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戒律/非戒律道場?

學佛的面向與取捨,非常廣泛,這一切.大都取決於最初接觸的因緣、背景。客觀抽離來看,遇到什麼因緣,是非常被動、非自主性,彷彿被安排好般,並非人人能夠自己選擇。但是偏偏最初先入為主的因緣,卻深深影響著行者此生,甚至生生世世的觀念。
一個人最初接觸的道場、師長、道風、法門,往往影響最深,深植心骨。
佛陀教導方法雖然多元,但卻有其想要指引的大方向,佛陀用各種方式傳達的,一再都指向當下最直接的自覺自省、使人當下獲益,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
「戒律」,與其說是一個"法門",不如說是一種"生活"。
佛陀盡其一生,都不斷在為弟子們的律儀生活,遇緣制立、不斷調整,完整、全面、詳盡教導:什麼該做?什麼不該作?…這全然不同於經典的"一期一會",每一場的內容,都不會完全相同,也不會一直圍繞在同一話題中。此為"制戒"與"說法"之不同.
也因此,不同於各經典的"臨時演員";「六群比丘」,可說是勞苦功高,演出時間最長,酬勞最差,永遠被觀眾丟雞蛋,在路上遇到也常被吐口水,吃力不討好,禍端慘遺於後世的忠實演員了!
.
曾聽過一僧人說:「"以戒為師"固然很好,但是法門無量,也不應該執著"戒律"一個法門...」
歷史因緣的輾轉演變,使得「戒律道場」成為這個時代特有的新興名詞。然而戒定慧三無漏學,「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的次第,卻是千古不移的次第。
縱然應機不同,法門有其偏勝。古來許多大德,亦有從始至終,專修專弘單一個法門。然其所實證的定慧功德,必終將體現在"言行威儀"當中,故名為"定共戒"、"道共戒"。「戒德」,必與定慧力隨之俱發,形影莫離。
故古德云:「戒淨定明,慧方有據。」
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後又云:有「持戒修福者」,方能於此"無為法"生起真實的信心。
任何一位優婆塞(夷)的"體性",
都是經由三皈、五戒建構而成。
任何一位比丘(尼)的"僧體",
都是由沙彌(尼)、式叉尼、比丘(尼)戒而構成。
任何一位菩薩佛子的"種性",
也都是經由菩薩大戒而成。
佛門任何一位七眾弟子,
都是領納戒法,成為戒體,
作為生命價值觀、與生活方針。
難道
只有"戒律道場"的「戒律法師」們,
或者親近戒律道場的
「戒律居士、戒律菩薩」們,
才需要持戒嗎?
梵網經末云:「
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
菩薩所應作,應當次第學。」
蕅益大師說明.有二種莊嚴:
1.觀察諸法實相:成就智慧莊嚴。
2.持守重輕諸戒:成就福德莊嚴。
福慧兩足莊嚴,
確實是覺悟真理(一心)的必備條件。
又云:「
戒品具足,全由深信於理。
心地增進,全由精修於事。
故曰
由戒淨.故慧淨,由慧淨.故戒淨。
如兩手互洗,決無前後。」
梵網經中,
由持守十重四十八輕戒,
方能成就三十心十地的菩薩階位.
楞嚴經中,
由持守性戒、遮戒,三漸次,
方能成就五十五個菩薩階位.
愈加印證.修學佛法,
依戒定慧.三無漏學.次第之必要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