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我開始學佛了嗎? (三) ~順向無我的佛門倫理與體制

當我們對於佛門體制有整體概念時,縱然有一天,自己依止的師長犯錯或知見偏差了,我們也會清楚明白,而不會繼續盲目順從、甚至剛強捍衛,也不會痛不欲生,因為自己清楚,我們是依止於僧、依止佛陀,以及他開示的法,並不是如偶像崇拜一般,只盲從於師長個人。
客觀檢視這環環相扣的體制,如同公家機關單位一樣,越下層必定依於上層指令,倘若下層有所偏離,就可知道是下級單位接收指令與落實出了問題。故曾聽一善知識說:「個人無法代表團體,團體無法代表整個佛教。」
我們也就可由經律,去檢視自己依止的僧團,是否「如法如律、如佛所教」,才能學的心安理得。
否則如同現今某些大團體,雖然以佛教團體自居,但動輒強調個人風格,甚至忽慢於佛制的「皈戒儀軌」,以「培訓授證」完全取代「皈依三寶」,以其「十戒」取代佛制的五戒、八戒、菩薩戒,以"前無古人"的自創尼像,取代佛像,將自己出版的書籍冠上「現代版阿含經」,甚至自創「宗門法脈」,實可說貽笑諸方。
嚴格長遠來說,都有嚴重誤導眾生慧命的後果,壞亂正法。以其團體並未具備「住持三寶」的實質內涵,反而公然顛倒佛法僧三寶住持形相。初學者到底是皈依誰?學什麼法?將眾生導向個人.還是三寶呢?是邁向聖道.還是輪迴與世福呢?「參雜一滴農藥的蜂蜜」,遠比「一整罐農藥」,危險得多。到底我們是皈依誰?跟誰學習呢?
.
故七眾弟子中,所納受的戒體,
都是在「皈依三寶竟」而得戒,
並且自稱:「我某甲
盡形壽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
因為所皈依的三寶,是一個「無我的整體」,故可使發心皈依、奉行之人,自然順於無我的方向,自然順向息苦解脫,而非依止個人,有副作用的輪迴業。
.
又者佛在大小乘經律,處處勸導:
1."檀越"發心供養時,勿「別請僧」、
2."執事人"分發利養時,勿「獨受請」、
3."僧人"接受供養時,勿「別眾食」。
佛陀非常鼓勵由僧團隨機差遣的「僧次受請」,而縱然有特殊因緣供養個人僧(如供養說法者、得戒和尚,於己有恩德的因緣),彼此也必須知道,供養此「一人僧」,即代表供養「整體的僧」,是順於佛戒的因緣而供養,並非為了討好個人而供養。
單單隨舉此「別請僧戒」的原理,可以例推於每一條戒法。在僧俗法食互供,互相成就的行為中,任何細節都一再導向「最高層級」。
應該知道從「個人僧」→「整體住持僧」→「佛寶」→「法寶」,確保自己是採取「順於佛制的發心來修行」,選的安心,用的安心,而真能「解」.「行」.「相應」,因果相符。

我開始學佛了嗎? (二) 順向無我的佛門倫理與體制

故佛陀制定七眾弟子們,雖然皆須依一位僧尼師長學習,但是往上一個層級來看,其實包含師長、弟子,都必須「依止於僧」,從頭到尾,都不是依「單一個個人」。
任何一個僧團,無論現前僧有多少人,縱然四人以下,他所代表的內涵,都是一個「整體的僧」,因為他能夠「如法如律、如佛所教」,將戒律內涵體現出來的緣故,因為代表"僧"的這一個群體、處所,他能夠教導七眾弟子從事相上,如何順於佛戒,先扎下「滅過去罪、止現在業」的修道基礎(戒為道本),進而,能從這「保人天」的戒學基礎,頓然通於經論的教行,安安穩穩的進求「增上戒、定、慧三學」,達到「保解脫」、「處處解脫」的效果。
.
佛寶已入滅,法寶自無言。七眾弟子,從學佛最初,就應有「依止於僧」的認知,進而依止一位「如律正見師長」開始學習自己所受的當分戒律,我們這份認知與行動,因為順於「佛說」的戒定慧三學次第,如楞嚴經云:「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故終將引領行者準確無誤的帶往這一條「聖道~古仙人道」,正見之聖因,自然感召無漏聖果,因果法爾如是。
這也就是僧寶為何具有「住持」、「十方」的涵義,由於任何一位僧尼身上,都具有十方與住持的心行,故七眾弟子「依止於僧」,即是依止一個「僧的整體」,也就能夠從無論若多若少的僧尼個體身上,學習到自己該有的律儀、倫理觀念(戒學)、與貫通經論的智慧(定慧二學),此即依止「住持僧寶」之意義。
..
「初學」依止於僧尼師長,「師長」依止於如律僧團,「僧團」依止於佛制的具足戒(廣律),「具足戒」依於佛陀親口宣說,「佛」又以法為師,依止於「法」,終至「解脫」。由此往上層層依止,也往上層層受到檢視、審核,整個僧團也終必須受到法寶(包含戒律、教法)的檢視、審核。如此緊密相依的倫理體制,只要我們照著奉行,就能順向無我法,熄滅輪迴苦,即是「增上戒學」的目的。
即由現前可以眼見耳聞的「住持三寶」,引領真實皈依三寶弟子,朝向"解脫之路",即「理體三寶」。三寶的恩德浩瀚無邊,因為沒有一絲毫模糊,故不會辜負我們,一切只在我們自己,最初有沒有正確認識三寶而已...
茲將佛門體制略列於下,以供參考:
「初學者」→「僧尼師長」→「如律僧團」→「具足戒」→「佛」→「法」→「無我解脫」

我開始學佛了嗎? (一) 順向無我的佛門倫理與體制

初入佛門,如果能夠遇上正見有緣的善知識,教導自己先從放下自己的觀念,這樣的因緣可說是累生累世的善根!
只有先滌除原先俗染性的價值觀,才可能較精確的接受師長知見、乃至佛法知見,這番汰換過程,可說是"入門"前最最重要的步驟,否則往後隨著學佛資歷越久,那份停留在世俗角度看待佛法、衡量佛法的成見就越深,很難真正「開始學佛」。
佛門的倫理制度,是非常嚴密.而異於一切俗外體制。從最初出家的小眾僧(沙彌/尼/式叉尼),佛就制定須依止如法僧團、跟在自己的剃度師長身邊學習,而這一位剃度師長,還必須事先經過知法僧團大眾依佛定的資格,來檢視他、審核他,是否堪可為別人剃度?故小眾雖然是依止自己的師長,但是實際上連同他與他的師長,也都是「依止於僧」,無一例外。
乃至小眾受完具足戒的新學比丘,佛也制須依自己的得戒和尚學習比丘戒、比丘尼戒,以及七眾一切大小戒法("具足"的意義)。然而,新學比丘雖然是依止自己的得戒和尚,但是實際上連同他自己與其得戒和尚,也仍是「依止於僧」,以得戒和尚也須經由大眾僧檢視、審核其條件,有無資格為人受比丘具足戒,以及後續有沒有給予充份「法、食」能力,教導自己的戒弟子?
乃至比丘尼眾雖然是跟著自己的得戒和尚尼學習,但是佛制連同比丘尼自己與其尼和尚,也都必須依止於如法僧團,半月半月求請教誡尼人。而這一位堪可教誡比丘尼的上座大德,條件更加嚴格,且最終仍須要經過大眾僧檢視、審核,是否有資格、有能力教導尼眾。
僧尼無論戒臘或是資歷多少,一直要到完全熟悉自己當分戒律的「教」與「行」,方開自己進修。

戒律, 是一種「柔軟度的自我訓練」!

學習戒律,
不是讓自己沾沾自喜,
處處拿著戒本,自憍慢他.
而應是懷著慚愧心,
受戒、學戒、持戒!
以持戒為方法,以念佛為目標,
仰仗彌陀大願,
善了.此生幻緣,度此.娑婆殘生…
南山靈芝律師云:
「生弘律範,死歸安養.」
.
如以佛世標準,
大多佛前.自受三皈五戒,即證初果;
僧侶.則善來比丘,鬚髮自落,便證四果!
有何絲毫可自我滿足?
曾聽一上座老律師說:
「曲高合寡,自己持戒,卻輕慢他人者,反成敗壞戒律之罪人…」
看清自己不足,
才能生起真實同理心.
容不了別人的人,
有天也終將容不下自己…
..
道證法師說:
「業」再重,也不應該被「障」.
戒律,
是一種「柔軟度的自我訓練」!
透過學戒,
更景仰古德的典範,
才明白自己的不足,
知體諒眾生的無奈,
也才發現~
阿彌陀佛,憐念眾生,
遍照十方,慈悲不捨的大願力!
同樣的戒律,
往內學,就越學越柔;
往外學,就越學越硬.
這或許正是我們,
到這一輩子,
都還一直在這裡輪迴的原因吧!

中國八宗多一宗

近代淨宗大德 上道下證法師常說:中國佛教八宗多一宗,就是「業障宗」。
對於受戒一事,大多分成兩類:
1.一類望之卻步,直接省略跳過戒學,逕求定慧、學習經論。
2.一類懷著信心受戒,但受後沒辦法學戒、行持、懺悔還淨,雖然建立了是非對錯的觀念,但是總是覺得每天都在"犯戒",最後就自然成了"業障宗"。
.
其實戒律是一種洗滌、沐浴的重要步驟,如同我們剛工作完,滿身大汗,縱然再累想倒頭大睡,也要先把身體洗乾淨,再去觸碰乾淨的棉被床枕。要用功,也會希望以乾淨香潔的身體進入佛堂。
因為眾生煩惱習慣太過粗重,故先以戒法洗滌垢染,如律中形容:戒.如捉賊,定.如縛賊,慧.如殺賊。先抓到、綑綁、再殺掉。
..
能依照自己所受的當分戒品,詳細地.學習開遮持犯,在生活中檢點、紀錄、懺悔還淨,逐漸地洗滌這一個「身器」。器具洗乾淨後,法水自然能夠滴滴流入,不會骯髒,堪能供應大眾飲用。
縱然尚未學習,也應該先有一基本認知:
~ 「受戒,絕不是累積業障的起點!」
每一條戒:
如果觀念明白一分,
自然就開一分智慧,
就又多一點「分辨邪正」的能力。
只要三業持守一分,
自然就得一分快樂,
就又往「善因樂果」邁前進一步。
曾聽一位善知識,斬釘截鐵地說:
「戒律的精神,就是"永不放棄"!」
想一想,
不依照次第,完全跳過戒學的人,或許很容易執理廢事而迷失;
但如果有幸學戒,但卻因"學半套",不明白受戒是為了「清涼、處處解脫」的涵義,反而用負面、悲觀、隱藏的心態,來建構一種"罪惡"的無形堡壘,如此學習,不是反而更冤枉可惜?
不受還好,受了之後,每一天都「好!加滿!油表從零開始!」...轉清涼成「暗憚」、轉解脫成「路障」...學佛不成,反成"學折磨"...
況且,如果說者(佛陀)、聽者(弟子)的心意不一致,那我們不也是用自己的想法.來解讀佛制的戒嗎?我們是否也深深冤枉了師長呢?
..
佛陀制戒,
本身就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
為離苦、得安樂的第一扇門。
戒律,
是讓每個人都找到路、
找到方向走下去的明智抉擇,
沒有一個人會被漏掉。
戒律,
沒有一絲重量、
不是一種負擔,
反而是一對.如神足通般的翅膀!
又如一雙.天耳天眼般的聰耳明目!
無時不庇佑著佛子,
讓他們
更明白、更解脫、更清涼!
..
有沒有效,不必問別人。
而是問問自己有沒有了解方法、落實?!
為何修行反而更苦,也不必問別人。
我們是「善體師心」?
抑或是「師心自用」,
都自己想、而陷入自己的輪迴呢?

戒律/非戒律道場?

學佛的面向與取捨,非常廣泛,這一切.大都取決於最初接觸的因緣、背景。客觀抽離來看,遇到什麼因緣,是非常被動、非自主性,彷彿被安排好般,並非人人能夠自己選擇。但是偏偏最初先入為主的因緣,卻深深影響著行者此生,甚至生生世世的觀念。
一個人最初接觸的道場、師長、道風、法門,往往影響最深,深植心骨。
佛陀教導方法雖然多元,但卻有其想要指引的大方向,佛陀用各種方式傳達的,一再都指向當下最直接的自覺自省、使人當下獲益,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
「戒律」,與其說是一個"法門",不如說是一種"生活"。
佛陀盡其一生,都不斷在為弟子們的律儀生活,遇緣制立、不斷調整,完整、全面、詳盡教導:什麼該做?什麼不該作?…這全然不同於經典的"一期一會",每一場的內容,都不會完全相同,也不會一直圍繞在同一話題中。此為"制戒"與"說法"之不同.
也因此,不同於各經典的"臨時演員";「六群比丘」,可說是勞苦功高,演出時間最長,酬勞最差,永遠被觀眾丟雞蛋,在路上遇到也常被吐口水,吃力不討好,禍端慘遺於後世的忠實演員了!
.
曾聽過一僧人說:「"以戒為師"固然很好,但是法門無量,也不應該執著"戒律"一個法門...」
歷史因緣的輾轉演變,使得「戒律道場」成為這個時代特有的新興名詞。然而戒定慧三無漏學,「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的次第,卻是千古不移的次第。
縱然應機不同,法門有其偏勝。古來許多大德,亦有從始至終,專修專弘單一個法門。然其所實證的定慧功德,必終將體現在"言行威儀"當中,故名為"定共戒"、"道共戒"。「戒德」,必與定慧力隨之俱發,形影莫離。
故古德云:「戒淨定明,慧方有據。」
金剛經云:「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後又云:有「持戒修福者」,方能於此"無為法"生起真實的信心。
任何一位優婆塞(夷)的"體性",
都是經由三皈、五戒建構而成。
任何一位比丘(尼)的"僧體",
都是由沙彌(尼)、式叉尼、比丘(尼)戒而構成。
任何一位菩薩佛子的"種性",
也都是經由菩薩大戒而成。
佛門任何一位七眾弟子,
都是領納戒法,成為戒體,
作為生命價值觀、與生活方針。
難道
只有"戒律道場"的「戒律法師」們,
或者親近戒律道場的
「戒律居士、戒律菩薩」們,
才需要持戒嗎?
梵網經末云:「
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
菩薩所應作,應當次第學。」
蕅益大師說明.有二種莊嚴:
1.觀察諸法實相:成就智慧莊嚴。
2.持守重輕諸戒:成就福德莊嚴。
福慧兩足莊嚴,
確實是覺悟真理(一心)的必備條件。
又云:「
戒品具足,全由深信於理。
心地增進,全由精修於事。
故曰
由戒淨.故慧淨,由慧淨.故戒淨。
如兩手互洗,決無前後。」
梵網經中,
由持守十重四十八輕戒,
方能成就三十心十地的菩薩階位.
楞嚴經中,
由持守性戒、遮戒,三漸次,
方能成就五十五個菩薩階位.
愈加印證.修學佛法,
依戒定慧.三無漏學.次第之必要性…

快樂幸福的學佛人

無論持戒、學教、誦經、拜佛,一切都是為了鍛鍊生活中,碰觸到境界時的「第一個反應」。所有的修行,終當回到對人、事、物的「第一念」。
由第一念帶起往後的造作,第一念對了,後面就是「品質保證」,第一念錯了,後面就「步步堪憂」。故佛陀在行為每個階段,都巧設「品質管制」的關卡,就是在提醒「不要再錯下去了!」整個品管過程,就稱為「持戒」。各種ISO管制標準,就稱為「戒律」。
就如同我們要拿起一件大衣,一定從衣領一把抓起。由第一反應所統領,如同帶頭的主將、班首,跟在後面的行為,一動一動,全都是順著第一反應走出來,跟"母雞帶小鴨"一樣。
故僧團生活重在"規律",每天的某個時間到了,就又要作同一件事情,每天反復不間斷的做。目的無非將外在變數單純化,去看到心念的變化,而後以所學的戒法、教法,進行導正、深入。同樣的狀況來臨,又犯相同的錯誤,縱然別人一再寬容,有時也會自己問自己:「難道你不累嗎??」
縱然忙碌的在家菩薩,也能夠藉著對大乘菩薩法的信心,與皈依三寶、受持戒法,依這一條"大方向",在日復一日的繁忙生活中,去修正這關鍵的「第一念」。
故佛法如大海,無論學深學淺、學多學少,無非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如果善學、善用心,能掌握綱領、訣竅的人,學起佛來,不但這輩子快樂,對自己的未來,也能夠清楚、安心,這是多麼歡喜、幸福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