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

受戒後若犯戒,是不是「罪加一等」?

問:受戒後若犯戒,是不是「罪加一等」?
答:如果說「罪加一等」,那我們就必須要了解到底是有哪些罪?
站在戒律來看待「業果」的角度,基本上分成性罪與遮罪。
「性罪」,又稱為「業道罪」,就是「因果罪」。也就是殺人一命,以後就得賠償一命,吃人半斤、還人八兩,法爾如是的因果酬償。
而「遮罪」,又稱為「犯戒罪」,只有受戒後犯戒才有的罪。為什麼會有遮罪?因為違背了當初自己對三寶發的誓願。
性罪是屬於因果罪,是沒有辦法懺滅的,縱然佛陀徹證無生,因果表相上,還是要受金鎗馬麥。遮罪如果有犯,只要透過如法懺悔,罪就滅了。
所以,不管有沒有受戒,一個人如果他的"人生劇本",原本就是會殺某一個冤家,如果他沒有受戒,那他當然只有因果罪,一命償一命。但是因為沒有受戒,所以他的業緣不定,很可能嗔心一起,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殺更多人,或是過程中連帶殺盜淫妄通通來,如同經說「不定聚」,不學佛的人,他造惡業的劇本,是沒有辦法預料的。
但是如果有受戒的人,他同樣殺了人。雖然性罪遮罪都犯了,但是遮罪他透過如法懺悔,就把罪給懺滅了。受戒後,不管他持的怎樣,至少他知道戒條,對境界多多少少會多一點注意防範。佛陀說:當我們納受戒體後,這一份功德,就會日夜增長,就算睡覺也一樣。因為受戒是一種「生活態度」,持戒的人,整個"人生觀"會轉變,功德當然就會增長。
所以綜合來說,不管有受沒受,「因果罪」都一樣要還。有受的雖然多一個「犯戒罪」,但是只要如法懺悔就可以除滅了。但是有受的功德,卻是日日增長,不可限量。而沒受的因為不定,原本該造的業還是「照樣造」,如果境界一來,可能就又不斷增加造業的可能性。而且因為沒有一個「警戒線」,所以到底會造多少業?沒有人知道...
有受沒受,因果罪都一樣。有受的人,功德日夜增長。犯戒,如法懺悔就可滅。而且不管他「持戒清淨」,還是「犯戒懺悔」,這些功德通通可以迴向西方。他對自己的生命,至少已經有一個「離輪迴」的方向了!沒受的人,雖然沒犯戒罪,但是業緣不定,一樣照著原來的人生劇本走下去,浮浮沈沈(台語:墨墨游)...
當然,如果受了就要「用心」,如果不明理,隨便受、輕慢佛戒,犯了也無慚無愧、無法對自己負責,那就真的「罪加一等,不如不受」了…
這樣子,就看自己要受不要受了?

歡喜持戒 感恩佛陀

許多人看到犯戒的果報,往往產生一股畏懼,久而久之,對戒律產生一種距離感。殊不知戒定慧都是出自同一個偉大而平實的作者~佛陀。既然是同一個人說的,那麼犯戒的果報,實際上也不出「這一念心」。持戒、習定,最終都是為了回到「自心開發」而已,並不是跳過戒律,直接談心性比較爽快。或者我先硬著頭皮持戒,等到某一天我持的清淨了,我再來打坐、看經論。
「過程」雖然不等於目標,但是應知,過程中的每一步,都應與「目標」相呼應,而不是跳過過程,直接可以飛到目標。也不是迷迷茫茫的亂走,就可以精確到達目標。
佛陀制戒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息業止惑」。犯戒,其實就是自己起煩惱、錯誤的言行,蒙蔽了自己的理智,讓心性智慧無從開顯。
「制戒」,正是制這個。
「受戒」,就只為了這個。
「犯戒」,就是犯這個。
「懺悔」,也只是懺這個而已...
如果閱讀楞嚴經十習因、受六交報,就可以清楚明白。當我們生活中「煩惱糾結、情緒千萬無法解」時,其實當下就是"人間地獄"。縱然行為看似沒有犯戒,但是內心的狀態是與持戒~「常爾一心,念除諸蓋」相違背的。
應知,地獄果報不在未來,就在生活發生的一切煩惱情緒、大中小煩惱心所。當惡種子不加「覺察他、照透他」,而植入第八識時,未來因緣一到,還是會繼續擴大蔓延。待未來世因緣成熟時,就會讓我們在地獄中受報了。
如果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將會很歡喜持戒!很感恩佛陀制戒,慈悲的用心。不但如此,為了自己的道業,我們還會拼命的想要從戒相中,去了解每一條戒佛陀所要對治的煩惱狀態、使我們生死輪迴的把戲,他到底在變什麼個魔術?一定會想要把他給弄清楚!

為定慧而戒

弘公說
如夢不真實
捨我而修行
延伸來說
如夢.不真實
捨我.而行於六度
古德云
五度.如盲,般若.如導
五度.如腳,般若.如眼
三學次第
由戒而定,因定發慧
故知
乃是為定慧而戒
非單為戒而持戒
透徹而論
即戒,而定慧
即戒,而行於戒波羅蜜多
常爾一心,念除諸蓋
方為持戒之最終宗旨
安住真如,般若為導;
善觀因緣,熾行五度。
方能
真正隨緣盡份,盡其在我;
不再計較得失,歸無所得。
蕅祖偈曰:
眾生知見.佛知見,如水結冰.冰還泮;
戒力春風.佛日暉,黃河坼聲震兩岸。
切莫癡狂向外求,悟徹依然擔板漢。
以五度珍寶資糧
置般若大舟船中
順著戒法春風力
諸佛慈光照大地
破眾生冰海為水
一心無憂到彼岸
如蔣勳先生云:
水作精神玉作魂
空山月下淚浥痕
夢中繁華夢中過
不落人間一點塵…

二縛二癰二毒箭

沙彌,翻為「息慈」。

息世染之情,
以慈濟群生也。
又云:
初入佛法,多存俗情,
故須息惡行慈也!
宣祖又引《大寶積經》
說明出家後,
應該防範「行凡罪行」:
二種縛:
1.「見縛」。
2.「利養縛」。
二癰瘡:
1.「求見他過」。
2.「自覆己罪」。
有二毒箭,雙射其心:
1.「邪命為利」。
2.「樂好衣缽」。
故《涅槃》云:
我涅槃後,濁惡世時,
多有為飢餓故,
發心出家,名為「禿人」!
見有持戒、威儀具足,
清淨比丘,護持正法;
驅逐令出,若殺、若害...
(行事鈔.沙彌別行篇第二十八)

信智二門(二)

信,為道元功德之母;
智,是出世解脫之因。
信智二門,
是初出家最切要培植的,
如同小眾時的功課:
「發菩提心、懺悔業障、積集資糧。」
信智二門,
實際上就是
一、蕩滌粗分的俗染習性,
培養調柔、搓柔二元概念的強烈對立。
二、對整個菩提道,
確立成佛目標,在知見上得到解悟。
一者,確立僧格,
二者,確立知見,
是為初出家切要之重點目標!

出家的目的

利息多少,是跟煩惱斷證有關。我們出家,雖然欠眾生,以後要還,但是要知道,只要我們是如法修行,我們吃下去的每一粒飯、每一口菜,穿的每一件衣服,都是跟眾生結「清淨的法緣」。未來償還時,必定也是在清淨、彼此增上的緣起中償還。如果沒出家,我們的緣起不但更容易雜染、彼此相繫縛、更增生死,而且廣結善緣的廣度也不及出家。
況且,我們出家人就是因為出家,有諸佛菩薩、經典法寶、僧團道友們的互相砥礪,才能夠逐漸淘汰習性,慢慢清淨自己無始以來的煩惱。
持戒保人天,償還基本的信施。進而修定修慧,就能夠作為眾生福田,在廣結善緣中,確保我們跟眾生是結清淨的法緣。一點一滴,都是未來成佛利益眾生的資糧。
經中說,佛陀白毫相中一點點福報,留給末法的出家弟子,我們就受用不盡了。在家備覽也說了,只要是為道出家,不是為了名利,就堪可接受供養,作形同沙彌。但是要努力修行,斷證煩惱,才堪能作為眾生的良祐福田。豈能因噎廢食,一聽到高利貸,乾脆不要出家算了。那世尊當初就不會示現捨王位出家修梵行了,在家修就好了啊?不是嗎?

護念眾生,從善護念頭、三業開始

一善知識曾於說法時,當場玩一個遊戲。由他開始向東單悄悄說一句話,並且一個傳一個,最後到西單,再傳回來說法者。還記得最後把答案揭曉時,哄堂大笑,因為根本十萬八千里。
每一個眾生,就如同我們的念頭般。連我們自己的念頭,剎那生滅、虛偽無主,前念後念、早上下午、昨天今天、去年今年...自己尚且無法連貫,何況是心外的種種因緣呢?
明白的人,一句話就懂了,因為看到了念頭背後,彼此傳遞的本體與宗旨。相知而密護,緣緣相續、靜觀其變。不懂的人,永遠追逐於問號的迷宮中,更添滿腹疑惑??@@…
修行能否相續,生起「煖相」,往往不在正念多不多,而在於正念與正念之間,那一些使令中斷的「失念」所泛起的癡愛漣漪。一如傳話者接收與傳達所產生的誤差、模糊,終至是非、諍論。
每一個眾生,就是我們的念頭。度化眾生,其實是在度自己。事件的演變,與念頭之蛻化,無二無別!而心性之本然,何曾與之隨變呢?
當迷失於外在的疑惑是非,而不斷追逐時,不妨回到內心,問問自己:我覺知了多少自己心內的眾生呢?在一個傳一個的心內眾生中,我自己傳遞偏差了多少呢?
護念眾生,從善護念頭、三業開始,這或許方是持妄語戒,杜絕「綺語—妄言—兩舌—惡口」流轉的精神內涵吧!?

2017年12月4日 星期一

諦聽無生曲

如智諭老和尚開示,「無始」既是無生,乃眾生於每一個"本自無生"的因緣當中,妄見有生,因生.故有滅,故稱為「無始生死」。八十八佛懺文云:「從無始生死以來,所作眾罪。」實即於「每一個當下」守不住正念,因虛妄顛倒,不如理作意所生起的一切夢幻生死。
故知,修行原來是從照顧好每一個緣起開始。現今無論僧俗,我們都太忙了,忙到忽略了每一天中,與自己最貼近的每一個緣起溝通、打交道、彼此熟悉。而每一個緣起當中,都迫使著我們去接受更多更多的緣起。例如一個「打開手機」的緣起,我們就會馬上接收到「無量無邊」的緣起。然而,我們能夠守住對每一個緣起的如理作意嗎?
古德說: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依舊還是山。
佛陀安立三乘教法的道次第,在廣行菩薩道之前,如何在緣起中抖擻塵勞煩惱,具備空性智慧,永遠是度眾生前的必備資糧。以菩薩道角度,繁雜的緣起,正是菩薩廣集福智二資糧的遊戲出入場所。然而,如果不具備空性無生的智慧,如理作意,我們如何守得住、照見「無始生死」呢?試想:我們自稱學佛了二三十年,但是我們有曾經慢下來、靜下來,好好的跟自己相處嗎?我們有照顧到每一個心行的造作嗎?
三乘教法,是佛陀慈父的心行軌跡。
由此軌跡的片片栽植,
故有方便聖居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的果報投射影現。
雖然還是幻因幻果,
但是卻是朝向安樂、利益、覺醒、解脫的甦醒之路!
五戒、八戒、聲聞戒,
實實在在是菩薩戒的基石。
由每一個緣起的如理作意,
守住「無生宗旨」,
生死才有眉目可斷,
聖道才有邊際可循。
否則,初心雖有餘,
然而難免更多扼腕、鍛羽而歸。
感嘆,總在當面錯過時。
感嘆,總在自己就在每一個自我變現的緣起中,被緣起給度走而流轉...

戒律,是探究因緣法的「行為學」

戒律,本身就是一門「行為學」。
世尊運用他的大智慧佛眼,秉持大慈悲心,深深知道凡夫流轉的原因,就是煩惱、造業。如果一下子就要我們從內心煩惱斷除,難免不易。故先從行為上調整,由外而內一層一層對治。
每一條戒都有「具緣成犯」,如同唯識所談到的親因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增上緣,因緣越具足,造的業也越重。反過來說,僧團行使羯磨法,必須考究「人、法、事、處」各種條件,如同企業強調的5W,同樣也是一種具緣成就的概念。
因此,「犯重戒」不容易,因為需要的緣多。犯的罪重、懺悔也較不易。因為行為構成不易,同時代表背後「驅使的煩惱」很強大。
成就一件「羯磨僧事」不容易,也是因為具緣條件眾多。而如果如法行使僧事,成就的功德也無量無邊,光是一個僧人行為構成就不易了,何況能夠「凝聚眾多僧人」,在一個當下,心意相當、身口和合呢?
因此,佛陀不斷呼籲,只要「止持方面的戒法」,以及「作持方面的羯磨」能夠一代一代傳承,運行不壞,正法就得以久住。為何?因為僧團依止羯磨,能夠成辦一切七眾佛弟子大大小小的法事!包含皈依、授戒、懺悔...以及皈戒信念的方向引導、深化,以及得以跨入定慧止觀方面的資糧,無不是從佛陀大悲心宣講的律藏中流出。
因為是從佛陀大悲心流出,因此再重的罪,只要一念回心,願意懺悔,佛陀必定伸出雙手,永遠為眾生開一條懺悔自新之路!
如果想要學佛、想要修行,這一門探究因緣法的行為學,實不可不修!

「懺罪」的力道夠不夠?

如果要說「懺罪」的力道夠不夠?
主要還是「求懺者」自己,但是另一方面,就像我們受戒一樣,「作戒」越繁複、心發的越殷重,懺完後「無作」獨存,懺罪的力道就強,下次面對同樣境界時,防非止惡的力量就更增勝。
這或許也是為何宣祖要以唯識種子理論,將戒體會通法華涅槃,歸終一佛乘的主要原因吧!
作無作戒的運作,並不是只有受戒而已,而是隨行、懺悔...乃至一切世出世間、善法.惡法.解脫法,都是如此,會歸於當下心對境的如理/不如理作意,因為種薰現、現薰種的緣故。
懺根本罪、從生罪等等,也都是針對不如理作意,對境迷忘,因而起惑造業而結罪,並不是單純只懺行為本身而已。罪是由心起,如果身口本身有罪惡,那就容易落入斷滅見了!
但是最終還是求懺者自己,隨著他自己對戒相通達,還有對般若空觀照見罪性本空的認知越深刻,他懺的力道當然也越清淨。否則,懺罪只是執著表相,心態用錯了,或是用強壓的,就算他用最繁複的方式、找來最殊勝的懺悔主,以後也是春風吹又生,旋犯旋懺,懺到最後,道心都羸弱了。
所以持戒看似硬梆梆,但是其實密切與唯識、法華等理論相會通,如此也才有辦法將戒律內涵充分詮釋出來。

由事入理,即相.得解脫!

表相的安立,
能夠增長眾生的福報。
而發起善心後更重要的,
是讓眾生
「由事入理,即相.得解脫」!
如果我們花了半輩子,拼了命供養觀世音菩薩,念大悲咒,內心卻不與「大悲咒十種相貌」呼應;如果我們供養護法尊天,內心的「正念護城河」,卻如此輕易地,就被煩惱敵軍侵入,那麼,這一些表相雖然增長了我們的「福報善念」,但是與「解脫」又能有何干係呢?
供養佛菩薩像、護法像、祖師像如此,
學法.行法、學戒.持戒也是如此,
親近道場、僧人,莫不如是。
故梵網合註特別以天台「觀心理解」,
將每一條戒相會歸於現前一念,
令行者由持律儀戒當下,
頓明心地戒,
理智和合.於行住坐臥之間,
以達到真正的「持戒清淨」!
一切表相,
如果不能回到內心,
終究還是生滅法,難免空過一場。
如僧戒本末後云:「
明人能護戒,能得三種樂:
名譽及利養,死得生天上。」
又云:「
戒淨有智慧,便得第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