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三寶,是任何佛弟子的信念。通論而言,「佛」跟「僧」都是有生有滅的,只有「法」是三世常住。佛因法而覺悟。僧因法而建立戒體、戒相。因此,學法須靠人教,而佛已入滅,就必須「依僧學法」。縱然是出家人本身,還是要依止師長學習戒律、經教。可以說,三寶的核心價值,就在於法,這包含了「戒律」跟「經教」。
戒體,是比丘「堪受信施供養」的基本條件。而比丘戒體之染淨,跟本身持戒與否,息息相關。因此,當僧俗普遍明白戒律,至少知道那一個「最基本的界線」,大家對如不如法?符不符合戒律?給人感覺怪怪的?...的「直覺敏銳度」,就相對提升。如:比丘怎麼自稱是聖人?比丘怎麼跟女眾共住一室?比丘怎麼換俗服跑去逛街?比丘托缽是托金錢還是食物?...等等。
在戒律當中,如果比丘犯較嚴重的戒,等於戒體嚴重受損、染汙,是必須「暫時褫奪公權」的。如果破四根本戒卻又不願意懺悔,等於佛法大海中的死屍,不可接受供養。遲早要被因果的浪潮,打到三惡道的岸上,不可再優游於大海中。
這個時代眾生的煩惱重,各種投機取巧也複雜許多。僧俗所要掌握的,或許就是那一條「行為界線的釐清」!什麼行為,已經違越僧人該有的舉止?
十輪經中,佛陀因地當獅子,縱然他知道身穿袈裟的獵人是假的,是要來射殺他的,但是獅子還是「明知故捨身」,只為了圓滿護念自己對袈裟、對僧人儀相的淨信心。這樣典故在落實面上,或許有的人會覺得很荒謬。
但是無論戒律或是經論,一貫共許的,就是對「出家法、僧羯磨法、三乘正法」,對「薙染儀相、袈裟缽具、持戒威儀」的淨信。因為,恭敬住持儀相的同時,其實是在善護自己對「三乘聖道的淨信渴仰」,其中包含四果四向、聲聞緣覺、三賢十地,乃至究竟佛果。因為,在家人縱然證得四果,還是要現出家相。諸佛最終成道,必現出家相!理事因果,法爾如是。
而十輪經佛陀雖然要我們恭敬「剃染僧相」,但是對「三乘聖僧的戒體釐清」、「凡夫僧持戒、破戒、邪見的釐清」,卻是一絲不苟,不打迷糊仗的!
佛陀目的沒有別的,就是為了「護三乘正法」、「護僧人儀相」。捍衛「解脫法」、捍衛「解脫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