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快樂幸福的學佛人

無論持戒、學教、誦經、拜佛,一切都是為了鍛鍊生活中,碰觸到境界時的「第一個反應」。所有的修行,終當回到對人、事、物的「第一念」。
由第一念帶起往後的造作,第一念對了,後面就是「品質保證」,第一念錯了,後面就「步步堪憂」。故佛陀在行為每個階段,都巧設「品質管制」的關卡,就是在提醒「不要再錯下去了!」整個品管過程,就稱為「持戒」。各種ISO管制標準,就稱為「戒律」。
就如同我們要拿起一件大衣,一定從衣領一把抓起。由第一反應所統領,如同帶頭的主將、班首,跟在後面的行為,一動一動,全都是順著第一反應走出來,跟"母雞帶小鴨"一樣。
故僧團生活重在"規律",每天的某個時間到了,就又要作同一件事情,每天反復不間斷的做。目的無非將外在變數單純化,去看到心念的變化,而後以所學的戒法、教法,進行導正、深入。同樣的狀況來臨,又犯相同的錯誤,縱然別人一再寬容,有時也會自己問自己:「難道你不累嗎??」
縱然忙碌的在家菩薩,也能夠藉著對大乘菩薩法的信心,與皈依三寶、受持戒法,依這一條"大方向",在日復一日的繁忙生活中,去修正這關鍵的「第一念」。
故佛法如大海,無論學深學淺、學多學少,無非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如果善學、善用心,能掌握綱領、訣竅的人,學起佛來,不但這輩子快樂,對自己的未來,也能夠清楚、安心,這是多麼歡喜、幸福的事情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