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9日 星期二

境無有盡 念不暫停 是則戒制 豈容思議

境無有盡 念不暫停
是則戒制 豈容思議

念.從境生,
故云:「動念.有境」。
戒.隨境制,
故云:「境.必戒護」。
隨一一戒,復制三時;
前心後心,通皆制罪。
且夫
境.無有盡,念.不暫停;
是則戒制,豈容思議!?
所以
持-則生無邊功德,直至菩提;
毀-則喪一切善根,永沈惡趣。

「境」無別境,全體自心;
「心」無別心,全體本性。
如何自屈,反受輪轉耶?
從「境」,
則統攝塵沙,復非可數;
就「業」,
則通指心念,轉復無窮。
(行宗記卷16)

歷代賢聖用心處

持戒基礎打的深厚,定慧開發就相對容易。而持戒關鍵,不只有表相上、威儀上,更重要的是「抖擻煩惱」,以及對一切境界的「清明度」~把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如同鏡子般。
當戒法愈加深入、持守愈加精嚴,六根觸境時,能夠讓自己「漏」~失念的範圍會越加縮限。生活中面對一個境界、接著一個境界...當中,漸漸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如何用心?逐漸地,從靜中修,到歷緣對境修,自然而然開發出本有的寂靜定心與觀照空慧。
因此,戒律、經典,都只是一個指頭而已,只是要我們順著指頭去看月亮。一切都離不開六根對六塵的運作。這也是無論大小乘的一貫之道,歷代諸佛賢聖用心之處!

莫謂我涅槃 淨行者無護

莫謂我涅槃
淨行者無護
比丘戒本末云:
世尊涅槃時,興起於大悲,
集諸比丘眾,與如是教戒:
莫謂我涅槃,淨行者無護;
我今說戒經,亦善說毗尼。
我雖般涅槃,當視如世尊,
此經久住世,佛法得熾盛,
以是熾盛故,得入於涅槃!
不要認為
我們是「沒人守護的孤兒」!
戒法,
就是爸爸最厚實的守護!
不忘父親的家書,依教奉行,
父親就在我們身邊!
這是最吉祥、最平安的護念~
願與有緣佛子共勉
晝夜六時恆吉祥,
願諸三寶哀攝受…

進可攻、退可守

持戒,不當只是行為上的約束。佛陀制定戒法,讓佛弟子受戒、學戒、持戒,當有犯戒時,能夠透過懺悔,回復清淨。
在「每一天」檢點、懺罪,或者至少在「布薩前」總檢點、懺罪,以"固定的期限",在這期間當中,訓練一種反省的能力。
最初當我們能夠在行為上持守清淨,就能夠「消除業障」~因"不正確的行為",所導致的障礙。進而,我們會發現「煩惱」才是驅使業的罪魁禍首。站在「行為清淨」的基礎上,我們每天、或半月反省的目光,或更進一步專注在「消除煩惱」上。也就是說,佛陀制定每一條戒,並不是單單約束「行為的本身」,而是「煩惱的緣起」,才會造成錯誤的行為。
也因此,戒律是一門「進可攻、退可守」,極具彈性伸縮的修煉!是佛陀的大慈悲。持戒,最基本的,至少能夠「不再造惡業」。而利根或久修者,更進一步,就能夠「防範於未然」,於起心動念處,勘驗自己是否犯戒?也就自然而然,養成一種往內觀照的習慣,進入定慧二學,就相對容易多了。
反之,如果只一味以「行為」作為自我反省的標準,卻放任煩惱根源四處放火,不但更增加戒取見,也容易觸惱眾生,偏離方向,反而把法變成了盾牌、免死金牌了。
持戒的方向,
應該是持的越來越寂靜,
持的很有智慧、煩惱越來越淡薄。
一切,
只在最初對整個菩提道的認知:
深度:放眼三學,為解脫生死。
廣度:量周法界,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