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覿面若不識 須再從頭煉(二)

以品質管制來監控良品/不良率。
如同以每日反省,
審查自己一整天下來遇境逢緣時,
是持戒/犯戒?是如法/非法?
反省之心境,
並非處於恐懼、緊繃或一味自我批判,
而是試著在一次又一次的"心境交鋒處"中,
看出自己的"罩門"所在(煩惱偏重處),
內心明白此罩門即是自己"這輩子的功課"。
從而期望由粗到細、由短暫到綿密的"穩定性",
這才是受戒(戒門)的目的~
從身調伏到心調伏(三業調伏);
也才是聞法(教門)的目的~
心相續中的寂靜(定)與清明(慧)。
故楞嚴經云:「由戒生定,因定發慧,
斯則名為三無漏學。」
持戒安定身心的基礎,
方能開發出定慧的廣大功德,
這也是作法懺(如對首懺)~
"今日犯,今日懺",日日回復清淨(回到原點)的根本用意。
持戒的受(體)、隨(行),
習教之解(門)、行(門),
皆應納入自我反省的品管制度之中,
方確保"受隨"能互相滋長、"解行"得以並進,
故"反省"可說是貫穿戒、教二門靈魂之線。
若能遵循這一條"自我鍛鍊迴圈"的SOP:
聞法......遇緣......起行......反省......修正.....
再聞法~再遇緣~再起行~再反省~再修正...
日復一日,持之以恆,
老實不欺誑的面對自己,
道業必能有所增上。
故宣化上人云:「
一切是考驗,看爾怎麼辦;
覿面若不識,須再從頭煉。」
若干年後,
或許也能從自己的修學日記中,
統計出自己這條"三學生產線"的產能,
遇到不同境緣時的持戒率/犯戒率、如法率/非法率,
成為自我了解、再前進的參考資料。
Everything is a test,
to see what you will do.
If you don't recognize what's before your face,
you'll have to start ane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