玅境長老解釋"惡作",即對自己曾經作錯的事情,感到厭惡、後悔,如果可以重來,自己就不願意重蹈覆轍了。故"惡"字,發音應唸"勿"音。
佛性的光輝,在於人性有一種潛藏著,卻又藏不住的"趨善性",猶如夜蛾撲燈火般。縱然再冷血無情的人,最終也將因苦諦的撥撩,而在烏雲密隙間,透出一絲佛性的光輝,光明縱然只有一絲絲,但光明就是光明,佛陀與凡夫本具的佛性,平等平等。
人生的劇本,從最初的無可奈何,到為了生存狠下心,一不作二不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終將到某一階段,一個猛醒回神,突覺:「夠了!」而輕輕放下,完全不想再作...此時無需一絲掙扎勉強,甚至還會產生厭惡的感受,如同強逼自己把剛吐出來的東西吃下去一樣。
善惡因果,是好是壞,還是回到每個人本具那最深層、最敏銳的"立判直覺"。從頭演到尾,縱然無奈煎熬,但內心卻總有個底,終將回到那自覺自省與良善的生活。故犯戒雖然稱為「惡作罪」,實際上並不是在講業障深重、呵斥惡行、自我打擊,而是一種全然往內反省與醒悟力量。
惡作~我對自己作這個錯誤行為感到厭惡反悔,我肯定這份良善的直覺,我堅信因果可塑性,隨懺隨放,放眼未來,積極改過......這或許才是懺悔惡作罪的意義吧!凡夫大多從「誤作」到「勿作」,最終「厭惡再作了…」五戒懺悔文中,乞懺者要自己請求懺悔云:「由發露已便得安樂。」受懺者問:「汝見罪否?」答:「我見罪!」又問:「將來諸戒能善護否?」答:「能!」
人生短暫,無須勉強自己。若相信這份良善的直覺,實際的反省改過,才是渡過每個關卡的本錢。
這一份良善直覺,即是佛性光明。
這一股改過動力,即是菩薩資糧。
故盧舍那佛云:「大眾心諦信,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開玩笑的說,這一筆垂手可得的"巨大資本額",簡直比"富二代"還幸運,故稱為"佛子"。
菩薩唯有「深敬專念」,故能「初無違犯」。倘若違犯了,也能如法懺悔,「離諸惡作」,「犯已還淨」。「真的夠了!我明白了!放下了!」才是真正的"犯已還淨"。
原來,「離諸惡作」並不只是在說"禁止"或"果報"的問題,而是在內心深深提醒自己:「我應該少作些讓自己厭惡、後悔的事吧!」
註:戒律中的"惡作罪",又稱為「輕垢罪」、「突吉羅」。
《瑜伽師地論、卷40》云:「由諸菩薩於諸學處犯已還淨、深敬專念初無違犯二因緣故,離諸惡作。」
《披尋記》解釋:「謂此惡作,於已作、未作善不善事,若染不染,悵怏追變為體,能障奢摩他為業。由此惡作,令不安隱。一切毀犯皆惡作攝,以是說有惡作罪聚。此皆遠離,是故名為離諸惡作。」
2017年2月8日 星期三
自我約束之意義
為何戒律道場這麼嚴肅?這麼注重男女分際?好像很多約束?實在有深深的含意。
婬習重的人,在跟女眾談話時,總會在嘴角邊、眼眸邊,透露出那自己才知道的一絲絲的愉悅與滿足,如同從六根感官中,一口口塞進美食般,每一口都如天上美味,極品佳餚,實在大快朵頤。
然而在這一刻,對眾生本質已失去基準,而嚴重傾斜。對於自己當初清淨的誓願,產生了染汙,而變得無法客觀。
既然要度眾生,度男眾跟度女眾有分好壞嗎?如果連基本交談對話都會產生很明顯的偏愛,就談不上洞悉個人心性,而給予法水滋養了。故打破男女相,深深的對治煩惱,才有可能發出很清淨沒有雜染的菩薩誓願,否則也只是有漏的善法,果報也同樣不清淨。
很多佛弟子今生福報因緣很好,都能在三寶門中,遇到師長,學習佛法,但是卻因為個性、煩惱、怪脾氣,讓自己無形中也漏失很多善法功德,這是一生接一生,有等流、關連性的,不對治他,他永遠就是在那裏。對習性深深的愛著不捨~
由此可知,各種婬戒相關規範、重輕戒條,其實不是只為了訓練"異性是毒蛇"的排斥傾向。而是透過感官收攝、自我控制時,消融內心對眾生的不平等,從本質上生起平等的"大慈悲"。藉以確保修行~「隨行」能夠跟當初受戒得到的「戒體」相吻合,沒有絲毫偏差。只有這個,才是度眾生扎實的本錢。眾生是菩薩成佛的資糧,持婬戒,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戒律中稱為「受隨相資」,也就是依戒體生起隨行,以隨行滋潤戒體,達到願行並進、福慧雙修的目的。這種修行的感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是非常講究因果、極科學的。
同樣的道理,戒律的約束,也就不是把境界當毒蛇排斥了。舉男女欲為例子,財、色、名、食、睡、五蓋等等煩惱,同理可知。
到底要買什麼?
我們到商店購買東西時,一定先設想我要的款式樣貌,如果店員拿的不是我要的,我一定說:「不是這個,是什麼什麼...」
學佛受戒也是如此,皈依或是納受戒體,即是清楚我要的是什麼?我未來將成為什麼?隨行時,即以此目標,不斷的在處理事情、面對境界當中作抉擇(慧),培養冷靜思考(定)的習慣。
如同媽媽準備教育小孩,
「我的小孩這樣子就好了嗎?」
「不行,一定要這樣比較好...」
「我的小孩這樣子就好了嗎?」
「不行,一定要這樣比較好...」
「事情這樣作就好了嗎?」
「不,應該要如何比較好...」
「不,應該要如何比較好...」
「給眾生這個就好了嗎?」
「不是不是,應該要這樣比較好...」
「不是不是,應該要這樣比較好...」
「這樣學佛就很厲害了嗎?」
「不是的,我要成佛,所以不能這樣而已...」
「不是的,我要成佛,所以不能這樣而已...」
從發心確立目標,到開始修行邁向目標,都清楚自己要走什麼路,遇到分岔也知道"自我導航",而且有「我一定辦的到」的信心",這份信心不是自我安慰,而是本來就如此,事在人為,法爾如是。故每一步都有像前踏進的欲望,但是卻是冷靜、平靜,有智慧、穩定的"善法欲",而不是從無到有的渴求、執著,最後得不到,必定產生「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最中走向忌妒、憤恨、殺害消滅的副作用。
「憂」,是一種無形而微細的感覺,不老實檢點自己絕不會發現他、面對他,但是他卻真實存在那裏,也真實影響著心情。
走向自己的目標,卻缺乏自信,或走到一半就跟別人比較,總覺得別人比較風光,於是就忘記每個人永遠是自己要去走他的路,沒有別人。
於是因疲乏無力感而產生→比較→羨慕→忌妒→憂愁→怖畏→防衛→怨恨→殺害→試圖消滅對方...輪迴機制於是啟動,一發不可收拾。
曾聽 慧天長老說過:人生如果只想"了不得"、有天"得不了"、最後就"不得了"...
生活自己要過,人生真的可以自己作選擇,無論環境如何,至少我可以選擇要如何去面對。如同到商店買東西,一定要清楚自己要什麼,才能明確跟店員說:「我要的不是這個。」到底要什麼?真的只有自己最清楚。
孩子們的家規~戒法與律儀的差別
「戒律是修行的根本」~這句話,
可說每個佛弟子都已朗朗上口。
戒律其實可分成戒法、律儀,
「戒法」,說明什麼應該禁止,
「律儀」,說明什麼應該奉行。
「戒法」,說明什麼應該禁止,
「律儀」,說明什麼應該奉行。
「戒法」,隨個人所受戒品而奉行,
如五戒、八戒、菩薩戒。
如五戒、八戒、菩薩戒。
「律儀」,包含食衣住行,例如:
如何吃飯、睡覺?
集會坐下、外出走路前後順序怎麼排?
如何跟師兄姐、出家師父互動?
進入道場、大殿有什麼規矩?
如何吃飯、睡覺?
集會坐下、外出走路前後順序怎麼排?
如何跟師兄姐、出家師父互動?
進入道場、大殿有什麼規矩?
律儀從初入佛門就應當隨學,
或者從參加法會、當志工時學到,
或者從親近道場時,
從出家師長開示中學到。
或者從參加法會、當志工時學到,
或者從親近道場時,
從出家師長開示中學到。
戒法,條文清楚、開遮持犯明確,
律儀,廣泛瑣碎、隨因緣有些許差異。
律儀,廣泛瑣碎、隨因緣有些許差異。
這兩門從皈依三寶就開始在學習,
無論戒法、律儀,都是為了對治:
1.自己所產生的煩惱。
2.自己跟他人所產生的煩惱。
有煩惱,就需要戒律,
戒法、律儀,缺一不可。
無論戒法、律儀,都是為了對治:
1.自己所產生的煩惱。
2.自己跟他人所產生的煩惱。
有煩惱,就需要戒律,
戒法、律儀,缺一不可。
受持戒法,可讓自身清淨無染。
受持律儀,可令佛門倫理彰顯、有秩序。
戒法,可建立自己的信心,
律儀,可建立他人對三寶的信心。
兩者其實是互相關聯,不分而分的。
且對護持正法、令三寶住持世間,
都是關鍵重要,缺一不可。
受持律儀,可令佛門倫理彰顯、有秩序。
戒法,可建立自己的信心,
律儀,可建立他人對三寶的信心。
兩者其實是互相關聯,不分而分的。
且對護持正法、令三寶住持世間,
都是關鍵重要,缺一不可。
從菩薩戒、沙彌戒、具足戒以上,
就廣泛學習這兩門。
或有古德用"律儀"開成「戒律」、「威儀」兩門,
名詞雖異,道理相同。
就廣泛學習這兩門。
或有古德用"律儀"開成「戒律」、「威儀」兩門,
名詞雖異,道理相同。
身為佛弟子,
這兩門是永遠的必修課程。
不學無知,終將被外人譏嫌:
「那些學佛的,好像都沒什麼規矩,跟我們也差不多嘛。」
如此將辜負慈父佛陀早已留下來,
對"七眾孩子們"明確且詳細的"佛門家規"...
這兩門是永遠的必修課程。
不學無知,終將被外人譏嫌:
「那些學佛的,好像都沒什麼規矩,跟我們也差不多嘛。」
如此將辜負慈父佛陀早已留下來,
對"七眾孩子們"明確且詳細的"佛門家規"...
自我檢視機制
佛法最大的感應是"自然而然"的。
戒持的對,自然會有定(寂靜的專注、安詳),
自然會有慧(清明的善抉擇、善分別)。
戒持的對,自然會有定(寂靜的專注、安詳),
自然會有慧(清明的善抉擇、善分別)。
如果持戒會苦惱、起煩惱,
那就要回到原點~知見有問題!
證明自己不是以"正見"帶領正語、正業、正思惟,
一開始有正確的發心、知見,
自然會"啟動"八正道,一個接著一個來,
這是很重要的次第跟自我檢視、反省方法。
那就要回到原點~知見有問題!
證明自己不是以"正見"帶領正語、正業、正思惟,
一開始有正確的發心、知見,
自然會"啟動"八正道,一個接著一個來,
這是很重要的次第跟自我檢視、反省方法。
發三品心、得三品戒
態度不同,修行有很多面向。
在律典中,針對受戒的發心分三品:
一、小乘行:
畏懼輪迴,修遠離行。最初著重以身口二業來衡量持戒、犯戒,漸次修行,期心於聲聞果位。
畏懼輪迴,修遠離行。最初著重以身口二業來衡量持戒、犯戒,漸次修行,期心於聲聞果位。
二、小菩薩行:
持戒是為了自己沒過失,除煩惱,至於利益眾生,只是隨緣而作,或是令眾生看到修行的功德而歡喜。這種發心度眾生有限,而且成佛較慢、較迂迴。
持戒是為了自己沒過失,除煩惱,至於利益眾生,只是隨緣而作,或是令眾生看到修行的功德而歡喜。這種發心度眾生有限,而且成佛較慢、較迂迴。
三、大菩薩行:
最初發心就是行菩薩道、成佛,把眾生當作自己最重要的生命功課,持戒不單單只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眾生。此種發心跟佛心相應,累積資糧快速,成佛也較快。
最初發心就是行菩薩道、成佛,把眾生當作自己最重要的生命功課,持戒不單單只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眾生。此種發心跟佛心相應,累積資糧快速,成佛也較快。
▲ 舉不殺生而言,
第一種下品心的人,著重自己身口二業不可以有殺生的行為,以保持清淨。
第一種下品心的人,著重自己身口二業不可以有殺生的行為,以保持清淨。
第二種中品心的人,他不但持身口戒,更致力於意業對眾生不要有殺害心、觸惱心,以長養自己的慈悲心,但是沒有把眾生當作跟自己一樣重要。
第三種上品心的人,不但防止殺心、長養慈悲心,而且明白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究竟真理,發願一切眾生都究竟成佛。
▲ 我們常說:發上品心,得上品戒。
心發的越廣大,格局越大,看的也深。
因為他發心深廣、把眾生看得比自己重要,故他的心容易柔軟,不會只看到自己如何。會利用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在持犯與自他之間,不斷歷練自己得到一個平衡與增上。
心發的越廣大,格局越大,看的也深。
因為他發心深廣、把眾生看得比自己重要,故他的心容易柔軟,不會只看到自己如何。會利用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在持犯與自他之間,不斷歷練自己得到一個平衡與增上。
也因為他看得深廣,明白各種眾生煩惱的因緣,故他能夠時時給眾生希望,啟發眾生對佛法的信心,而不只是硬梆梆的把戒拿來套住自己,也拿來套別人,苛求別人。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