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6日 星期六

慈悲柔軟方為戒

戒律是般若的實際體現,
本身就是一種"柔軟"。
戒律的尊嚴,
固然表現在行為持守,
但更重要的是,
心中有對方的存在,
以一份柔軟的同理心,
讓每個人找到面對自己生命的入口處。
這是佛陀使人景仰的原因,
所到之處,慈悲的光芒,
永遠普照大地有情。
有柔軟心的戒,給人希望;
有般若的持戒,給人空間。
對生命的苦樂,是有情每一生都在感受的,
而生命的覺醒,是我們每個人勢在必行的,
這一份感受、這一念覺醒,
是沒有差別的,
故稱為"戒波羅蜜"。

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聲飛五天,辭驚萬里

唐朝無畏三藏法師來到中國,先往朝謁皇帝。
皇帝向他慰問一番,並擔心法師常途跋涉之勞累,
請問無畏三藏要到何處掛單?
無畏三藏向皇帝奏言:「我在五天竺國(印度)常常聽到中土西明寺有一位"道宣律師",秉持佛戒殊勝第一,彙整律藏,所纂寫的文籍典章,可為後代楷模,我希望能夠前往依止道宣律師。」
後來唐穆宗讚歎道宣律師曰:
「聲飛五天,辭驚萬里。」
註:
善無畏 (637年-735年),漢傳密宗的祖師,開元三大士之一,中印度人,剎帝利種姓,十三歲繼承了東印度烏荼國王位,打敗舉兵奪位的兄弟,但善無畏赦免了他們,並且讓位於兄,自己毅然出家。
在當時印度的最高佛教學府那爛陀寺,善無畏跟隨達磨鞠多長老(即"法護",Dharmagupta)學習密法,長老為他灌頂。學有所成,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在遊歷印度的佛教聖跡並化導外道後,啟程東行。
716年(開元四年),善無畏帶著許多梵文佛經,到達長安,此時他已年屆八十。善無畏受到唐玄宗的禮遇恭敬,被尊為國師。
724年(開元十年),善無畏要求回國,但唐玄宗"優詔慰留"。735年,在洛陽大聖善寺圓寂,享年九十九歲,僧臘八十春秋,贈"鴻臚卿"。740年 (開元二十八年),葬於龍門西山廣化寺。

覿面若不識 須再從頭煉(二)

以品質管制來監控良品/不良率。
如同以每日反省,
審查自己一整天下來遇境逢緣時,
是持戒/犯戒?是如法/非法?
反省之心境,
並非處於恐懼、緊繃或一味自我批判,
而是試著在一次又一次的"心境交鋒處"中,
看出自己的"罩門"所在(煩惱偏重處),
內心明白此罩門即是自己"這輩子的功課"。
從而期望由粗到細、由短暫到綿密的"穩定性",
這才是受戒(戒門)的目的~
從身調伏到心調伏(三業調伏);
也才是聞法(教門)的目的~
心相續中的寂靜(定)與清明(慧)。
故楞嚴經云:「由戒生定,因定發慧,
斯則名為三無漏學。」
持戒安定身心的基礎,
方能開發出定慧的廣大功德,
這也是作法懺(如對首懺)~
"今日犯,今日懺",日日回復清淨(回到原點)的根本用意。
持戒的受(體)、隨(行),
習教之解(門)、行(門),
皆應納入自我反省的品管制度之中,
方確保"受隨"能互相滋長、"解行"得以並進,
故"反省"可說是貫穿戒、教二門靈魂之線。
若能遵循這一條"自我鍛鍊迴圈"的SOP:
聞法......遇緣......起行......反省......修正.....
再聞法~再遇緣~再起行~再反省~再修正...
日復一日,持之以恆,
老實不欺誑的面對自己,
道業必能有所增上。
故宣化上人云:「
一切是考驗,看爾怎麼辦;
覿面若不識,須再從頭煉。」
若干年後,
或許也能從自己的修學日記中,
統計出自己這條"三學生產線"的產能,
遇到不同境緣時的持戒率/犯戒率、如法率/非法率,
成為自我了解、再前進的參考資料。
Everything is a test,
to see what you will do.
If you don't recognize what's before your face,
you'll have to start anew.

覿面若不識 須再從頭煉(一)

憶曾蒙受一善知識之教導:「你不必說那麼多,
就看你境界現前時第一念起什麼心?」
在棒球場上,守備率與打擊率,
絕對是一名野手的的價值所在,
而聯盟記錄與球團教練的監督,
恰好是球員們追求進步的一股制約力。
在傳統製造業上,一條生產線的產能,
絕對跟良品率、不良率有直接關係,
故品質管制(QC,Quality Control),
為實際產能之指標性數據。
從切近的戒學來說,
從"受戒"~到"遇緣"~能"持戒",
此如同一條生產線,
"納受戒體"的目的,無非為了遇緣憶體起行;
"對境起行"的反饋,自然能使戒體愈加鞏固。
故南山事鈔記云:「
受(體)是"要期思願",
隨(行)是"稱願修行"。
又云:「
壇場初受,頓起虛願(納受戒體);
對境防約,漸修實行(於境起行)。」
受戒之後,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一切就看自己如何管理監控這一條"受隨生產線"了。
從整體的三學來說,
從"聞法"~到"遇緣"~能"用得出來",
亦如一條生產線。
無論聽多少、看多少,
最終就在遇緣時能否將所聞實踐出來,
圓滿一份因緣,即提升一分良品率,
沒考過,良品率即隨之下降。
故古德云:「尊所聞,行所知。」
沙彌錄要述義云:「
能聞而思,即是入。
能修而行,即是出。」
格言聯壁云:「
讀書須知"入出法",
始-當求所以"入",
終-當求所以"出"。
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
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
今生有幸遇佛法、聞教理,
亦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能否善入、善出,
就全看自己如何管理這一條"解行生產線"了!
故"品質管制"顯得極端重要,
每天晚上給自己一點時間,
反省白天於所受的戒,有沒有違犯?
反省白天於所聞的法,有沒有行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