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戒律,
不是讓自己沾沾自喜,
處處拿著戒本,自憍慢他.
不是讓自己沾沾自喜,
處處拿著戒本,自憍慢他.
而應是懷著慚愧心,
受戒、學戒、持戒!
受戒、學戒、持戒!
以持戒為方法,以念佛為目標,
仰仗彌陀大願,
善了.此生幻緣,度此.娑婆殘生…
仰仗彌陀大願,
善了.此生幻緣,度此.娑婆殘生…
南山靈芝律師云:
「生弘律範,死歸安養.」
.
「生弘律範,死歸安養.」
.
如以佛世標準,
大多佛前.自受三皈五戒,即證初果;
僧侶.則善來比丘,鬚髮自落,便證四果!
有何絲毫可自我滿足?
大多佛前.自受三皈五戒,即證初果;
僧侶.則善來比丘,鬚髮自落,便證四果!
有何絲毫可自我滿足?
曾聽一上座老律師說:
「曲高合寡,自己持戒,卻輕慢他人者,反成敗壞戒律之罪人…」
「曲高合寡,自己持戒,卻輕慢他人者,反成敗壞戒律之罪人…」
看清自己不足,
才能生起真實同理心.
容不了別人的人,
有天也終將容不下自己…
..
才能生起真實同理心.
容不了別人的人,
有天也終將容不下自己…
..
道證法師說:
「業」再重,也不應該被「障」.
「業」再重,也不應該被「障」.
戒律,
是一種「柔軟度的自我訓練」!
透過學戒,
更景仰古德的典範,
才明白自己的不足,
知體諒眾生的無奈,
也才發現~
阿彌陀佛,憐念眾生,
遍照十方,慈悲不捨的大願力!
是一種「柔軟度的自我訓練」!
透過學戒,
更景仰古德的典範,
才明白自己的不足,
知體諒眾生的無奈,
也才發現~
阿彌陀佛,憐念眾生,
遍照十方,慈悲不捨的大願力!
同樣的戒律,
往內學,就越學越柔;
往外學,就越學越硬.
這或許正是我們,
到這一輩子,
都還一直在這裡輪迴的原因吧!
往內學,就越學越柔;
往外學,就越學越硬.
這或許正是我們,
到這一輩子,
都還一直在這裡輪迴的原因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