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我開始學佛了嗎? (二) 順向無我的佛門倫理與體制

故佛陀制定七眾弟子們,雖然皆須依一位僧尼師長學習,但是往上一個層級來看,其實包含師長、弟子,都必須「依止於僧」,從頭到尾,都不是依「單一個個人」。
任何一個僧團,無論現前僧有多少人,縱然四人以下,他所代表的內涵,都是一個「整體的僧」,因為他能夠「如法如律、如佛所教」,將戒律內涵體現出來的緣故,因為代表"僧"的這一個群體、處所,他能夠教導七眾弟子從事相上,如何順於佛戒,先扎下「滅過去罪、止現在業」的修道基礎(戒為道本),進而,能從這「保人天」的戒學基礎,頓然通於經論的教行,安安穩穩的進求「增上戒、定、慧三學」,達到「保解脫」、「處處解脫」的效果。
.
佛寶已入滅,法寶自無言。七眾弟子,從學佛最初,就應有「依止於僧」的認知,進而依止一位「如律正見師長」開始學習自己所受的當分戒律,我們這份認知與行動,因為順於「佛說」的戒定慧三學次第,如楞嚴經云:「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故終將引領行者準確無誤的帶往這一條「聖道~古仙人道」,正見之聖因,自然感召無漏聖果,因果法爾如是。
這也就是僧寶為何具有「住持」、「十方」的涵義,由於任何一位僧尼身上,都具有十方與住持的心行,故七眾弟子「依止於僧」,即是依止一個「僧的整體」,也就能夠從無論若多若少的僧尼個體身上,學習到自己該有的律儀、倫理觀念(戒學)、與貫通經論的智慧(定慧二學),此即依止「住持僧寶」之意義。
..
「初學」依止於僧尼師長,「師長」依止於如律僧團,「僧團」依止於佛制的具足戒(廣律),「具足戒」依於佛陀親口宣說,「佛」又以法為師,依止於「法」,終至「解脫」。由此往上層層依止,也往上層層受到檢視、審核,整個僧團也終必須受到法寶(包含戒律、教法)的檢視、審核。如此緊密相依的倫理體制,只要我們照著奉行,就能順向無我法,熄滅輪迴苦,即是「增上戒學」的目的。
即由現前可以眼見耳聞的「住持三寶」,引領真實皈依三寶弟子,朝向"解脫之路",即「理體三寶」。三寶的恩德浩瀚無邊,因為沒有一絲毫模糊,故不會辜負我們,一切只在我們自己,最初有沒有正確認識三寶而已...
茲將佛門體制略列於下,以供參考:
「初學者」→「僧尼師長」→「如律僧團」→「具足戒」→「佛」→「法」→「無我解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