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不當只是行為上的約束。佛陀制定戒法,讓佛弟子受戒、學戒、持戒,當有犯戒時,能夠透過懺悔,回復清淨。
在「每一天」檢點、懺罪,或者至少在「布薩前」總檢點、懺罪,以"固定的期限",在這期間當中,訓練一種反省的能力。
最初當我們能夠在行為上持守清淨,就能夠「消除業障」~因"不正確的行為",所導致的障礙。進而,我們會發現「煩惱」才是驅使業的罪魁禍首。站在「行為清淨」的基礎上,我們每天、或半月反省的目光,或更進一步專注在「消除煩惱」上。也就是說,佛陀制定每一條戒,並不是單單約束「行為的本身」,而是「煩惱的緣起」,才會造成錯誤的行為。
也因此,戒律是一門「進可攻、退可守」,極具彈性伸縮的修煉!是佛陀的大慈悲。持戒,最基本的,至少能夠「不再造惡業」。而利根或久修者,更進一步,就能夠「防範於未然」,於起心動念處,勘驗自己是否犯戒?也就自然而然,養成一種往內觀照的習慣,進入定慧二學,就相對容易多了。
反之,如果只一味以「行為」作為自我反省的標準,卻放任煩惱根源四處放火,不但更增加戒取見,也容易觸惱眾生,偏離方向,反而把法變成了盾牌、免死金牌了。
持戒的方向,
應該是持的越來越寂靜,
持的很有智慧、煩惱越來越淡薄。
應該是持的越來越寂靜,
持的很有智慧、煩惱越來越淡薄。
一切,
只在最初對整個菩提道的認知:
深度:放眼三學,為解脫生死。
廣度:量周法界,皆共成佛道。
只在最初對整個菩提道的認知:
深度:放眼三學,為解脫生死。
廣度:量周法界,皆共成佛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