壽持守戒法。
無論五戒、八戒、沙彌戒,都是在三自歸時得戒,乃至佛陀早期也以三自歸授比丘戒,乃是後來才調整為白四羯磨得戒。因此,皈依三寶是受任何戒的根本,是一種指南針、領航燈塔。
否則,如現今某些團體發生了「大覺者事件」,而稍稍引起社會關注。然而追求其原因,其實從草創之初,早就都有端倪可尋。
如以女尼為佛陀,將團體的開示與行腳記錄捧為大藏經以取代法寶,以授證取代三自歸,又自創十戒取代戒法。只要正式的三寶弟子,大都不難發現其團體的"氣息"有些許不同,為何?因為皈依三寶的意義並未被正確認識。一旦失去方向,要如何知道自己「將被帶去哪裡」呢?
此類團體個人專屬的戒,充其量只能稱為「善」,而不應僭稱為「戒」。如中國叢林祖師也只敢謙稱為「規約、清規」,絕對不敢以戒自居。
或問:創立者又不見得有僭越的意思,只不過「但取其名」而已,有那麼嚴重嗎?
答:佛陀開示修行,一定是以「聖言量」的文字薰習成「名言種子」,作為「聞慧~聽聞正法」的思路引申.
如果身為佛教徒、廣大領導者,對於名言種子的精確度尚且如此含糊亂用,要如何談到聞而思、而修呢?
名言稍異,思惟方向、容受的量、所行方法、所得果報,可都是天差地別,這正是「戒」之所以異於「善」的主要原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