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大喬木佛果品種

或問:依照南山律,戒體也只不過是八識田中的一顆「善種子」啊,為何有這樣的功能力用?
答:如同庭園造景,在一個空間裡,如果我們想要找一棵「主樹」有遮蔭的功能,就要選擇「喬木種」。就算剛買來還沒有很大,但是喬木未來生長的形態格局,本來就不同於一般矮灌木植物。
南山律從一開始納受戒體,就是以佛陀大慈悲心量所攝取的「十方世界十法界一切情無情境」,作為持戒的對象。一開始就是以成佛為目標,所攝取的大乘菩薩道為誓願,發起「斷惡、修善、度眾生」的自我期許。
受戒完成後,雖然他只是一顆善種子,但是只要我們好好的照顧呵護他,就像一片草皮也有無數種花草樹木混雜叢生,但是我們只須專注在這一棵喬木,其他多餘的定期把他清除。
等到有一天喬木主幹長到一定的高度與粗徑,自然隨著他樹根「紮多深、盤多廣」,他就能夠延伸「多麼大的樹蔭」,提供乘涼、遮蔭、防風的多重功能。
我們無始生死中,善惡種子無量無邊。只要我們細心照顧好那些「良善種子」、能夠幫助我們「解脫的種子」,好種子力量大,惡種子自然萎縮起不了作用,就像草皮植物的排他性一樣。
受戒得到的善種子,本身就是屬於能夠徹底自利利他的大菩提、大涅槃「大喬木佛果品種」,我們都應該自慶歡喜,細心地照顧呵護,直至成佛!
註:
「喬木」,是指具有明顯主幹,且在胸高以上才有分枝出現;樹高都在5公尺以上的樹。樹高在5~9公尺的稱為小喬木,樹高在18公尺以上的稱為大喬木。
「灌木」,是指不具有明顯主幹,且在近地面處就有分枝出現;樹高都在5公尺以下的樹。

將破碎回到一個整體

每位眾生
都在耕耘內心的那一小塊田地
但卻不知道
彼此耕耘的,其實是「同一塊」
這一塊土地
是大家共同擁有的
因為,我們彼此息息相關
雖然我們能力有限
但是「心的認知」,卻是無遠弗屆
戒體
就是將原來的「破碎」
回到「一個整體」
不分你我
單純是一個整體
如同一個整體~地球村帶出
喚醒大家的環保、空汙、海洋等議題
因為
這是大家共有、唯一的一個地球!
戒體
喚醒一切眾生共有的緣起、依他起性
由此所帶起的一切隨行
無非都是在喚醒我們
回到「一個整體的共識」
雖然是凡夫
但是我們所得到的「戒體」
我們發心守護的「這一個整體」
卻與諸佛菩薩守護的,無二無別!
十方世界十法界
一切有情無情眾生
都是一個整體
所以稱為「體」
任何人
都有守護他、淨化他的責任
因而斷惡、修善、度眾生
故稱為「戒」
戒體
不是抽象的龜毛兔角
而是一個整體的共識
持戒開墾的
不是「我的田」、「我家的田」
而是獨一無二、「大家的田」!
...
如業疏云
無始顛倒,迷為外物,故受輪轉。
今知唯識,無有外塵;
故正受時,徧緣法界,
勇發三誓,翻昔三障,
由心業力,結成種子,自為「戒體」。
應知
能緣.所緣、能發.所發、
能熏.所熏,無非「心性」。
「心」無邊故,「體」亦無邊;
「心」無盡故,「戒」亦無盡。
當知即是
發菩提心、修大慈行、求無上果。
此名「實道」!
此即「大乘」!
三世如來、十方諸佛,
示生.唱滅,頓開.漸誘,
百千方便、無量法門,
種種施為,莫不由此。
故曰:
「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佛乘。」

沒有「提起」過,談什麼「放下」?

曾聽慧天老和尚說:
你根本沒有「提起」過,談什麼「放下」?
撇開不落漸次的心性直指,「戒定慧」是不管哪一派都遵循的修行次第。
如果一個在家菩薩,連三皈、五戒、菩薩戒都沒有「提起」過,沒有實際上學習、操作過,很難談上其他觀修、發願行菩薩道、利益眾生...等等。
為什麼?因為沒有基礎,連「試著操作過一回」可能都沒有。所以遇到境界根本都是用自己想的去催眠自己。用很多很美的表面工夫來堆砌自己的修行堡壘。
戒律講的東西,就是如何規範自己,從最粗糙的「身口二業」開始。還有規範自己如何跟道友、跟法師、跟世間萬事萬物互動。這是最基本的"民法"。
如果這一些都還搞不清楚,說真的,學再多的經論,如何調伏...內心還是會很空虛的。因為經論每一部都有一套修持方法,針對各種根器、狀況的作法。只有「戒律」是不管任何人、任何時空,都遵循同套的規範。身口意三業,只有到佛陀「三不護」的境界,才是有資格談「放下」。
戒律,是依「遠離」。
禪定,是依「寂靜」。
智慧,熄「滅」煩惱。
如果我們連「遠離」的理智、道心都提不起來,
如果我們連試著「遠離」都沒有嘗試過,
那我們說的寂靜、觀空、或是行菩薩道、度眾生,根本就是空殼子。
應知,經典中縱然阿羅漢遇到婬女來侵犯,阿羅漢並不是「衝過去度眾生」,而是直接「躍上虛空」,先遠離境界!
「出離心」,實是菩提心之根本!
「戒律」,實是出離心的具體行動!
值得深思…
這就是為何現在很多,根本就談不上「跳躍式學習」,而是壓根「一盤散沙」,「亂發式」的、「不定性」的學佛方式。

性遮二戒 (五) ~性罪之源為三毒

投生到三善道,得到快樂的受用,這既是每個人所希求的;那麼,「性罪」,可以說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的「基本人格」,如同社會的民法、刑法。
或問:十不善道的前七支,會對別人造成傷害,是顯而易見。但是後三支的貪瞋癡也是性罪嗎?未免也講得太嚴重了吧?
答:前七支的源頭,其實還是來自後三支。
例如:我們走在路上,看到精品櫥窗上的名錶,內心突然起了一個不勞而獲的貪念:「如果可以直接擁有,不知道該有多好?...」
這一念貪心,雖然只是"幻想"的,也沒有真的去偷去搶。但是這一念貪,卻可能成為日後因緣變化時,導致自己付諸行動、正犯偷盜的主因!
犯前七支的"主謀",其實還是離不開:「身口二業」被「貪瞋癡三毒」所驅使而犯戒。
小偷的背後,往往都跟家庭環境造成的遠因有密切關係。
但也因為貪瞋癡太過微細,因此戒律制定「完整的犯戒」,仍是就著前七支。如果只是起貪瞋癡,只就著「覺察後不加克制,隨念放逸」,而結遠方便的小罪而已。
貪瞋癡在果報上:
1.雖然不一定會受到法律制裁,但是個性極端偏激的人,人際上難免有所影響。沒有人會喜歡跟大貪大怒的人相處。
2.現生中既容易碰壁,自然會有影響身心健康的花報。
3.來生雖不感召三塗總報,但仍會感召種種不如意的別報。例如貪心重、慳吝的人,來生自然容易貧窮。瞋心重的人,來生眷屬就容易匱乏。
4.雖然身口沒有真的犯殺、盜、淫、妄,但這一念「三毒之球」,早就拍在對方的「心性地面」,對方其實早已接收到了。在未來彼此相遇時的緣起,必定造成某程度的影響、「反彈作用力」。
十不善業,皆屬於性罪。
因為,無論如何,這十惡業都是將「直接、間接」,「馬上、未來」,對別人造成傷害。

性遮二戒 (四) ~心性良善、安樂的反作用力!

性罪,本身就是「惡法」。
任何人做了,自然會感召苦果,
並不是佛教才特別規定的。
如同「殺人」本身:
1.就會受到法律制裁。
2.現生中因為冤業導致多病短命的花報。
3.來生感召地獄果報。
4.甚至未來世冤家相遇時,還是要一命償一命。
這是法爾如是的心性反作用力,故稱為「性罪」。
十不善業,每一條都會有這四種「反作用力」:
1.世間法也不容許,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
2.現生苦惱的花報
3.來生三惡道的果報
4.未來與冤家相遇的惡因緣
故十不善業稱為「性罪」,又稱為「業道罪」。
如同經中說到,佛陀沒有出世時,只要具有仁慈心的國王,他也懂得以「十善法」來統治人民,達到安居樂業的效果。因為十善法是來自本性中的美德,也是投生三善道最基本的門檻。也可以說,他是我們跟宇宙一切人事物,最適當的相處方式,最美的形態。
十不善業本身就屬於負面的,將會帶來苦果,也是導致投生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的主要業因。
一個人,只要心中有十善法、把十善法作為「生活態度」,他心中「一定有眾生」!因為處處想到別人,這一股善業力,自然得到心性「良善、安樂」的反作用力!

性遮二戒 (三) ~有因有果、自作自受

如果要用一個最簡單的比喻來形容"因果",或許就是「拍球」。早年人心純樸,老一輩總會告訴小孩:「做好事才會有好報」。簡單一句,其實即把佛法深奧的道理和盤托出了。
一切因果,都是建立在「心性」上。心性,就如同"地面",當我們拍球時,球因地心引力,以及我們出力給他的重力加速度,當碰到地面那一刻,自然會以同等之力反彈,當然還是須要扣掉地心引力。如果扣除地心引力因素的前提,那麼我們拍出多少力,球就「全然」以多少力反彈回來。
心性,也很像一面「鏡子」。胡來胡現,漢來漢現。當我們對鏡子微笑時,會發現自己看到了微笑的自己,自己也得到那一份喜悅。唯識提到眾生成佛時,會成就「大圓鏡智」。此大圓鏡,以一切境界為境中像,淬鍊出離垢妙極的無垢識,包含十方世界十法界,一切有情無情。
現今科學也早已研究出心的神秘力量,是沒有時空障礙的,而且"緣境"的速度,超越光速。因為人人都有心性,而心性本來就跟一切有情、無情牢不可分,因此眾生所造的一切善業、惡業,都是來自我們面對境界時,自己所發出的力量。就如同我們出力拍球,而球自然反彈回來。當我們給世界一個微笑,自己就先得到那一份喜悅;當我們生起負面情緒,先受苦的一定是自己。
戒律中提到了「性罪」,就是佛陀為了讓眾生了解,這世間本來就「有因有果」,而且一切因果,並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作自受」。
每一下拍出去、又彈回來的因果循環,都是在人人本具的「心性地面」上操作,因此稱為"性"。
每一幕可愛的鏡像,令人歡喜,每一幕可怕的鏡像,令人生起恐怖、憎惡,也無不是在人人本具、如如不動的「心性鏡面」上呈現,故稱之為"性"。
心性「非善非惡」,但是卻能「造善造惡」。
如同地面本自無心,只因我們出力拍球,地面才反彈回來。
如鏡面本無好醜,是我們分別鏡像好醜,才生起恐怖與喜悅。
戒律本意,即在「防非止惡」。針對眾生的「惡業」,我們稱之為「性罪」。如同傷害別人,本來就不對。忤逆父母,本來就天理不容。
這一個行為之所以"錯誤",並不是誰給他冠上的標籤,而是這一份「業因」一旦"拍了下去",未來自然會"全然反彈"一份「苦的業果」,故稱為性罪。
因為這一份錯誤的行為,本來就會對別人造成傷害,故稱為性罪。
因此,「惡的業因」,將造成「苦的業果」,法爾如此,我們稱為「性罪」。
性罪,包含了「十不善業」:
「身三」:殺生、偷盜、邪淫。
「口四」:妄語、綺語、兩舌、惡口。
「意三」:貪、瞋、癡。
如行宗云:「性,即是體。
違理之惡,從心而起,
(並)不(是)由(佛)制(才)有。」
戒疏云:「言性惡者,
如十不善,體是違理。
無論大聖(佛陀)制與不制,
若作違(背心性的惡)行,
(自然會)感得苦果,故言性惡。」
(性遮、性惡之罪-十不善業)

戒善之別 (終)

「皈依三寶」,
是持戒的根本精神。
戒法,不同於善法,
在於他必以「三自歸」為動機、初發心。
持戒的宗旨,
無非在現前一念(當下)
心境本自不二之「一體三寶」,
藉著持守戒相,
而開發出「理體三寶」的解脫功德。
誠如蕅益大師開示:
吾人現前一念
「良知之心,覺了不迷」為"佛寶"。
吾人現前一念
「所知之境」為"法寶"。
如此
心外無境、境外無心,
於其中間,無是非是。
「心境和合,從來不二」,
名"和合僧"也!
又云:
一心旣彰,五戒斯具。
所謂
現前一念:
能緣一切正報而"悲愍仁慈".卽是「佛」。
所緣之正報.卽是「法」。
心境不二.卽「僧」。
故(持)不殺(戒),方為「歸依三寶」也!
現前一念:
能緣一切依正而"奉公守義".卽「佛」。
所緣之依正.卽「法」。
心境不二.卽「僧」。
故(持)不盜(戒),方為「歸依三寶」也!
現前一念:
能緣一切正報而"清心寡欲".卽「佛」。
所緣.卽「法」。
不二.卽「僧」。
故(持)不邪婬(戒),方為「歸依三寶」也!
現前一念:
能緣一切正報而"誠實無妄".卽「佛」。
所緣.卽「法」。
不二.卽「僧」。
故(持)不妄語(戒),方為「歸依三寶」也!
現前一念:
能緣一切旨酒"深恐昏迷".卽「佛」。
所緣酒.卽「法」。
不二.卽「僧」。
故(持)不飲酒(戒),方為「歸依三寶」也!
(宗論.法語.示吳劬菴)

戒善之別 (五)

問:為何戒是以三自歸為基礎?
答:如南山律提出四種三寶,我們一定是透過當代「住持三寶」去認識「化相三寶」佛世時因為各種緣起佛陀親制的戒。而後在念念當下的「一體三寶」中,歷緣對境,憶戒、持戒、防非,以契證「理體三寶」,開發無漏功德。
四種三寶,
其實就在持每一條戒時全體彰顯。
每一條戒,
在在都引領行者開發自性三寶、強化皈依投靠的信心。
如明.蕅益大師云:
三歸.為「能持」,五戒.為「所持」。
五戒.為「能歸」,三寶.為「所歸」。
是誰帶著迷惘無明的我們
走上修行持戒的光明大道?
就是「三寶」!
又最終何處是我們持戒修行的歸宿?
還是「三寶」!
因此說四種三寶的修持法:
親近「住持三寶」,回溯「化相三寶」。
在「一體三寶」中,契證「理體三寶」!
具備三皈信仰的持戒,
每一個當下,
都是在彰顯三寶、弘揚三寶、流傳三寶,
功德不可思議!
故知,
由於有以下幾點性質,
迥異於「世間善法」,
所以才堪稱為「戒」:
1.有本期誓
2.徧該生境
3.佛陀親制
4.受三自歸

戒善之別 (四)

戒/善的辨別,在此時代更加不易。
戒,除了必須是「有本期誓,徧該生境」,還必須是「佛陀制定」的。而更重要的,戒法是建立在「皈依三寶」的基礎之上,也就是對三寶的信心與皈依為根本,而後納受戒體作為信心與皈依的實踐。
因此,經中當機眾經過佛陀的開示之後,必定受「三自歸」,而後自己宣誓盡形壽持守戒法。
無論五戒、八戒、沙彌戒,都是在三自歸時得戒,乃至佛陀早期也以三自歸授比丘戒,乃是後來才調整為白四羯磨得戒。因此,皈依三寶是受任何戒的根本,是一種指南針、領航燈塔。
否則,如現今某些團體發生了「大覺者事件」,而稍稍引起社會關注。然而追求其原因,其實從草創之初,早就都有端倪可尋。
如以女尼為佛陀,將團體的開示與行腳記錄捧為大藏經以取代法寶,以授證取代三自歸,又自創十戒取代戒法。只要正式的三寶弟子,大都不難發現其團體的"氣息"有些許不同,為何?因為皈依三寶的意義並未被正確認識。一旦失去方向,要如何知道自己「將被帶去哪裡」呢?
此類團體個人專屬的戒,充其量只能稱為「善」,而不應僭稱為「戒」。如中國叢林祖師也只敢謙稱為「規約、清規」,絕對不敢以戒自居。
或問:創立者又不見得有僭越的意思,只不過「但取其名」而已,有那麼嚴重嗎?
答:佛陀開示修行,一定是以「聖言量」的文字薰習成「名言種子」,作為「聞慧~聽聞正法」的思路引申.
如果身為佛教徒、廣大領導者,對於名言種子的精確度尚且如此含糊亂用,要如何談到聞而思、而修呢?
名言稍異,思惟方向、容受的量、所行方法、所得果報,可都是天差地別,這正是「戒」之所以異於「善」的主要原因!

戒善之別 (三)

戒除了「有本期誓、徧該生境」,這兩個意義之外,還必須是「佛陀親制」,縱然大菩薩也不具制定的資格。佛制的戒法,不但本質是戒,行為又符合於善。「既是善、又是戒」,不同於世間一般善行,「是善而非戒」。
反過來,有一類世間惡人所造的「惡戒」,性質也與此類似。他也要期誓願,也不簡別境界,唯一差別在於他是「惡法」。如同屠夫家世世代代都是在殺豬,下一代從接掌事業開始,當然就希望能夠事業順利、代代相傳。而每一天所殺的豬隻,他們也不可能去挑醜一點的殺,或者疼惜可愛一點的豬。只要是豬,"格殺無論"。這在本質上類似,所造的業力也特別大。
又如備覽持犯中提到的「通漫」,就像恐怖份子拿著刀上街,"逢人便殺",不簡別對象。又如設置教導如何自殺的網站,無論哪一國、年紀多大,"只要是人",因為看了你的教導而自殺命斷,就成就殺人之業。又如祭祀慶典,為了祭拜鬼神,便年年屠殺國內一切牛隻,"逢牛必宰"等等。
惡戒,大多源自於習俗、家庭環境,或者因為人生遇到某些瓶頸,便發毒誓,成為一種惡戒。雖然本質類似於戒,但是他卻非善,而是一種「極惡的罪業」。
無論善戒或惡戒,因為同樣有「要期誓願、不擇對象」的初發心,因此感召的果報也來得特別快,特別大。持守佛陀的善戒,現生中即有法喜安樂,趨向解脫的花報,來生增上、往生淨土的果報。持惡戒、發毒誓的人,許多在這一輩子,便感召多病短命、貧苦困迫的花報,臨終惡相現前、眾生索命,當下即墮落地獄的果報。
人生中,難免會遇到瓶頸,或者冤親債主。但是不管如何,至少為了自己,應謹慎發心。千萬不要「輕口詛咒、發下毒誓」,而種下這種惡戒的種子,不但於事無補,一旦環環相扣,只恐「一發續現」,不可收拾。

戒善之別 (二)

平常我們都會聽到人家說:「幹嘛持戒持的那麼辛苦?我們也有在做善事,不去害人就很好了啊!」或者我們還沒踏入佛門時,自己也可能曾有此想法。
律中特別針對戒與善,作出一個明確的判別。必須具備兩個條件,這一份善行,才有資格稱為「戒」。
一、「有本期誓」:最初有一股初發的誓願力,期望在特定的期限內持守。如同八關齋戒要期一日一夜,或者出家戒要期盡形壽。如果只是口頭講講,或者一時興起才作,就不算"有本期誓"。
二、「徧該生境」:此行為不可簡擇條件,如同受不殺生戒,一切眾生都是持守的對象。如果特別喜好殺某類動物,就不可算徧該生境。
善法,就如芝祖云:
「顯示世善,無願體也。」
戒法,則:
「有要期受體,然後如體而修。」
有一定的要期,在這一段時間內,自然會有股警覺自己的力量。不簡擇對象,這一股力量就特別廣大。表相上同樣都是一樣的,但是有戒體的善行,格局廣、力量大,所創造的善業因果也特別強。反之,如果只是沒有約束力的善行,雖然仍有其善報,但他只是偶發的、有簡別、有參雜個人好惡在裡頭的。遇到自己不相應的狀況,善行就不一定表現的出來了。
如果把業果拿來「秤斤秤兩」,用同樣的力,創造同樣的善行,受戒起修,其實相對划算許多。

事在無作的修煉

受戒,就很像我們熬煮一種特定湯頭,藉著各種食材與比例,按照特定的程序進行,最後這一鍋湯底,就成為"獨門秘方",過程中少一個因緣都不行
南山律提到受戒時,最初藉著「身.禮拜、口.請師、意.觀想」,種種引導我們專注虔敬,準備領受戒體的過程,稱為「作戒體」。而當正式受戒觀想完畢的第一剎那,此時「無作戒體」生起,也就是我們要期的誓願力,正式在八識田中播下一顆種子。
前面的儀式引導,授受因緣,缺一不可。一旦得到戒體之後,即「一發續現」,正式啟動"持戒機制"。這一股誓願力就正式發起,在往後的行住坐臥當中,自然會產生一股「隨行」的制約力量,作為持戒的源動力。獨家秘方,就此問世!
無作,是一種誓願力。很像裝咖啡剛喝完的空杯子,也很像曾經裝過老茶的茶倉。也很像噴射機劃過天際後,遺留下來的軌跡雲朵,又像流星。
無作,特定而言,專指戒體。而廣義來說,就包含了我們做任何事情在內心對自己的一個「願望延展力」,這包含了我們賦予「外在事物」的一種意義。
南山律討論無作時,其中一種稱為:「事在無作」。也就是施主供養了寺院一塊磚瓦,只要寺院還在,僧人於中用功辦道、弘法利生的一天,那麼當初供養者的福報,就綿綿不絕,天天增福,就算他往生後再去投胎,福報依然持續增加。因為,這一塊磚瓦,當中就具有當初他賦予的一份祝福!
曾聽過一個虔誠信佛的雕刻師說:「我們做這行業要自尊自重,因為我們刻出來的佛像,連出家師父都要膜拜的!」
延伸至各行各業,莫不如此。隨著專業領域,緣著眾生、對一切事物的構思與願景,無形中凝聚的「善惡業性」、未來感召的「罪福業果」,無不溯歸於最初發心的那一念。如同數年前流行的一句話:「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剔除薪水為了家計的因素外,「各行各業,也無非是為了服務眾生!」
事在無作的修煉,直指行者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中的「現前一念」,引領三業造作、遠眺苦樂因果。
因.緣.果.報,全在「當下一念」中運作!可以說是教授我們,如何建構自己"生命藍圖"的法要精髓,也是戒律的核心議題之一。

物在福就在!

佛門當中,捨一得萬報。
寺院一磚一瓦,物在福就在!
南山律中提到「事在無作」,檀越發心供養的東西,只要有僧人如法去受用他、運作他的一天,檀越的福報就不斷累積增長,就算往生了,到下一輩子一樣繼續增加。
因為這一磚一瓦,蘊含著施主賦予他的一份祝福與期望,即是一股「無作業性」。而後續「福報利息」滋長的力量,就跟最初布施時的發心有密切的關係,也就是當初三業布施時「作業性」的清淨度有關。
寺院一點一滴,皆靠著檀越虔誠供養,以及僧人透過如法如律的方式,將一切緣起轉化的更清淨、更圓滿。日後,這一切磚瓦,乃至一沙一石、一花一木,為一切有緣來往僧俗所提供的「十方常住」功能,點滴福德與功德,終將回到一一布施者本身虔誠培植在八識田中的「事在無作業性」!
誠如蕅益大師云:
舉手、低頭,皆成佛道;
開.示.悟.入,妙在不別覓玄奧。
無相.不離「有相」,
解脫.不離「文字」。
究竟.不異「初心」。
若以「生滅心」.觀一切法,
設有一法過涅槃者,亦是生滅數...
若以「不生滅心」.會一切法,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豈得漫云:
塔.是土木,經.是紙墨邪?

空中樓閣

剛開始學習,我們往往容易把境界都講太高了,但實際上如何受用?用什麼標準來衡量呢?
這也是為什麼佛陀開示,一定是照著戒定慧次第。只有先從持戒入手,在一切所緣境上,內心先產生一股如理作意,正確的認識這是什麼境界?我如何正確的發心?了解業的善惡性質與重輕,作為衡量自己的標準。從外在粗淺地"息業",不讓業翻攪的那麼躁動。行為端正,戒律持得清淨,內心自然會產生一股安定感。
接著無論修習四念處、數息不淨、或大乘唯識觀、真如觀...等等,都只是在「原本持戒的境界」上,直接下手觀察而已!因為,我們持戒的對象,即包含十方世界十法界,一切情非情、世出世的宇宙萬法。
並不是跳過持戒,粗淺的行為造作都還混亂不清,而能夠直接進入理觀的。這樣是天方夜譚,空中樓閣。

健康的免疫機制 (五) ~記住:我們從來就不是孤兒,不是一個人!

記住:我們從來就不是孤兒,不是一個人!
因此,「假冒僧人」,
我們可以說是「盜相」!偷盜僧人形相,偷盜俗人信心、供養。
推而廣之,
當在家菩薩皈依三寶後,卻失去對、佛、法、僧、戒的淨信尊重,我們也是在偷盜三寶給的「皈依體」。
當出家僧人受戒後,卻不好好學戒,建立正見、正行,也是在偷盜世尊授予的「戒體」。
乃至於,
當附佛外道無聲無息的,把佛經拿來作為他們建立教法的依據,用他們的思想去詮釋、弘揚佛經時,也是在偷盜佛陀本身的「思想」,因為,那並不是當事人佛陀的意思。
因此,
如果站在「護法衛教」的發心,
所有盜取「三乘聖賢幢相」,以菩薩聖人自居的人;
所有盜取「僧人如法戒體」,不願意懺悔卻又賴佛求生的人;
所有盜取「佛陀三乘教法」,曲解經典本義的人;
乃至於
所有盜取「因果循環,法爾如是的真理」,邪知邪見、不信因果的人;
全部都是在「破壞佛教、敗壞佛門」的人了!
..
佛陀臨終交代,
他在世時,以他為師,
他滅度後,佛弟子要「以戒為師」。
從皈依受戒後,我們都要知道:
戒在,佛就在!
我們從來就不是孤兒,不是一個人!
佛陀一直都在,
一直把他的法身舍利~「戒律」留給我們,
陪伴在我們的身邊。
如果「戒律」,是佛陀的靈魂,
那麼這一襲「袈裟」,便是大慈悲父遺留下來的信物!
「剃髮染衣、如法持戒、證三乘道」,
才是釋族之家風!
僧人.慚愧受施,精進行道;
檀信.敬重儀相,盡心護持,
僧俗一心念戒奉戒,
以戒為準繩尺度,家門興盛,
心懷不軌的外人,自然無從介入。
佛陀曾說,世界無盡、眾生也無盡。我們發心學佛,要急著「處理」的,或許不是外在的那一些,也永遠處理不完的。但是我們可以「立馬處理」的,卻是我們這一念心。
想一想自己:
也常常覺得自己很不錯?
稍得法味便憍慢,絲毫不覺生死輪迴之苦?
曾經對三寶狂熱,也曾一時迷惘,辜負了三寶?
也曾一時心急,跑去求神問卜、東問西問,辜負了自己的皈依體?
也曾無知犯戒,辜負了自己受戒時曾發的誓願?
也曾一知半解,就急著向人解釋不成熟的佛法,曲解了佛法的本義?
也曾輕慢出家師父,覺得他們又不怎樣,辜負了自己對僧寶的淨信?
也曾一時情緒,覺得好累,索性不要學佛了!佛說那些都不一定是真的吧?...而辜負了因果真理?
.
才發現,
原來上面那一些惡業自己也有,完完整整,一個也不缺。
才發現,
原來佛陀過去就是把這一些「不圓滿的自己」處理好了,佛自然成了!外在的眾生自然也度了!護法衛教也圓滿了!三寶恩、師長恩,自然一切都報答盡了!
才知道原來學佛修行就是「以法為鏡」,
好好壞壞,如果當作「一面鏡子」,就會從境界中去看到自己的面容。
如果只是當作「一片玻璃」,就會永遠在好壞染淨之中,迷失了自己的本份與淨信。
如比丘戒本云:「如人自照鏡,好醜生欣戚。」
或許,這才是護法衛教的本義!
也只有「自性眾生誓願度」,
才有辦法圓滿我們那一念
最美、最純真的學佛初發心吧!?

健康的免疫機制 (四)~等護解脫法相 不失皈依淨信

皈依三寶,是任何佛弟子的信念。通論而言,「佛」跟「僧」都是有生有滅的,只有「法」是三世常住。佛因法而覺悟。僧因法而建立戒體、戒相。因此,學法須靠人教,而佛已入滅,就必須「依僧學法」。縱然是出家人本身,還是要依止師長學習戒律、經教。可以說,三寶的核心價值,就在於法,這包含了「戒律」跟「經教」。
戒體,是比丘「堪受信施供養」的基本條件。而比丘戒體之染淨,跟本身持戒與否,息息相關。因此,當僧俗普遍明白戒律,至少知道那一個「最基本的界線」,大家對如不如法?符不符合戒律?給人感覺怪怪的?...的「直覺敏銳度」,就相對提升。如:比丘怎麼自稱是聖人?比丘怎麼跟女眾共住一室?比丘怎麼換俗服跑去逛街?比丘托缽是托金錢還是食物?...等等。
在戒律當中,如果比丘犯較嚴重的戒,等於戒體嚴重受損、染汙,是必須「暫時褫奪公權」的。如果破四根本戒卻又不願意懺悔,等於佛法大海中的死屍,不可接受供養。遲早要被因果的浪潮,打到三惡道的岸上,不可再優游於大海中。
這個時代眾生的煩惱重,各種投機取巧也複雜許多。僧俗所要掌握的,或許就是那一條「行為界線的釐清」!什麼行為,已經違越僧人該有的舉止?
十輪經中,佛陀因地當獅子,縱然他知道身穿袈裟的獵人是假的,是要來射殺他的,但是獅子還是「明知故捨身」,只為了圓滿護念自己對袈裟、對僧人儀相的淨信心。這樣典故在落實面上,或許有的人會覺得很荒謬。
但是無論戒律或是經論,一貫共許的,就是對「出家法、僧羯磨法、三乘正法」,對「薙染儀相、袈裟缽具、持戒威儀」的淨信。因為,恭敬住持儀相的同時,其實是在善護自己對「三乘聖道的淨信渴仰」,其中包含四果四向、聲聞緣覺、三賢十地,乃至究竟佛果。因為,在家人縱然證得四果,還是要現出家相。諸佛最終成道,必現出家相!理事因果,法爾如是。
而十輪經佛陀雖然要我們恭敬「剃染僧相」,但是對「三乘聖僧的戒體釐清」、「凡夫僧持戒、破戒、邪見的釐清」,卻是一絲不苟,不打迷糊仗的!
佛陀目的沒有別的,就是為了「護三乘正法」、「護僧人儀相」。捍衛「解脫法」、捍衛「解脫相」!

健康的免疫機制 (三) ~如何傳遞愛的信念?

看到近年來最大的國際事件,一者「恐攻事件」,彷彿隨時都會出現在你身邊的炸彈、槍擊、車輾、劫機。一者「北韓事件」,似乎隨時被丟下一顆洲際飛彈、氫彈、核彈。
前幾天才公布的北韓由於核彈試射,引發的人工地震,間接導致其地下通道崩塌,搜救期間又發生二次崩塌,總共兩百多人活埋。而附近約十四萬居民也因為開始得了怪病,被筋正嗯下令封鎖不得出入,全數準備"等死"...
然而,今天美國CIA釋出冰拉燈生前的解碼資料,令人錯愕的是,這一號恐攻頭目,他竟然是一個「日本動漫迷」,七龍珠、火影忍者、太空戰士(FINAL FANTASY)...常人聞其名,必然與「殘忍」、「邪惡」、「心狠手辣」等畫上等號,但是他的日常,竟然就跟我們平凡的童年沒有兩樣。甚至在他筆記中,也透露出他想要營造一個「和諧的伊斯蘭世界」。
..
每個人,其實都在尋求一份愛。只是每個人追求的方式,受到成長背景、後天薰習產生各種差異。就像冰拉燈也曾經瘋狂於「超級賽亞人」,並幻想蒐集「七龍珠」以達成願望...每個人追求的,往往都只是為了填補原來的那一份空缺而已。
如果追問一個歷盡滄桑、喜好平淡的熟年男女的過去,他們或許也只會淡淡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因為,他們只是在經驗中,找到了彼此更恰當、更圓滿的「愛的方式」而已。人生,要先學習懂得"愛自己"。懂得愛自己,懂得保護與珍惜,才會知道怎麼去愛身邊的人。學佛,只是從這「一輩子的自愛」當中,提升為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全然究竟的愛」而已。
.
就如同這幾天發生的佛門事件,其實身為僧人自己是非常慚愧的。在事情爆發之前,或許已經有太多太多無知受騙發生,所以也導致某些在家人開始進行揭發佛門秘辛的專職工作。這,也是試圖去保護信徒的信心,不希望再有人受騙。但是實際上,在自己不明白戒律規範,又被一波波事件激發下,或許,其實我們也正在用不正確的方式,在做我們自認為保護佛門、愛惜佛教、疼惜信徒的工作。一如北韓與伊斯蘭事件一樣。
佛門也好、世界也好,在我們投入自我認定為「正義使者、愛的捍衛」之時,或許不妨去想一想:到底什麼方式,才是真正的愛?才是佛陀教導弟子,對於生命全然究竟的愛吧!否則,是愛?或是傷害?...真的不是誰說的就算...
如果要問我:要如何去愛?
我只能說:身為一位佛子,我願意學習以「如法如律、如佛所教」的方式,去表達、去傳遞我個人的「愛的信念」。
..
有感之際,藉著分享這一篇
「離垢清涼園」之法語文章,願一切有情,都能明白「愛的真諦」,願我們一起學習:如何以沒有副作用、不再傷害的「愛的方法」!...
雖然我們的努力
只是杯水車薪、緩不濟急,
但是我們還是會繼續
在冰雪大地裡撒種,
等待來年春天的綠芽新萌...
台灣佛教也是一群人
逐漸努力朝佛陀的正法律靠近,
才有今日的模樣。
如果因為頹喪而放棄,那麼便不再有新機;
如果因為興盛而自滿,那麼便會逐漸衰敗。
唯有不斷向上向善,
末法能趨近於像法,像法能近於正法,正法能近於佛在世時...
莫以自己力微而放棄,
在佛典中,
菩薩發願代受眾生苦時,
倘無能為力代受之時,菩薩亦不棄此心;
在論典中說釋迦佛本生,
雖頭與手足皆被羅剎鬼縛,亦不捨精進。

健康的免疫機制 (二)

其實佛弟子的初發心,就像某臉友說的,佛教哪有分國界?身為釋子,更為刻骨銘心。現在「僧裝服飾」從頭到腳,很容易都買的到。每次如果想到,隨便一個人去買了一套僧服、加上一個引罄,著裝後直接上街去化緣...或者化緣完,也懶得換回俗服,直接跑去喝酒吃葷,飽餐一頓...旁觀的社會人士,或是佛教徒看到,要作何感想呢?
每個人發心立足點,其實很單純,就是不忍心看到世尊那一件袈裟被這樣踐踏利用,更不忍心看到當虔誠付出的人發現事實時,那一種信心破碎的感受,身為佛弟子,更是倍加痛心。
今天遇到事情,並不是處理不處理、只空談玄論的問題。歷史上佛教經歷過很護持的皇帝,甚至請高僧依律來制定法令,一切尊重並按照戒律來規範僧尼。但也歷經數次滅佛法難,無數僧尼被勒令還俗。最理想的狀況、最不堪的狀況都已成了歷史,到底「守成」與「振興」的關鍵何在呢?
佛陀建立僧團後,面對自己的堂弟提婆達多以極度惡劣的手段試圖陷害他,並創立邪三寶,自立為佛,擺明就是要破壞佛陀的法。甚至勾結王子,要一舉推翻佛陀與聖弟子。更重要的是,他當時也曾具備神通,能夠變化自在...相較於現在末法的"海鮮假佛",或許要不被提婆達多騙去,應該也不太容易吧?...如果設身處地想一下,不禁冒出一個疑問:「佛陀您當下不處理?難道要讓更多人被提婆達多騙下去嗎?...」
但是回頭觀察這過程中,佛陀做了什麼?佛為何這麼做?佛的目光是放在什麼位置?如果以佛陀在俗的人脈勢力,或許只要"一通電話",要「處理」也不是一件困難事。但是佛陀所作的,只是「隨犯隨制」,隨著惡比丘有犯戒發生,便召集比丘制戒,爾後隨著事態變化,建立起該戒完整的開遮持犯,戒相軌範。佛陀作的,只是藉著事端,建立戒律的架構,並且解說、宣揚他之所以制定的道理,如果犯了,會有什麼過患?...佛陀只是一再回到比丘本身~戒律是否落實?這是佛陀對個人之尊重、對因果之徹信,包含了極其悠遠的業果洞悉。
慚愧比丘,自然伏法認罪,依律懺悔,回復清淨。無慚無愧的人,也因為佛陀或律師的分析後,普世已經對此犯戒事端有正確認知,僧人依羯磨法奪去他比丘的權益,嚴重者直接默擯,不再與你有任何互動,當作沒有你的存在。俗人不再對他禮拜、供養。這一份壓力,自然使得犯戒不懺悔者知難而退。

健康的免疫機制



或問:「戒律只有出家人能看,問了每個師父說的都不一樣,莫衷於是。好像都是僧人自己作審判,而我們在家人只能接受結果,然後繼續被騙、被消費信心?...」
其實無論南傳或是北傳的戒律,世尊的規範已經囊括比丘一切言行。當一個事端發生時,在家菩薩應當前往「如法持律的僧尼處」請益。師父們自然會針對事件,為您分析說明在戒律上的判處。在家菩薩除了關鍵的篇名,與不得參與僧人誦戒外,還是可以透過師父了解制戒緣起還有背後意義。
而當在家菩薩們普遍了解事端在律藏中,佛陀是如何判處與執行之後,縱然犯戒者不願伏法認罪,但是因為無論僧俗,大家都是依照戒律來判定,所以形成的輿論壓力,自然會使犯戒者知難而退,或者選擇發露懺悔,尋求回復戒體清淨。而這一股「如法如律的輿論」,久而久之自然會形成「僧俗共許的普世認知」,這是一股「如法如律、如佛所教」的清淨良知,僧人基本規範。這樣子的捍衛,功德無量無邊!
無形中,自然喚醒僧人:「這一件袈裟不是那麼好穿的!?」喚醒僧人的本份事:「我應該要學戒持戒,自我尊重!」另一方面,在家菩薩知道佛怎麼規定,自然也學會如何辨明僧儀表相該有的言行,而不再輕易被受當了。
例如:當看到僧人吃肉喝酒,我們只是覺得他破戒了,他哪是僧人?當我們看到僧尼共處、共住時,我們只是覺得他們破戒了,應該還俗。但是,我們知道佛陀是怎麼處理這一些犯戒事端的嗎?
戒律中,比丘如果犯四根本重戒,懷慚愧心不捨袈裟,佛陀的慈悲,還是開許他在僧團懺悔後,維持出家人的身份。但是他這一輩子將不再具備比丘羯磨的行使權,而且終身都要排在比丘之後、沙彌之前。這一些佛制的判處方式,我們知道嗎?
更何況判處還必須要眾緣具備,並不是只因片面懷疑,或者大肆渲染,便情緒性一口咬定,甚至訴諸法律途徑。這樣的處理方式,不但沒辦法圓滿我們「護法衛教的初心」,也讓僧俗都更偏離於「戒律之主軸焦點」。而無止盡的針對事端做擴大,也讓一般非宗教徒產生先入為主的印象,形成更難取信於社會的反效果。
人的體質好了,免疫力夠了,就比較不容易感染。同樣的,如果一個區域,乃至整個佛門僧俗對戒律怎麼規範?什麼才是正知見?僧俗大家都有認知,甚至習以為常,那犯戒破戒的人、邪知邪見的人,自然很容易被辨認出來,佛教自然興盛。
註:以上內容並未針對任何人事,單純分享個人心得,虔誠供養一切有緣佛子,僅供參考。

十方常住 (二)

因此
當我們供養僧團時
不妨發一念善心
希望供養「十方一切凡聖僧」
並不是供養某一個師父
有因緣供養一位或少數時
也不妨發一念善心
我是
供養師父「如法的正知見」
供養師父「如律的戒體與德行」
並不是因為我比較喜歡哪一位
或是跟哪幾位關係好
當因地供養的心
能夠依止在戒律與法
較深層的理體層面時
不為了其他
不停留在生滅表相
對自己
不但能夠策發出離心
同時迴向究竟目標
對外境
也會自然產生
明辨邪正是非的智慧
明辨中又不失禮法進退的妙觀察
未來縱然人心變了
我們當初布施的心
依舊如如不動、無怨無悔
因為
我們的動機清楚
我們的發心清淨
十方僧人.來去生滅
而寺院常住.依舊三世不移
猶如
我們的煩惱情緒
起滅不定、不堪回首
但我們希求佛道的心
卻是三世不移、終當圓滿
供養護持「常住之法」
方能
歷三世而無悔
觀生滅而坦然

十方常住

僧團,本身就具有「十方常住」的性質。
表相上,就著僧人來說,總是一代一代承傳、一批一批遷換,來去不定。但是就著道場本身,卻是佇立不動,巍巍常住於此,從來不隨著任何好壞而改變。
本質上,僧人如法不如法,好壞善惡,也是不定。但是佛制的戒律軌則,卻是如如不動,靜靜地安住在法界當中,隨著僧人自覺與否,而自行開採。
任何治療方式,都有表層治療與深層治療。最大治療效果當然是兩者並進,但是每當進入最深層的治療時,通常都需要那一份「信心」。
例如皮肉外傷透過塗抹與包紮,骨折必須接回去,而四大不調或是臟腑問題,就必須內服。但是最深層的神祕療癒力量,還是在於病患本身相信:這一個身體本身會有「自癒回復」的能力,自己要做的工作,只是順著他的力量,幫助他回復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佛法施設的次第,最初必定「由事入理」,藉著布施、持戒、忍辱來培養福德力。入理後必定要以「心性」為基準點,來作為一切修行的鋪陳。自此開始,才慢慢稱得上"修行",如同淨界法師常說的「把心帶回家」!
最初學習的戒律,佛陀就會教導我們如何辨別邪正,何謂如法?不如法?接著應該選擇如法僧團親近、供養、學習。這是就著表層上,先讓我們具有對外在環境的免疫力,然後能夠安心學習。
然而如果我們試著將時間空間的幅輳拉開,將一切邪正善惡、紛紛擾擾的表層,回歸到這一念心性時,一切表層,也不過是由心性延伸出來的無限可能性而已。好壞紛擾,終歸自承當…
身為佛弟子,同樣虔誠供養一塊錢,但是這一塊錢的意義與因果,卻與個人的認知緊密相扣。當我們的心意,能夠依止於「深層心性療癒」時,這一份布施給與自己的意義也就更深遠,果報也更為清淨,而不會有副作用。如果我們的心意,只依止在表層的因果,停留在人的好壞,未來倘若人事變了,自己對於當初的布施,就容易產生後悔、懷疑的負作用。
對於信徒而言,道場本身就是一種「心性治療」。但是當道場目前運作的人再怎麼不如法,更重要的還是病患本身,必須要對佛陀所安立最深層的療癒,有那一份信心。這一份信心,不是強逼自己去信,而是對於「生滅來去的人事」,以及「常住不變的真理」,這之間十方常住、法爾如是的道理篤定。
也因此,南山律說明皈依三寶,必定依照皈依的層面,分成四種三寶。最初還是要依靠「住持三寶」,在事相上能夠守住自己的因果。而最終還是要皈依「理體三寶」,以開顯自性、求證聖道、解脫生死為歸宿。
迷於事理,著於事相,很容易就產生氣餒追悔,而連帶將佛陀所要引導的最終目標也放棄了,古德稱之為「因噎廢食」。因為怕噎到嗆到,乾脆就不要吃飯算了!
如果能夠明白十方常住的事理因果,就像體質調好了,外在的病症自然會慢慢痊癒。如同一棵樹木遭到颱風的傷害後,我們只要確保他的根系沒有受損,其他縱然枝葉都吹壞了,我們也有那一份把握,來年春季他就會慢慢萌芽,長回來的。
身為僧人,本身必須明白「因果事理」!明白自己身上承擔多少「十方常住的醫療責任」?在病患本身調理得當、自我修復、重新勇敢站起來之時,自己是否何曾一念自覺?看到:在自己冒充人師、傳播惡知見之時,不知道已經犧牲掉多少信徒的善根信心與法身慧命?

警意之緣—觀照力的重要

大乘佛教其實非常重視修習止觀,也就是每個當下對身心境界的「觀照力」。就如同戒律當中的標準,倘若對「所緣境」迷糊不清,縱然身口沒有去造作,嚴格來說,也不能稱為持戒(止持)。必須面對境界時,憶念受體、憶念戒法、生起防非止惡的功能,誠如南山律云:「於諸過境,能憶、能持、能防。」才能稱為持戒。又云:「戒,是警意之緣也…」故持戒之關鍵正是在於「警意」!
倘若忽略了當下「依教起觀」,縱然學了許多法門、名相,就如古德說:「入海算沙徒自疲」,就得不到真實受用。無論持戒、修止觀,必定是教觀互扣,與教理、與戒法緊密結合的,故其最終的目標,莫非是「常爾一心,念除諸蓋」。
這一份綿密不斷的觀照力,其實很像做生意顧店面,就算你忙東忙西,甚至打瞌睡,但是只要一有客人進來了,那敏銳的「直覺觸角」必然馬上收到訊號:「有客人來了!」,而馬上各就各位,準備做生意了。
這一份能力,其實人人本具,平等平等,只要我們能夠把守護戒體、追求聖道、追求一心,看得跟賺錢、生活一樣重要。否則,口說發了出離心、菩提心,就像掛上了招牌,開了店、進了貨,結果客人來了卻「視而不見」!?人進進出出,結果卻「老闆不在」!?或是「老闆睡著了」!?...這生意怎麼做下去呢?如果遇到壞一點的煩惱賊,就直接進來把功德法財搬光光,得不償失。
生死凡夫,煩惱再多,只要懂得「依法把關」,時時問自己:「老闆在不在?」必定能夠得到基本的調伏!然而,對「觀照力」的輕忽怠慢,才是使我們「持續有漏」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