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

受戒後若犯戒,是不是「罪加一等」?

問:受戒後若犯戒,是不是「罪加一等」?
答:如果說「罪加一等」,那我們就必須要了解到底是有哪些罪?
站在戒律來看待「業果」的角度,基本上分成性罪與遮罪。
「性罪」,又稱為「業道罪」,就是「因果罪」。也就是殺人一命,以後就得賠償一命,吃人半斤、還人八兩,法爾如是的因果酬償。
而「遮罪」,又稱為「犯戒罪」,只有受戒後犯戒才有的罪。為什麼會有遮罪?因為違背了當初自己對三寶發的誓願。
性罪是屬於因果罪,是沒有辦法懺滅的,縱然佛陀徹證無生,因果表相上,還是要受金鎗馬麥。遮罪如果有犯,只要透過如法懺悔,罪就滅了。
所以,不管有沒有受戒,一個人如果他的"人生劇本",原本就是會殺某一個冤家,如果他沒有受戒,那他當然只有因果罪,一命償一命。但是因為沒有受戒,所以他的業緣不定,很可能嗔心一起,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殺更多人,或是過程中連帶殺盜淫妄通通來,如同經說「不定聚」,不學佛的人,他造惡業的劇本,是沒有辦法預料的。
但是如果有受戒的人,他同樣殺了人。雖然性罪遮罪都犯了,但是遮罪他透過如法懺悔,就把罪給懺滅了。受戒後,不管他持的怎樣,至少他知道戒條,對境界多多少少會多一點注意防範。佛陀說:當我們納受戒體後,這一份功德,就會日夜增長,就算睡覺也一樣。因為受戒是一種「生活態度」,持戒的人,整個"人生觀"會轉變,功德當然就會增長。
所以綜合來說,不管有受沒受,「因果罪」都一樣要還。有受的雖然多一個「犯戒罪」,但是只要如法懺悔就可以除滅了。但是有受的功德,卻是日日增長,不可限量。而沒受的因為不定,原本該造的業還是「照樣造」,如果境界一來,可能就又不斷增加造業的可能性。而且因為沒有一個「警戒線」,所以到底會造多少業?沒有人知道...
有受沒受,因果罪都一樣。有受的人,功德日夜增長。犯戒,如法懺悔就可滅。而且不管他「持戒清淨」,還是「犯戒懺悔」,這些功德通通可以迴向西方。他對自己的生命,至少已經有一個「離輪迴」的方向了!沒受的人,雖然沒犯戒罪,但是業緣不定,一樣照著原來的人生劇本走下去,浮浮沈沈(台語:墨墨游)...
當然,如果受了就要「用心」,如果不明理,隨便受、輕慢佛戒,犯了也無慚無愧、無法對自己負責,那就真的「罪加一等,不如不受」了…
這樣子,就看自己要受不要受了?

歡喜持戒 感恩佛陀

許多人看到犯戒的果報,往往產生一股畏懼,久而久之,對戒律產生一種距離感。殊不知戒定慧都是出自同一個偉大而平實的作者~佛陀。既然是同一個人說的,那麼犯戒的果報,實際上也不出「這一念心」。持戒、習定,最終都是為了回到「自心開發」而已,並不是跳過戒律,直接談心性比較爽快。或者我先硬著頭皮持戒,等到某一天我持的清淨了,我再來打坐、看經論。
「過程」雖然不等於目標,但是應知,過程中的每一步,都應與「目標」相呼應,而不是跳過過程,直接可以飛到目標。也不是迷迷茫茫的亂走,就可以精確到達目標。
佛陀制戒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息業止惑」。犯戒,其實就是自己起煩惱、錯誤的言行,蒙蔽了自己的理智,讓心性智慧無從開顯。
「制戒」,正是制這個。
「受戒」,就只為了這個。
「犯戒」,就是犯這個。
「懺悔」,也只是懺這個而已...
如果閱讀楞嚴經十習因、受六交報,就可以清楚明白。當我們生活中「煩惱糾結、情緒千萬無法解」時,其實當下就是"人間地獄"。縱然行為看似沒有犯戒,但是內心的狀態是與持戒~「常爾一心,念除諸蓋」相違背的。
應知,地獄果報不在未來,就在生活發生的一切煩惱情緒、大中小煩惱心所。當惡種子不加「覺察他、照透他」,而植入第八識時,未來因緣一到,還是會繼續擴大蔓延。待未來世因緣成熟時,就會讓我們在地獄中受報了。
如果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將會很歡喜持戒!很感恩佛陀制戒,慈悲的用心。不但如此,為了自己的道業,我們還會拼命的想要從戒相中,去了解每一條戒佛陀所要對治的煩惱狀態、使我們生死輪迴的把戲,他到底在變什麼個魔術?一定會想要把他給弄清楚!

為定慧而戒

弘公說
如夢不真實
捨我而修行
延伸來說
如夢.不真實
捨我.而行於六度
古德云
五度.如盲,般若.如導
五度.如腳,般若.如眼
三學次第
由戒而定,因定發慧
故知
乃是為定慧而戒
非單為戒而持戒
透徹而論
即戒,而定慧
即戒,而行於戒波羅蜜多
常爾一心,念除諸蓋
方為持戒之最終宗旨
安住真如,般若為導;
善觀因緣,熾行五度。
方能
真正隨緣盡份,盡其在我;
不再計較得失,歸無所得。
蕅祖偈曰:
眾生知見.佛知見,如水結冰.冰還泮;
戒力春風.佛日暉,黃河坼聲震兩岸。
切莫癡狂向外求,悟徹依然擔板漢。
以五度珍寶資糧
置般若大舟船中
順著戒法春風力
諸佛慈光照大地
破眾生冰海為水
一心無憂到彼岸
如蔣勳先生云:
水作精神玉作魂
空山月下淚浥痕
夢中繁華夢中過
不落人間一點塵…

二縛二癰二毒箭

沙彌,翻為「息慈」。

息世染之情,
以慈濟群生也。
又云:
初入佛法,多存俗情,
故須息惡行慈也!
宣祖又引《大寶積經》
說明出家後,
應該防範「行凡罪行」:
二種縛:
1.「見縛」。
2.「利養縛」。
二癰瘡:
1.「求見他過」。
2.「自覆己罪」。
有二毒箭,雙射其心:
1.「邪命為利」。
2.「樂好衣缽」。
故《涅槃》云:
我涅槃後,濁惡世時,
多有為飢餓故,
發心出家,名為「禿人」!
見有持戒、威儀具足,
清淨比丘,護持正法;
驅逐令出,若殺、若害...
(行事鈔.沙彌別行篇第二十八)

信智二門(二)

信,為道元功德之母;
智,是出世解脫之因。
信智二門,
是初出家最切要培植的,
如同小眾時的功課:
「發菩提心、懺悔業障、積集資糧。」
信智二門,
實際上就是
一、蕩滌粗分的俗染習性,
培養調柔、搓柔二元概念的強烈對立。
二、對整個菩提道,
確立成佛目標,在知見上得到解悟。
一者,確立僧格,
二者,確立知見,
是為初出家切要之重點目標!

出家的目的

利息多少,是跟煩惱斷證有關。我們出家,雖然欠眾生,以後要還,但是要知道,只要我們是如法修行,我們吃下去的每一粒飯、每一口菜,穿的每一件衣服,都是跟眾生結「清淨的法緣」。未來償還時,必定也是在清淨、彼此增上的緣起中償還。如果沒出家,我們的緣起不但更容易雜染、彼此相繫縛、更增生死,而且廣結善緣的廣度也不及出家。
況且,我們出家人就是因為出家,有諸佛菩薩、經典法寶、僧團道友們的互相砥礪,才能夠逐漸淘汰習性,慢慢清淨自己無始以來的煩惱。
持戒保人天,償還基本的信施。進而修定修慧,就能夠作為眾生福田,在廣結善緣中,確保我們跟眾生是結清淨的法緣。一點一滴,都是未來成佛利益眾生的資糧。
經中說,佛陀白毫相中一點點福報,留給末法的出家弟子,我們就受用不盡了。在家備覽也說了,只要是為道出家,不是為了名利,就堪可接受供養,作形同沙彌。但是要努力修行,斷證煩惱,才堪能作為眾生的良祐福田。豈能因噎廢食,一聽到高利貸,乾脆不要出家算了。那世尊當初就不會示現捨王位出家修梵行了,在家修就好了啊?不是嗎?

護念眾生,從善護念頭、三業開始

一善知識曾於說法時,當場玩一個遊戲。由他開始向東單悄悄說一句話,並且一個傳一個,最後到西單,再傳回來說法者。還記得最後把答案揭曉時,哄堂大笑,因為根本十萬八千里。
每一個眾生,就如同我們的念頭般。連我們自己的念頭,剎那生滅、虛偽無主,前念後念、早上下午、昨天今天、去年今年...自己尚且無法連貫,何況是心外的種種因緣呢?
明白的人,一句話就懂了,因為看到了念頭背後,彼此傳遞的本體與宗旨。相知而密護,緣緣相續、靜觀其變。不懂的人,永遠追逐於問號的迷宮中,更添滿腹疑惑??@@…
修行能否相續,生起「煖相」,往往不在正念多不多,而在於正念與正念之間,那一些使令中斷的「失念」所泛起的癡愛漣漪。一如傳話者接收與傳達所產生的誤差、模糊,終至是非、諍論。
每一個眾生,就是我們的念頭。度化眾生,其實是在度自己。事件的演變,與念頭之蛻化,無二無別!而心性之本然,何曾與之隨變呢?
當迷失於外在的疑惑是非,而不斷追逐時,不妨回到內心,問問自己:我覺知了多少自己心內的眾生呢?在一個傳一個的心內眾生中,我自己傳遞偏差了多少呢?
護念眾生,從善護念頭、三業開始,這或許方是持妄語戒,杜絕「綺語—妄言—兩舌—惡口」流轉的精神內涵吧!?

2017年12月4日 星期一

諦聽無生曲

如智諭老和尚開示,「無始」既是無生,乃眾生於每一個"本自無生"的因緣當中,妄見有生,因生.故有滅,故稱為「無始生死」。八十八佛懺文云:「從無始生死以來,所作眾罪。」實即於「每一個當下」守不住正念,因虛妄顛倒,不如理作意所生起的一切夢幻生死。
故知,修行原來是從照顧好每一個緣起開始。現今無論僧俗,我們都太忙了,忙到忽略了每一天中,與自己最貼近的每一個緣起溝通、打交道、彼此熟悉。而每一個緣起當中,都迫使著我們去接受更多更多的緣起。例如一個「打開手機」的緣起,我們就會馬上接收到「無量無邊」的緣起。然而,我們能夠守住對每一個緣起的如理作意嗎?
古德說: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依舊還是山。
佛陀安立三乘教法的道次第,在廣行菩薩道之前,如何在緣起中抖擻塵勞煩惱,具備空性智慧,永遠是度眾生前的必備資糧。以菩薩道角度,繁雜的緣起,正是菩薩廣集福智二資糧的遊戲出入場所。然而,如果不具備空性無生的智慧,如理作意,我們如何守得住、照見「無始生死」呢?試想:我們自稱學佛了二三十年,但是我們有曾經慢下來、靜下來,好好的跟自己相處嗎?我們有照顧到每一個心行的造作嗎?
三乘教法,是佛陀慈父的心行軌跡。
由此軌跡的片片栽植,
故有方便聖居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的果報投射影現。
雖然還是幻因幻果,
但是卻是朝向安樂、利益、覺醒、解脫的甦醒之路!
五戒、八戒、聲聞戒,
實實在在是菩薩戒的基石。
由每一個緣起的如理作意,
守住「無生宗旨」,
生死才有眉目可斷,
聖道才有邊際可循。
否則,初心雖有餘,
然而難免更多扼腕、鍛羽而歸。
感嘆,總在當面錯過時。
感嘆,總在自己就在每一個自我變現的緣起中,被緣起給度走而流轉...

戒律,是探究因緣法的「行為學」

戒律,本身就是一門「行為學」。
世尊運用他的大智慧佛眼,秉持大慈悲心,深深知道凡夫流轉的原因,就是煩惱、造業。如果一下子就要我們從內心煩惱斷除,難免不易。故先從行為上調整,由外而內一層一層對治。
每一條戒都有「具緣成犯」,如同唯識所談到的親因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增上緣,因緣越具足,造的業也越重。反過來說,僧團行使羯磨法,必須考究「人、法、事、處」各種條件,如同企業強調的5W,同樣也是一種具緣成就的概念。
因此,「犯重戒」不容易,因為需要的緣多。犯的罪重、懺悔也較不易。因為行為構成不易,同時代表背後「驅使的煩惱」很強大。
成就一件「羯磨僧事」不容易,也是因為具緣條件眾多。而如果如法行使僧事,成就的功德也無量無邊,光是一個僧人行為構成就不易了,何況能夠「凝聚眾多僧人」,在一個當下,心意相當、身口和合呢?
因此,佛陀不斷呼籲,只要「止持方面的戒法」,以及「作持方面的羯磨」能夠一代一代傳承,運行不壞,正法就得以久住。為何?因為僧團依止羯磨,能夠成辦一切七眾佛弟子大大小小的法事!包含皈依、授戒、懺悔...以及皈戒信念的方向引導、深化,以及得以跨入定慧止觀方面的資糧,無不是從佛陀大悲心宣講的律藏中流出。
因為是從佛陀大悲心流出,因此再重的罪,只要一念回心,願意懺悔,佛陀必定伸出雙手,永遠為眾生開一條懺悔自新之路!
如果想要學佛、想要修行,這一門探究因緣法的行為學,實不可不修!

「懺罪」的力道夠不夠?

如果要說「懺罪」的力道夠不夠?
主要還是「求懺者」自己,但是另一方面,就像我們受戒一樣,「作戒」越繁複、心發的越殷重,懺完後「無作」獨存,懺罪的力道就強,下次面對同樣境界時,防非止惡的力量就更增勝。
這或許也是為何宣祖要以唯識種子理論,將戒體會通法華涅槃,歸終一佛乘的主要原因吧!
作無作戒的運作,並不是只有受戒而已,而是隨行、懺悔...乃至一切世出世間、善法.惡法.解脫法,都是如此,會歸於當下心對境的如理/不如理作意,因為種薰現、現薰種的緣故。
懺根本罪、從生罪等等,也都是針對不如理作意,對境迷忘,因而起惑造業而結罪,並不是單純只懺行為本身而已。罪是由心起,如果身口本身有罪惡,那就容易落入斷滅見了!
但是最終還是求懺者自己,隨著他自己對戒相通達,還有對般若空觀照見罪性本空的認知越深刻,他懺的力道當然也越清淨。否則,懺罪只是執著表相,心態用錯了,或是用強壓的,就算他用最繁複的方式、找來最殊勝的懺悔主,以後也是春風吹又生,旋犯旋懺,懺到最後,道心都羸弱了。
所以持戒看似硬梆梆,但是其實密切與唯識、法華等理論相會通,如此也才有辦法將戒律內涵充分詮釋出來。

由事入理,即相.得解脫!

表相的安立,
能夠增長眾生的福報。
而發起善心後更重要的,
是讓眾生
「由事入理,即相.得解脫」!
如果我們花了半輩子,拼了命供養觀世音菩薩,念大悲咒,內心卻不與「大悲咒十種相貌」呼應;如果我們供養護法尊天,內心的「正念護城河」,卻如此輕易地,就被煩惱敵軍侵入,那麼,這一些表相雖然增長了我們的「福報善念」,但是與「解脫」又能有何干係呢?
供養佛菩薩像、護法像、祖師像如此,
學法.行法、學戒.持戒也是如此,
親近道場、僧人,莫不如是。
故梵網合註特別以天台「觀心理解」,
將每一條戒相會歸於現前一念,
令行者由持律儀戒當下,
頓明心地戒,
理智和合.於行住坐臥之間,
以達到真正的「持戒清淨」!
一切表相,
如果不能回到內心,
終究還是生滅法,難免空過一場。
如僧戒本末後云:「
明人能護戒,能得三種樂:
名譽及利養,死得生天上。」
又云:「
戒淨有智慧,便得第一道!」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大喬木佛果品種

或問:依照南山律,戒體也只不過是八識田中的一顆「善種子」啊,為何有這樣的功能力用?
答:如同庭園造景,在一個空間裡,如果我們想要找一棵「主樹」有遮蔭的功能,就要選擇「喬木種」。就算剛買來還沒有很大,但是喬木未來生長的形態格局,本來就不同於一般矮灌木植物。
南山律從一開始納受戒體,就是以佛陀大慈悲心量所攝取的「十方世界十法界一切情無情境」,作為持戒的對象。一開始就是以成佛為目標,所攝取的大乘菩薩道為誓願,發起「斷惡、修善、度眾生」的自我期許。
受戒完成後,雖然他只是一顆善種子,但是只要我們好好的照顧呵護他,就像一片草皮也有無數種花草樹木混雜叢生,但是我們只須專注在這一棵喬木,其他多餘的定期把他清除。
等到有一天喬木主幹長到一定的高度與粗徑,自然隨著他樹根「紮多深、盤多廣」,他就能夠延伸「多麼大的樹蔭」,提供乘涼、遮蔭、防風的多重功能。
我們無始生死中,善惡種子無量無邊。只要我們細心照顧好那些「良善種子」、能夠幫助我們「解脫的種子」,好種子力量大,惡種子自然萎縮起不了作用,就像草皮植物的排他性一樣。
受戒得到的善種子,本身就是屬於能夠徹底自利利他的大菩提、大涅槃「大喬木佛果品種」,我們都應該自慶歡喜,細心地照顧呵護,直至成佛!
註:
「喬木」,是指具有明顯主幹,且在胸高以上才有分枝出現;樹高都在5公尺以上的樹。樹高在5~9公尺的稱為小喬木,樹高在18公尺以上的稱為大喬木。
「灌木」,是指不具有明顯主幹,且在近地面處就有分枝出現;樹高都在5公尺以下的樹。

將破碎回到一個整體

每位眾生
都在耕耘內心的那一小塊田地
但卻不知道
彼此耕耘的,其實是「同一塊」
這一塊土地
是大家共同擁有的
因為,我們彼此息息相關
雖然我們能力有限
但是「心的認知」,卻是無遠弗屆
戒體
就是將原來的「破碎」
回到「一個整體」
不分你我
單純是一個整體
如同一個整體~地球村帶出
喚醒大家的環保、空汙、海洋等議題
因為
這是大家共有、唯一的一個地球!
戒體
喚醒一切眾生共有的緣起、依他起性
由此所帶起的一切隨行
無非都是在喚醒我們
回到「一個整體的共識」
雖然是凡夫
但是我們所得到的「戒體」
我們發心守護的「這一個整體」
卻與諸佛菩薩守護的,無二無別!
十方世界十法界
一切有情無情眾生
都是一個整體
所以稱為「體」
任何人
都有守護他、淨化他的責任
因而斷惡、修善、度眾生
故稱為「戒」
戒體
不是抽象的龜毛兔角
而是一個整體的共識
持戒開墾的
不是「我的田」、「我家的田」
而是獨一無二、「大家的田」!
...
如業疏云
無始顛倒,迷為外物,故受輪轉。
今知唯識,無有外塵;
故正受時,徧緣法界,
勇發三誓,翻昔三障,
由心業力,結成種子,自為「戒體」。
應知
能緣.所緣、能發.所發、
能熏.所熏,無非「心性」。
「心」無邊故,「體」亦無邊;
「心」無盡故,「戒」亦無盡。
當知即是
發菩提心、修大慈行、求無上果。
此名「實道」!
此即「大乘」!
三世如來、十方諸佛,
示生.唱滅,頓開.漸誘,
百千方便、無量法門,
種種施為,莫不由此。
故曰:
「雖說種種道,其實為佛乘。」

沒有「提起」過,談什麼「放下」?

曾聽慧天老和尚說:
你根本沒有「提起」過,談什麼「放下」?
撇開不落漸次的心性直指,「戒定慧」是不管哪一派都遵循的修行次第。
如果一個在家菩薩,連三皈、五戒、菩薩戒都沒有「提起」過,沒有實際上學習、操作過,很難談上其他觀修、發願行菩薩道、利益眾生...等等。
為什麼?因為沒有基礎,連「試著操作過一回」可能都沒有。所以遇到境界根本都是用自己想的去催眠自己。用很多很美的表面工夫來堆砌自己的修行堡壘。
戒律講的東西,就是如何規範自己,從最粗糙的「身口二業」開始。還有規範自己如何跟道友、跟法師、跟世間萬事萬物互動。這是最基本的"民法"。
如果這一些都還搞不清楚,說真的,學再多的經論,如何調伏...內心還是會很空虛的。因為經論每一部都有一套修持方法,針對各種根器、狀況的作法。只有「戒律」是不管任何人、任何時空,都遵循同套的規範。身口意三業,只有到佛陀「三不護」的境界,才是有資格談「放下」。
戒律,是依「遠離」。
禪定,是依「寂靜」。
智慧,熄「滅」煩惱。
如果我們連「遠離」的理智、道心都提不起來,
如果我們連試著「遠離」都沒有嘗試過,
那我們說的寂靜、觀空、或是行菩薩道、度眾生,根本就是空殼子。
應知,經典中縱然阿羅漢遇到婬女來侵犯,阿羅漢並不是「衝過去度眾生」,而是直接「躍上虛空」,先遠離境界!
「出離心」,實是菩提心之根本!
「戒律」,實是出離心的具體行動!
值得深思…
這就是為何現在很多,根本就談不上「跳躍式學習」,而是壓根「一盤散沙」,「亂發式」的、「不定性」的學佛方式。

性遮二戒 (五) ~性罪之源為三毒

投生到三善道,得到快樂的受用,這既是每個人所希求的;那麼,「性罪」,可以說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的「基本人格」,如同社會的民法、刑法。
或問:十不善道的前七支,會對別人造成傷害,是顯而易見。但是後三支的貪瞋癡也是性罪嗎?未免也講得太嚴重了吧?
答:前七支的源頭,其實還是來自後三支。
例如:我們走在路上,看到精品櫥窗上的名錶,內心突然起了一個不勞而獲的貪念:「如果可以直接擁有,不知道該有多好?...」
這一念貪心,雖然只是"幻想"的,也沒有真的去偷去搶。但是這一念貪,卻可能成為日後因緣變化時,導致自己付諸行動、正犯偷盜的主因!
犯前七支的"主謀",其實還是離不開:「身口二業」被「貪瞋癡三毒」所驅使而犯戒。
小偷的背後,往往都跟家庭環境造成的遠因有密切關係。
但也因為貪瞋癡太過微細,因此戒律制定「完整的犯戒」,仍是就著前七支。如果只是起貪瞋癡,只就著「覺察後不加克制,隨念放逸」,而結遠方便的小罪而已。
貪瞋癡在果報上:
1.雖然不一定會受到法律制裁,但是個性極端偏激的人,人際上難免有所影響。沒有人會喜歡跟大貪大怒的人相處。
2.現生中既容易碰壁,自然會有影響身心健康的花報。
3.來生雖不感召三塗總報,但仍會感召種種不如意的別報。例如貪心重、慳吝的人,來生自然容易貧窮。瞋心重的人,來生眷屬就容易匱乏。
4.雖然身口沒有真的犯殺、盜、淫、妄,但這一念「三毒之球」,早就拍在對方的「心性地面」,對方其實早已接收到了。在未來彼此相遇時的緣起,必定造成某程度的影響、「反彈作用力」。
十不善業,皆屬於性罪。
因為,無論如何,這十惡業都是將「直接、間接」,「馬上、未來」,對別人造成傷害。

性遮二戒 (四) ~心性良善、安樂的反作用力!

性罪,本身就是「惡法」。
任何人做了,自然會感召苦果,
並不是佛教才特別規定的。
如同「殺人」本身:
1.就會受到法律制裁。
2.現生中因為冤業導致多病短命的花報。
3.來生感召地獄果報。
4.甚至未來世冤家相遇時,還是要一命償一命。
這是法爾如是的心性反作用力,故稱為「性罪」。
十不善業,每一條都會有這四種「反作用力」:
1.世間法也不容許,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
2.現生苦惱的花報
3.來生三惡道的果報
4.未來與冤家相遇的惡因緣
故十不善業稱為「性罪」,又稱為「業道罪」。
如同經中說到,佛陀沒有出世時,只要具有仁慈心的國王,他也懂得以「十善法」來統治人民,達到安居樂業的效果。因為十善法是來自本性中的美德,也是投生三善道最基本的門檻。也可以說,他是我們跟宇宙一切人事物,最適當的相處方式,最美的形態。
十不善業本身就屬於負面的,將會帶來苦果,也是導致投生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的主要業因。
一個人,只要心中有十善法、把十善法作為「生活態度」,他心中「一定有眾生」!因為處處想到別人,這一股善業力,自然得到心性「良善、安樂」的反作用力!

性遮二戒 (三) ~有因有果、自作自受

如果要用一個最簡單的比喻來形容"因果",或許就是「拍球」。早年人心純樸,老一輩總會告訴小孩:「做好事才會有好報」。簡單一句,其實即把佛法深奧的道理和盤托出了。
一切因果,都是建立在「心性」上。心性,就如同"地面",當我們拍球時,球因地心引力,以及我們出力給他的重力加速度,當碰到地面那一刻,自然會以同等之力反彈,當然還是須要扣掉地心引力。如果扣除地心引力因素的前提,那麼我們拍出多少力,球就「全然」以多少力反彈回來。
心性,也很像一面「鏡子」。胡來胡現,漢來漢現。當我們對鏡子微笑時,會發現自己看到了微笑的自己,自己也得到那一份喜悅。唯識提到眾生成佛時,會成就「大圓鏡智」。此大圓鏡,以一切境界為境中像,淬鍊出離垢妙極的無垢識,包含十方世界十法界,一切有情無情。
現今科學也早已研究出心的神秘力量,是沒有時空障礙的,而且"緣境"的速度,超越光速。因為人人都有心性,而心性本來就跟一切有情、無情牢不可分,因此眾生所造的一切善業、惡業,都是來自我們面對境界時,自己所發出的力量。就如同我們出力拍球,而球自然反彈回來。當我們給世界一個微笑,自己就先得到那一份喜悅;當我們生起負面情緒,先受苦的一定是自己。
戒律中提到了「性罪」,就是佛陀為了讓眾生了解,這世間本來就「有因有果」,而且一切因果,並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作自受」。
每一下拍出去、又彈回來的因果循環,都是在人人本具的「心性地面」上操作,因此稱為"性"。
每一幕可愛的鏡像,令人歡喜,每一幕可怕的鏡像,令人生起恐怖、憎惡,也無不是在人人本具、如如不動的「心性鏡面」上呈現,故稱之為"性"。
心性「非善非惡」,但是卻能「造善造惡」。
如同地面本自無心,只因我們出力拍球,地面才反彈回來。
如鏡面本無好醜,是我們分別鏡像好醜,才生起恐怖與喜悅。
戒律本意,即在「防非止惡」。針對眾生的「惡業」,我們稱之為「性罪」。如同傷害別人,本來就不對。忤逆父母,本來就天理不容。
這一個行為之所以"錯誤",並不是誰給他冠上的標籤,而是這一份「業因」一旦"拍了下去",未來自然會"全然反彈"一份「苦的業果」,故稱為性罪。
因為這一份錯誤的行為,本來就會對別人造成傷害,故稱為性罪。
因此,「惡的業因」,將造成「苦的業果」,法爾如此,我們稱為「性罪」。
性罪,包含了「十不善業」:
「身三」:殺生、偷盜、邪淫。
「口四」:妄語、綺語、兩舌、惡口。
「意三」:貪、瞋、癡。
如行宗云:「性,即是體。
違理之惡,從心而起,
(並)不(是)由(佛)制(才)有。」
戒疏云:「言性惡者,
如十不善,體是違理。
無論大聖(佛陀)制與不制,
若作違(背心性的惡)行,
(自然會)感得苦果,故言性惡。」
(性遮、性惡之罪-十不善業)

戒善之別 (終)

「皈依三寶」,
是持戒的根本精神。
戒法,不同於善法,
在於他必以「三自歸」為動機、初發心。
持戒的宗旨,
無非在現前一念(當下)
心境本自不二之「一體三寶」,
藉著持守戒相,
而開發出「理體三寶」的解脫功德。
誠如蕅益大師開示:
吾人現前一念
「良知之心,覺了不迷」為"佛寶"。
吾人現前一念
「所知之境」為"法寶"。
如此
心外無境、境外無心,
於其中間,無是非是。
「心境和合,從來不二」,
名"和合僧"也!
又云:
一心旣彰,五戒斯具。
所謂
現前一念:
能緣一切正報而"悲愍仁慈".卽是「佛」。
所緣之正報.卽是「法」。
心境不二.卽「僧」。
故(持)不殺(戒),方為「歸依三寶」也!
現前一念:
能緣一切依正而"奉公守義".卽「佛」。
所緣之依正.卽「法」。
心境不二.卽「僧」。
故(持)不盜(戒),方為「歸依三寶」也!
現前一念:
能緣一切正報而"清心寡欲".卽「佛」。
所緣.卽「法」。
不二.卽「僧」。
故(持)不邪婬(戒),方為「歸依三寶」也!
現前一念:
能緣一切正報而"誠實無妄".卽「佛」。
所緣.卽「法」。
不二.卽「僧」。
故(持)不妄語(戒),方為「歸依三寶」也!
現前一念:
能緣一切旨酒"深恐昏迷".卽「佛」。
所緣酒.卽「法」。
不二.卽「僧」。
故(持)不飲酒(戒),方為「歸依三寶」也!
(宗論.法語.示吳劬菴)

戒善之別 (五)

問:為何戒是以三自歸為基礎?
答:如南山律提出四種三寶,我們一定是透過當代「住持三寶」去認識「化相三寶」佛世時因為各種緣起佛陀親制的戒。而後在念念當下的「一體三寶」中,歷緣對境,憶戒、持戒、防非,以契證「理體三寶」,開發無漏功德。
四種三寶,
其實就在持每一條戒時全體彰顯。
每一條戒,
在在都引領行者開發自性三寶、強化皈依投靠的信心。
如明.蕅益大師云:
三歸.為「能持」,五戒.為「所持」。
五戒.為「能歸」,三寶.為「所歸」。
是誰帶著迷惘無明的我們
走上修行持戒的光明大道?
就是「三寶」!
又最終何處是我們持戒修行的歸宿?
還是「三寶」!
因此說四種三寶的修持法:
親近「住持三寶」,回溯「化相三寶」。
在「一體三寶」中,契證「理體三寶」!
具備三皈信仰的持戒,
每一個當下,
都是在彰顯三寶、弘揚三寶、流傳三寶,
功德不可思議!
故知,
由於有以下幾點性質,
迥異於「世間善法」,
所以才堪稱為「戒」:
1.有本期誓
2.徧該生境
3.佛陀親制
4.受三自歸

戒善之別 (四)

戒/善的辨別,在此時代更加不易。
戒,除了必須是「有本期誓,徧該生境」,還必須是「佛陀制定」的。而更重要的,戒法是建立在「皈依三寶」的基礎之上,也就是對三寶的信心與皈依為根本,而後納受戒體作為信心與皈依的實踐。
因此,經中當機眾經過佛陀的開示之後,必定受「三自歸」,而後自己宣誓盡形壽持守戒法。
無論五戒、八戒、沙彌戒,都是在三自歸時得戒,乃至佛陀早期也以三自歸授比丘戒,乃是後來才調整為白四羯磨得戒。因此,皈依三寶是受任何戒的根本,是一種指南針、領航燈塔。
否則,如現今某些團體發生了「大覺者事件」,而稍稍引起社會關注。然而追求其原因,其實從草創之初,早就都有端倪可尋。
如以女尼為佛陀,將團體的開示與行腳記錄捧為大藏經以取代法寶,以授證取代三自歸,又自創十戒取代戒法。只要正式的三寶弟子,大都不難發現其團體的"氣息"有些許不同,為何?因為皈依三寶的意義並未被正確認識。一旦失去方向,要如何知道自己「將被帶去哪裡」呢?
此類團體個人專屬的戒,充其量只能稱為「善」,而不應僭稱為「戒」。如中國叢林祖師也只敢謙稱為「規約、清規」,絕對不敢以戒自居。
或問:創立者又不見得有僭越的意思,只不過「但取其名」而已,有那麼嚴重嗎?
答:佛陀開示修行,一定是以「聖言量」的文字薰習成「名言種子」,作為「聞慧~聽聞正法」的思路引申.
如果身為佛教徒、廣大領導者,對於名言種子的精確度尚且如此含糊亂用,要如何談到聞而思、而修呢?
名言稍異,思惟方向、容受的量、所行方法、所得果報,可都是天差地別,這正是「戒」之所以異於「善」的主要原因!

戒善之別 (三)

戒除了「有本期誓、徧該生境」,這兩個意義之外,還必須是「佛陀親制」,縱然大菩薩也不具制定的資格。佛制的戒法,不但本質是戒,行為又符合於善。「既是善、又是戒」,不同於世間一般善行,「是善而非戒」。
反過來,有一類世間惡人所造的「惡戒」,性質也與此類似。他也要期誓願,也不簡別境界,唯一差別在於他是「惡法」。如同屠夫家世世代代都是在殺豬,下一代從接掌事業開始,當然就希望能夠事業順利、代代相傳。而每一天所殺的豬隻,他們也不可能去挑醜一點的殺,或者疼惜可愛一點的豬。只要是豬,"格殺無論"。這在本質上類似,所造的業力也特別大。
又如備覽持犯中提到的「通漫」,就像恐怖份子拿著刀上街,"逢人便殺",不簡別對象。又如設置教導如何自殺的網站,無論哪一國、年紀多大,"只要是人",因為看了你的教導而自殺命斷,就成就殺人之業。又如祭祀慶典,為了祭拜鬼神,便年年屠殺國內一切牛隻,"逢牛必宰"等等。
惡戒,大多源自於習俗、家庭環境,或者因為人生遇到某些瓶頸,便發毒誓,成為一種惡戒。雖然本質類似於戒,但是他卻非善,而是一種「極惡的罪業」。
無論善戒或惡戒,因為同樣有「要期誓願、不擇對象」的初發心,因此感召的果報也來得特別快,特別大。持守佛陀的善戒,現生中即有法喜安樂,趨向解脫的花報,來生增上、往生淨土的果報。持惡戒、發毒誓的人,許多在這一輩子,便感召多病短命、貧苦困迫的花報,臨終惡相現前、眾生索命,當下即墮落地獄的果報。
人生中,難免會遇到瓶頸,或者冤親債主。但是不管如何,至少為了自己,應謹慎發心。千萬不要「輕口詛咒、發下毒誓」,而種下這種惡戒的種子,不但於事無補,一旦環環相扣,只恐「一發續現」,不可收拾。

戒善之別 (二)

平常我們都會聽到人家說:「幹嘛持戒持的那麼辛苦?我們也有在做善事,不去害人就很好了啊!」或者我們還沒踏入佛門時,自己也可能曾有此想法。
律中特別針對戒與善,作出一個明確的判別。必須具備兩個條件,這一份善行,才有資格稱為「戒」。
一、「有本期誓」:最初有一股初發的誓願力,期望在特定的期限內持守。如同八關齋戒要期一日一夜,或者出家戒要期盡形壽。如果只是口頭講講,或者一時興起才作,就不算"有本期誓"。
二、「徧該生境」:此行為不可簡擇條件,如同受不殺生戒,一切眾生都是持守的對象。如果特別喜好殺某類動物,就不可算徧該生境。
善法,就如芝祖云:
「顯示世善,無願體也。」
戒法,則:
「有要期受體,然後如體而修。」
有一定的要期,在這一段時間內,自然會有股警覺自己的力量。不簡擇對象,這一股力量就特別廣大。表相上同樣都是一樣的,但是有戒體的善行,格局廣、力量大,所創造的善業因果也特別強。反之,如果只是沒有約束力的善行,雖然仍有其善報,但他只是偶發的、有簡別、有參雜個人好惡在裡頭的。遇到自己不相應的狀況,善行就不一定表現的出來了。
如果把業果拿來「秤斤秤兩」,用同樣的力,創造同樣的善行,受戒起修,其實相對划算許多。

事在無作的修煉

受戒,就很像我們熬煮一種特定湯頭,藉著各種食材與比例,按照特定的程序進行,最後這一鍋湯底,就成為"獨門秘方",過程中少一個因緣都不行
南山律提到受戒時,最初藉著「身.禮拜、口.請師、意.觀想」,種種引導我們專注虔敬,準備領受戒體的過程,稱為「作戒體」。而當正式受戒觀想完畢的第一剎那,此時「無作戒體」生起,也就是我們要期的誓願力,正式在八識田中播下一顆種子。
前面的儀式引導,授受因緣,缺一不可。一旦得到戒體之後,即「一發續現」,正式啟動"持戒機制"。這一股誓願力就正式發起,在往後的行住坐臥當中,自然會產生一股「隨行」的制約力量,作為持戒的源動力。獨家秘方,就此問世!
無作,是一種誓願力。很像裝咖啡剛喝完的空杯子,也很像曾經裝過老茶的茶倉。也很像噴射機劃過天際後,遺留下來的軌跡雲朵,又像流星。
無作,特定而言,專指戒體。而廣義來說,就包含了我們做任何事情在內心對自己的一個「願望延展力」,這包含了我們賦予「外在事物」的一種意義。
南山律討論無作時,其中一種稱為:「事在無作」。也就是施主供養了寺院一塊磚瓦,只要寺院還在,僧人於中用功辦道、弘法利生的一天,那麼當初供養者的福報,就綿綿不絕,天天增福,就算他往生後再去投胎,福報依然持續增加。因為,這一塊磚瓦,當中就具有當初他賦予的一份祝福!
曾聽過一個虔誠信佛的雕刻師說:「我們做這行業要自尊自重,因為我們刻出來的佛像,連出家師父都要膜拜的!」
延伸至各行各業,莫不如此。隨著專業領域,緣著眾生、對一切事物的構思與願景,無形中凝聚的「善惡業性」、未來感召的「罪福業果」,無不溯歸於最初發心的那一念。如同數年前流行的一句話:「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剔除薪水為了家計的因素外,「各行各業,也無非是為了服務眾生!」
事在無作的修煉,直指行者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中的「現前一念」,引領三業造作、遠眺苦樂因果。
因.緣.果.報,全在「當下一念」中運作!可以說是教授我們,如何建構自己"生命藍圖"的法要精髓,也是戒律的核心議題之一。

物在福就在!

佛門當中,捨一得萬報。
寺院一磚一瓦,物在福就在!
南山律中提到「事在無作」,檀越發心供養的東西,只要有僧人如法去受用他、運作他的一天,檀越的福報就不斷累積增長,就算往生了,到下一輩子一樣繼續增加。
因為這一磚一瓦,蘊含著施主賦予他的一份祝福與期望,即是一股「無作業性」。而後續「福報利息」滋長的力量,就跟最初布施時的發心有密切的關係,也就是當初三業布施時「作業性」的清淨度有關。
寺院一點一滴,皆靠著檀越虔誠供養,以及僧人透過如法如律的方式,將一切緣起轉化的更清淨、更圓滿。日後,這一切磚瓦,乃至一沙一石、一花一木,為一切有緣來往僧俗所提供的「十方常住」功能,點滴福德與功德,終將回到一一布施者本身虔誠培植在八識田中的「事在無作業性」!
誠如蕅益大師云:
舉手、低頭,皆成佛道;
開.示.悟.入,妙在不別覓玄奧。
無相.不離「有相」,
解脫.不離「文字」。
究竟.不異「初心」。
若以「生滅心」.觀一切法,
設有一法過涅槃者,亦是生滅數...
若以「不生滅心」.會一切法,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豈得漫云:
塔.是土木,經.是紙墨邪?

空中樓閣

剛開始學習,我們往往容易把境界都講太高了,但實際上如何受用?用什麼標準來衡量呢?
這也是為什麼佛陀開示,一定是照著戒定慧次第。只有先從持戒入手,在一切所緣境上,內心先產生一股如理作意,正確的認識這是什麼境界?我如何正確的發心?了解業的善惡性質與重輕,作為衡量自己的標準。從外在粗淺地"息業",不讓業翻攪的那麼躁動。行為端正,戒律持得清淨,內心自然會產生一股安定感。
接著無論修習四念處、數息不淨、或大乘唯識觀、真如觀...等等,都只是在「原本持戒的境界」上,直接下手觀察而已!因為,我們持戒的對象,即包含十方世界十法界,一切情非情、世出世的宇宙萬法。
並不是跳過持戒,粗淺的行為造作都還混亂不清,而能夠直接進入理觀的。這樣是天方夜譚,空中樓閣。

健康的免疫機制 (五) ~記住:我們從來就不是孤兒,不是一個人!

記住:我們從來就不是孤兒,不是一個人!
因此,「假冒僧人」,
我們可以說是「盜相」!偷盜僧人形相,偷盜俗人信心、供養。
推而廣之,
當在家菩薩皈依三寶後,卻失去對、佛、法、僧、戒的淨信尊重,我們也是在偷盜三寶給的「皈依體」。
當出家僧人受戒後,卻不好好學戒,建立正見、正行,也是在偷盜世尊授予的「戒體」。
乃至於,
當附佛外道無聲無息的,把佛經拿來作為他們建立教法的依據,用他們的思想去詮釋、弘揚佛經時,也是在偷盜佛陀本身的「思想」,因為,那並不是當事人佛陀的意思。
因此,
如果站在「護法衛教」的發心,
所有盜取「三乘聖賢幢相」,以菩薩聖人自居的人;
所有盜取「僧人如法戒體」,不願意懺悔卻又賴佛求生的人;
所有盜取「佛陀三乘教法」,曲解經典本義的人;
乃至於
所有盜取「因果循環,法爾如是的真理」,邪知邪見、不信因果的人;
全部都是在「破壞佛教、敗壞佛門」的人了!
..
佛陀臨終交代,
他在世時,以他為師,
他滅度後,佛弟子要「以戒為師」。
從皈依受戒後,我們都要知道:
戒在,佛就在!
我們從來就不是孤兒,不是一個人!
佛陀一直都在,
一直把他的法身舍利~「戒律」留給我們,
陪伴在我們的身邊。
如果「戒律」,是佛陀的靈魂,
那麼這一襲「袈裟」,便是大慈悲父遺留下來的信物!
「剃髮染衣、如法持戒、證三乘道」,
才是釋族之家風!
僧人.慚愧受施,精進行道;
檀信.敬重儀相,盡心護持,
僧俗一心念戒奉戒,
以戒為準繩尺度,家門興盛,
心懷不軌的外人,自然無從介入。
佛陀曾說,世界無盡、眾生也無盡。我們發心學佛,要急著「處理」的,或許不是外在的那一些,也永遠處理不完的。但是我們可以「立馬處理」的,卻是我們這一念心。
想一想自己:
也常常覺得自己很不錯?
稍得法味便憍慢,絲毫不覺生死輪迴之苦?
曾經對三寶狂熱,也曾一時迷惘,辜負了三寶?
也曾一時心急,跑去求神問卜、東問西問,辜負了自己的皈依體?
也曾無知犯戒,辜負了自己受戒時曾發的誓願?
也曾一知半解,就急著向人解釋不成熟的佛法,曲解了佛法的本義?
也曾輕慢出家師父,覺得他們又不怎樣,辜負了自己對僧寶的淨信?
也曾一時情緒,覺得好累,索性不要學佛了!佛說那些都不一定是真的吧?...而辜負了因果真理?
.
才發現,
原來上面那一些惡業自己也有,完完整整,一個也不缺。
才發現,
原來佛陀過去就是把這一些「不圓滿的自己」處理好了,佛自然成了!外在的眾生自然也度了!護法衛教也圓滿了!三寶恩、師長恩,自然一切都報答盡了!
才知道原來學佛修行就是「以法為鏡」,
好好壞壞,如果當作「一面鏡子」,就會從境界中去看到自己的面容。
如果只是當作「一片玻璃」,就會永遠在好壞染淨之中,迷失了自己的本份與淨信。
如比丘戒本云:「如人自照鏡,好醜生欣戚。」
或許,這才是護法衛教的本義!
也只有「自性眾生誓願度」,
才有辦法圓滿我們那一念
最美、最純真的學佛初發心吧!?

健康的免疫機制 (四)~等護解脫法相 不失皈依淨信

皈依三寶,是任何佛弟子的信念。通論而言,「佛」跟「僧」都是有生有滅的,只有「法」是三世常住。佛因法而覺悟。僧因法而建立戒體、戒相。因此,學法須靠人教,而佛已入滅,就必須「依僧學法」。縱然是出家人本身,還是要依止師長學習戒律、經教。可以說,三寶的核心價值,就在於法,這包含了「戒律」跟「經教」。
戒體,是比丘「堪受信施供養」的基本條件。而比丘戒體之染淨,跟本身持戒與否,息息相關。因此,當僧俗普遍明白戒律,至少知道那一個「最基本的界線」,大家對如不如法?符不符合戒律?給人感覺怪怪的?...的「直覺敏銳度」,就相對提升。如:比丘怎麼自稱是聖人?比丘怎麼跟女眾共住一室?比丘怎麼換俗服跑去逛街?比丘托缽是托金錢還是食物?...等等。
在戒律當中,如果比丘犯較嚴重的戒,等於戒體嚴重受損、染汙,是必須「暫時褫奪公權」的。如果破四根本戒卻又不願意懺悔,等於佛法大海中的死屍,不可接受供養。遲早要被因果的浪潮,打到三惡道的岸上,不可再優游於大海中。
這個時代眾生的煩惱重,各種投機取巧也複雜許多。僧俗所要掌握的,或許就是那一條「行為界線的釐清」!什麼行為,已經違越僧人該有的舉止?
十輪經中,佛陀因地當獅子,縱然他知道身穿袈裟的獵人是假的,是要來射殺他的,但是獅子還是「明知故捨身」,只為了圓滿護念自己對袈裟、對僧人儀相的淨信心。這樣典故在落實面上,或許有的人會覺得很荒謬。
但是無論戒律或是經論,一貫共許的,就是對「出家法、僧羯磨法、三乘正法」,對「薙染儀相、袈裟缽具、持戒威儀」的淨信。因為,恭敬住持儀相的同時,其實是在善護自己對「三乘聖道的淨信渴仰」,其中包含四果四向、聲聞緣覺、三賢十地,乃至究竟佛果。因為,在家人縱然證得四果,還是要現出家相。諸佛最終成道,必現出家相!理事因果,法爾如是。
而十輪經佛陀雖然要我們恭敬「剃染僧相」,但是對「三乘聖僧的戒體釐清」、「凡夫僧持戒、破戒、邪見的釐清」,卻是一絲不苟,不打迷糊仗的!
佛陀目的沒有別的,就是為了「護三乘正法」、「護僧人儀相」。捍衛「解脫法」、捍衛「解脫相」!

健康的免疫機制 (三) ~如何傳遞愛的信念?

看到近年來最大的國際事件,一者「恐攻事件」,彷彿隨時都會出現在你身邊的炸彈、槍擊、車輾、劫機。一者「北韓事件」,似乎隨時被丟下一顆洲際飛彈、氫彈、核彈。
前幾天才公布的北韓由於核彈試射,引發的人工地震,間接導致其地下通道崩塌,搜救期間又發生二次崩塌,總共兩百多人活埋。而附近約十四萬居民也因為開始得了怪病,被筋正嗯下令封鎖不得出入,全數準備"等死"...
然而,今天美國CIA釋出冰拉燈生前的解碼資料,令人錯愕的是,這一號恐攻頭目,他竟然是一個「日本動漫迷」,七龍珠、火影忍者、太空戰士(FINAL FANTASY)...常人聞其名,必然與「殘忍」、「邪惡」、「心狠手辣」等畫上等號,但是他的日常,竟然就跟我們平凡的童年沒有兩樣。甚至在他筆記中,也透露出他想要營造一個「和諧的伊斯蘭世界」。
..
每個人,其實都在尋求一份愛。只是每個人追求的方式,受到成長背景、後天薰習產生各種差異。就像冰拉燈也曾經瘋狂於「超級賽亞人」,並幻想蒐集「七龍珠」以達成願望...每個人追求的,往往都只是為了填補原來的那一份空缺而已。
如果追問一個歷盡滄桑、喜好平淡的熟年男女的過去,他們或許也只會淡淡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因為,他們只是在經驗中,找到了彼此更恰當、更圓滿的「愛的方式」而已。人生,要先學習懂得"愛自己"。懂得愛自己,懂得保護與珍惜,才會知道怎麼去愛身邊的人。學佛,只是從這「一輩子的自愛」當中,提升為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全然究竟的愛」而已。
.
就如同這幾天發生的佛門事件,其實身為僧人自己是非常慚愧的。在事情爆發之前,或許已經有太多太多無知受騙發生,所以也導致某些在家人開始進行揭發佛門秘辛的專職工作。這,也是試圖去保護信徒的信心,不希望再有人受騙。但是實際上,在自己不明白戒律規範,又被一波波事件激發下,或許,其實我們也正在用不正確的方式,在做我們自認為保護佛門、愛惜佛教、疼惜信徒的工作。一如北韓與伊斯蘭事件一樣。
佛門也好、世界也好,在我們投入自我認定為「正義使者、愛的捍衛」之時,或許不妨去想一想:到底什麼方式,才是真正的愛?才是佛陀教導弟子,對於生命全然究竟的愛吧!否則,是愛?或是傷害?...真的不是誰說的就算...
如果要問我:要如何去愛?
我只能說:身為一位佛子,我願意學習以「如法如律、如佛所教」的方式,去表達、去傳遞我個人的「愛的信念」。
..
有感之際,藉著分享這一篇
「離垢清涼園」之法語文章,願一切有情,都能明白「愛的真諦」,願我們一起學習:如何以沒有副作用、不再傷害的「愛的方法」!...
雖然我們的努力
只是杯水車薪、緩不濟急,
但是我們還是會繼續
在冰雪大地裡撒種,
等待來年春天的綠芽新萌...
台灣佛教也是一群人
逐漸努力朝佛陀的正法律靠近,
才有今日的模樣。
如果因為頹喪而放棄,那麼便不再有新機;
如果因為興盛而自滿,那麼便會逐漸衰敗。
唯有不斷向上向善,
末法能趨近於像法,像法能近於正法,正法能近於佛在世時...
莫以自己力微而放棄,
在佛典中,
菩薩發願代受眾生苦時,
倘無能為力代受之時,菩薩亦不棄此心;
在論典中說釋迦佛本生,
雖頭與手足皆被羅剎鬼縛,亦不捨精進。

健康的免疫機制 (二)

其實佛弟子的初發心,就像某臉友說的,佛教哪有分國界?身為釋子,更為刻骨銘心。現在「僧裝服飾」從頭到腳,很容易都買的到。每次如果想到,隨便一個人去買了一套僧服、加上一個引罄,著裝後直接上街去化緣...或者化緣完,也懶得換回俗服,直接跑去喝酒吃葷,飽餐一頓...旁觀的社會人士,或是佛教徒看到,要作何感想呢?
每個人發心立足點,其實很單純,就是不忍心看到世尊那一件袈裟被這樣踐踏利用,更不忍心看到當虔誠付出的人發現事實時,那一種信心破碎的感受,身為佛弟子,更是倍加痛心。
今天遇到事情,並不是處理不處理、只空談玄論的問題。歷史上佛教經歷過很護持的皇帝,甚至請高僧依律來制定法令,一切尊重並按照戒律來規範僧尼。但也歷經數次滅佛法難,無數僧尼被勒令還俗。最理想的狀況、最不堪的狀況都已成了歷史,到底「守成」與「振興」的關鍵何在呢?
佛陀建立僧團後,面對自己的堂弟提婆達多以極度惡劣的手段試圖陷害他,並創立邪三寶,自立為佛,擺明就是要破壞佛陀的法。甚至勾結王子,要一舉推翻佛陀與聖弟子。更重要的是,他當時也曾具備神通,能夠變化自在...相較於現在末法的"海鮮假佛",或許要不被提婆達多騙去,應該也不太容易吧?...如果設身處地想一下,不禁冒出一個疑問:「佛陀您當下不處理?難道要讓更多人被提婆達多騙下去嗎?...」
但是回頭觀察這過程中,佛陀做了什麼?佛為何這麼做?佛的目光是放在什麼位置?如果以佛陀在俗的人脈勢力,或許只要"一通電話",要「處理」也不是一件困難事。但是佛陀所作的,只是「隨犯隨制」,隨著惡比丘有犯戒發生,便召集比丘制戒,爾後隨著事態變化,建立起該戒完整的開遮持犯,戒相軌範。佛陀作的,只是藉著事端,建立戒律的架構,並且解說、宣揚他之所以制定的道理,如果犯了,會有什麼過患?...佛陀只是一再回到比丘本身~戒律是否落實?這是佛陀對個人之尊重、對因果之徹信,包含了極其悠遠的業果洞悉。
慚愧比丘,自然伏法認罪,依律懺悔,回復清淨。無慚無愧的人,也因為佛陀或律師的分析後,普世已經對此犯戒事端有正確認知,僧人依羯磨法奪去他比丘的權益,嚴重者直接默擯,不再與你有任何互動,當作沒有你的存在。俗人不再對他禮拜、供養。這一份壓力,自然使得犯戒不懺悔者知難而退。

健康的免疫機制



或問:「戒律只有出家人能看,問了每個師父說的都不一樣,莫衷於是。好像都是僧人自己作審判,而我們在家人只能接受結果,然後繼續被騙、被消費信心?...」
其實無論南傳或是北傳的戒律,世尊的規範已經囊括比丘一切言行。當一個事端發生時,在家菩薩應當前往「如法持律的僧尼處」請益。師父們自然會針對事件,為您分析說明在戒律上的判處。在家菩薩除了關鍵的篇名,與不得參與僧人誦戒外,還是可以透過師父了解制戒緣起還有背後意義。
而當在家菩薩們普遍了解事端在律藏中,佛陀是如何判處與執行之後,縱然犯戒者不願伏法認罪,但是因為無論僧俗,大家都是依照戒律來判定,所以形成的輿論壓力,自然會使犯戒者知難而退,或者選擇發露懺悔,尋求回復戒體清淨。而這一股「如法如律的輿論」,久而久之自然會形成「僧俗共許的普世認知」,這是一股「如法如律、如佛所教」的清淨良知,僧人基本規範。這樣子的捍衛,功德無量無邊!
無形中,自然喚醒僧人:「這一件袈裟不是那麼好穿的!?」喚醒僧人的本份事:「我應該要學戒持戒,自我尊重!」另一方面,在家菩薩知道佛怎麼規定,自然也學會如何辨明僧儀表相該有的言行,而不再輕易被受當了。
例如:當看到僧人吃肉喝酒,我們只是覺得他破戒了,他哪是僧人?當我們看到僧尼共處、共住時,我們只是覺得他們破戒了,應該還俗。但是,我們知道佛陀是怎麼處理這一些犯戒事端的嗎?
戒律中,比丘如果犯四根本重戒,懷慚愧心不捨袈裟,佛陀的慈悲,還是開許他在僧團懺悔後,維持出家人的身份。但是他這一輩子將不再具備比丘羯磨的行使權,而且終身都要排在比丘之後、沙彌之前。這一些佛制的判處方式,我們知道嗎?
更何況判處還必須要眾緣具備,並不是只因片面懷疑,或者大肆渲染,便情緒性一口咬定,甚至訴諸法律途徑。這樣的處理方式,不但沒辦法圓滿我們「護法衛教的初心」,也讓僧俗都更偏離於「戒律之主軸焦點」。而無止盡的針對事端做擴大,也讓一般非宗教徒產生先入為主的印象,形成更難取信於社會的反效果。
人的體質好了,免疫力夠了,就比較不容易感染。同樣的,如果一個區域,乃至整個佛門僧俗對戒律怎麼規範?什麼才是正知見?僧俗大家都有認知,甚至習以為常,那犯戒破戒的人、邪知邪見的人,自然很容易被辨認出來,佛教自然興盛。
註:以上內容並未針對任何人事,單純分享個人心得,虔誠供養一切有緣佛子,僅供參考。

十方常住 (二)

因此
當我們供養僧團時
不妨發一念善心
希望供養「十方一切凡聖僧」
並不是供養某一個師父
有因緣供養一位或少數時
也不妨發一念善心
我是
供養師父「如法的正知見」
供養師父「如律的戒體與德行」
並不是因為我比較喜歡哪一位
或是跟哪幾位關係好
當因地供養的心
能夠依止在戒律與法
較深層的理體層面時
不為了其他
不停留在生滅表相
對自己
不但能夠策發出離心
同時迴向究竟目標
對外境
也會自然產生
明辨邪正是非的智慧
明辨中又不失禮法進退的妙觀察
未來縱然人心變了
我們當初布施的心
依舊如如不動、無怨無悔
因為
我們的動機清楚
我們的發心清淨
十方僧人.來去生滅
而寺院常住.依舊三世不移
猶如
我們的煩惱情緒
起滅不定、不堪回首
但我們希求佛道的心
卻是三世不移、終當圓滿
供養護持「常住之法」
方能
歷三世而無悔
觀生滅而坦然

十方常住

僧團,本身就具有「十方常住」的性質。
表相上,就著僧人來說,總是一代一代承傳、一批一批遷換,來去不定。但是就著道場本身,卻是佇立不動,巍巍常住於此,從來不隨著任何好壞而改變。
本質上,僧人如法不如法,好壞善惡,也是不定。但是佛制的戒律軌則,卻是如如不動,靜靜地安住在法界當中,隨著僧人自覺與否,而自行開採。
任何治療方式,都有表層治療與深層治療。最大治療效果當然是兩者並進,但是每當進入最深層的治療時,通常都需要那一份「信心」。
例如皮肉外傷透過塗抹與包紮,骨折必須接回去,而四大不調或是臟腑問題,就必須內服。但是最深層的神祕療癒力量,還是在於病患本身相信:這一個身體本身會有「自癒回復」的能力,自己要做的工作,只是順著他的力量,幫助他回復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佛法施設的次第,最初必定「由事入理」,藉著布施、持戒、忍辱來培養福德力。入理後必定要以「心性」為基準點,來作為一切修行的鋪陳。自此開始,才慢慢稱得上"修行",如同淨界法師常說的「把心帶回家」!
最初學習的戒律,佛陀就會教導我們如何辨別邪正,何謂如法?不如法?接著應該選擇如法僧團親近、供養、學習。這是就著表層上,先讓我們具有對外在環境的免疫力,然後能夠安心學習。
然而如果我們試著將時間空間的幅輳拉開,將一切邪正善惡、紛紛擾擾的表層,回歸到這一念心性時,一切表層,也不過是由心性延伸出來的無限可能性而已。好壞紛擾,終歸自承當…
身為佛弟子,同樣虔誠供養一塊錢,但是這一塊錢的意義與因果,卻與個人的認知緊密相扣。當我們的心意,能夠依止於「深層心性療癒」時,這一份布施給與自己的意義也就更深遠,果報也更為清淨,而不會有副作用。如果我們的心意,只依止在表層的因果,停留在人的好壞,未來倘若人事變了,自己對於當初的布施,就容易產生後悔、懷疑的負作用。
對於信徒而言,道場本身就是一種「心性治療」。但是當道場目前運作的人再怎麼不如法,更重要的還是病患本身,必須要對佛陀所安立最深層的療癒,有那一份信心。這一份信心,不是強逼自己去信,而是對於「生滅來去的人事」,以及「常住不變的真理」,這之間十方常住、法爾如是的道理篤定。
也因此,南山律說明皈依三寶,必定依照皈依的層面,分成四種三寶。最初還是要依靠「住持三寶」,在事相上能夠守住自己的因果。而最終還是要皈依「理體三寶」,以開顯自性、求證聖道、解脫生死為歸宿。
迷於事理,著於事相,很容易就產生氣餒追悔,而連帶將佛陀所要引導的最終目標也放棄了,古德稱之為「因噎廢食」。因為怕噎到嗆到,乾脆就不要吃飯算了!
如果能夠明白十方常住的事理因果,就像體質調好了,外在的病症自然會慢慢痊癒。如同一棵樹木遭到颱風的傷害後,我們只要確保他的根系沒有受損,其他縱然枝葉都吹壞了,我們也有那一份把握,來年春季他就會慢慢萌芽,長回來的。
身為僧人,本身必須明白「因果事理」!明白自己身上承擔多少「十方常住的醫療責任」?在病患本身調理得當、自我修復、重新勇敢站起來之時,自己是否何曾一念自覺?看到:在自己冒充人師、傳播惡知見之時,不知道已經犧牲掉多少信徒的善根信心與法身慧命?

警意之緣—觀照力的重要

大乘佛教其實非常重視修習止觀,也就是每個當下對身心境界的「觀照力」。就如同戒律當中的標準,倘若對「所緣境」迷糊不清,縱然身口沒有去造作,嚴格來說,也不能稱為持戒(止持)。必須面對境界時,憶念受體、憶念戒法、生起防非止惡的功能,誠如南山律云:「於諸過境,能憶、能持、能防。」才能稱為持戒。又云:「戒,是警意之緣也…」故持戒之關鍵正是在於「警意」!
倘若忽略了當下「依教起觀」,縱然學了許多法門、名相,就如古德說:「入海算沙徒自疲」,就得不到真實受用。無論持戒、修止觀,必定是教觀互扣,與教理、與戒法緊密結合的,故其最終的目標,莫非是「常爾一心,念除諸蓋」。
這一份綿密不斷的觀照力,其實很像做生意顧店面,就算你忙東忙西,甚至打瞌睡,但是只要一有客人進來了,那敏銳的「直覺觸角」必然馬上收到訊號:「有客人來了!」,而馬上各就各位,準備做生意了。
這一份能力,其實人人本具,平等平等,只要我們能夠把守護戒體、追求聖道、追求一心,看得跟賺錢、生活一樣重要。否則,口說發了出離心、菩提心,就像掛上了招牌,開了店、進了貨,結果客人來了卻「視而不見」!?人進進出出,結果卻「老闆不在」!?或是「老闆睡著了」!?...這生意怎麼做下去呢?如果遇到壞一點的煩惱賊,就直接進來把功德法財搬光光,得不償失。
生死凡夫,煩惱再多,只要懂得「依法把關」,時時問自己:「老闆在不在?」必定能夠得到基本的調伏!然而,對「觀照力」的輕忽怠慢,才是使我們「持續有漏」的根本原因!

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

戒律是僧人的基本學養

其實原本每一位僧人都應該有處理自己、處理大眾的能力,這是佛制任何僧人受比丘戒後都要起碼五夏專精戒律,直到具備誦戒羯磨的本份事,才開許進修定慧的。因此本因法師在說明會就說過:本來每一個僧團都應該自己有處理事情的能力。
佛陀在戒律中,縱然比丘只是小過失,但是影響到僧團規矩時,大眾都可以對他實施呵責、驅擯,倘若言行不懂得自我檢點,辱罵在家人、或是到處說是非等等,破壞在家人對三寶的信心,僧團都還要派人帶著這位比丘去向在家人賠不是呢!
而當比丘違犯重大過失,或是邪見不願意接受正法時,僧團也都應該加以治罰,暫時將他的比丘身份「暫時褫奪公權」,讓他自己反省悔改,才恢復他的權力。倘若犯了四根本戒,佛陀開許經過懺悔後保留僧人身分,但是就從此不再具有比丘全面實質的意義了。倘若選擇不懺悔,僧團就要將他滅擯,永出僧海。
而面對另一種極度惡性的比丘,任何僧團、全教界已經完全拿他沒辦法的,佛陀才說「滅擯」,也就是公告讓「全部佛弟子」知道,從今以後大家看到他,就像看到「空氣」一樣,當作沒有這一個人。這樣的處罰方式,遠比訶責、驅擯等治罰都還要嚴重,因為這代表所有人已經對你「徹底失望」,你也完全不接受法的勸諫,今後任由您隨意來去,就當作沒有你的存在一樣。
羯磨治罰,是針對事態嚴重性,有其輕重次第的,並不是馬上就對他默擯。而驅擯、滅擯、默擯這三者,是有其特定差別的…
而地藏十輪經提到,邪見顛到,扭曲正法的比丘跟在家人,其罪惡遠比造五無間罪還要重,面對這種邪見比丘,雖然還是應該尊重他身上那一件袈裟,但是戒律也說對邪見破戒的人,在家人可以不用頂禮供養的!

弘戒的關鍵

弘揚戒律的人,無論是傳戒場的授戒師,或者教導戒學的師長,用何種角度切入至關重要。
唯識當中提到八識田中的三種種子:「我相種子、名言種子、業力種子」。其中「名言種子」是最重要的,因為精確而相應聖道的名言,對內不但能夠對治我法二執,而且對外能夠催伏惡業,轉變業力。因為修行的根本,正在於以第六意識的名言,對治第七識恆常執著的我見、我慢、我癡、我愛,也同時對治身口的業力造作。
持戒一開始最明顯的效果,就是「業力種子」的轉化,因為至少身口二業能夠隨順戒法,不造惡業。然而戒律更重要的核心,在於明白「戒無漏學」的意義,也就是對治身口二業的目的,在於對治「我相種子」,解脫煩惱束縛。
因此,當我們吸收戒律的名言種子之時,倘若不明白戒律的根本目的,很容易一頭就栽進去行為上的約束,而產生另外一層法執。一旦卡在戒相的法執日久養成,「我相種子」也就滋長壯大,而不自覺。甚至還是覺得自己持戒精嚴,而生起大我慢,整天跟別人比較對立。故廣欽老和尚曾說:「修行,不要在形式上裝飾我相。」
誠如蕅祖所說:「儻恃己修:見不修行,便生忽慢。自持戒,慢破戒者。自讀誦大乘,慢無聞者。自解義,慢愚魯者。自觀心,慢口說者。人我山高,勝負情重,畢生勤苦,止成修羅法界,去菩薩道遠矣。」
判斷行為的染淨標準,除了必須符合戒相之外,更重要的是我相對治深淺。倘若能夠將「我相與行為」兩者之對治結合於戒相名言教授當中,或許方能事半功倍、契符佛意,而且也才不會有副作用,如同本來為了治病而吃藥,結果病沒治好,反而又衍生其他副作用,得不償失。
回頭再反思南山律的法、體、行、相四大科目,祖師的教授並不是馬上就在戒相上鑽研,而是先明白"戒法"在整個學佛、戒定慧三學中的定位,他是「聖道本基」。然後設定好以最究竟的佛果為目標,發起「三聚圓修」的誓願而感發無作戒體。然後才正式進入戒相探討、戒行實踐,或許有其深遠的涵意。

戒律就是僧尼的生活

道宣律師撰述《南山三大部》,以其智慧,將佛陀一代時教切割為化制二教。凡是戒律規定出家人的部分,都稱為「制教」。其餘經論,稱為「化教」。
而其分割線就在於「犯罪之有無」。因為出家人受的戒律,就是他應該要過的生活,倘若該做不做、不該做卻做,就會有「犯戒罪」的過失。這一份過失,來自於他違背當初受戒時發的誓願。同樣的,只要老實奉行,過好僧人的生活,其功德也比一般人還要殊勝。
而經論中的義理,佛陀並沒有硬性規定。願意照著修,就可以開發一分定慧的自性功德;如果沒有修,也不會有過失。
只能說,化教修與不修,只關係到對自性、對真理的隨順或違背;而制教則明確關係到戒法的持與犯,罪業的輕與重。
故制教又稱為"行教",不受則已,只要受戒,是必須在生活中去實踐的。尤其針對比丘、比丘尼二眾,他們所受的戒,剛剛好就是他們完整的生活,大小一切事務、食衣住行,全部都有規定。包含佛門七眾受戒、懺悔的法事,都必須由僧尼承擔。
他們所受的戒法,就等同於他們的生活,因此稱之為制教、行教。

資持云:「一代時教,總歸化行。
開其信解,用捨任緣,故名化教。
制其修奉,違反有過,名為行教。」
業疏云:「
化教.則通被道俗,專開信解之門。
行教.則局據出家,唯明修奉之務。」
(戒法.1通敘戒法.1示相彰名.1正示.1化制)

頂戴果德,作聖道基;因中果號,不應自輕。

頂戴果德,作聖道基
因中果號,不應自輕
法,有軌成的意思。這一條軌道,可搭載乘客,從起點到達終點,也是敘述因果的一連串過程。
凡夫的法,大分為善惡兩途。
種善因.得善果,是「善法之軌」。
種惡因.得惡果,即「惡法之軌」。
而之所以稱為「戒法」,代表著幾種意義:
一、戒法是「聖道之軌」
戒法,專指聖人之法。持戒是聖因,既不是惡業,也不是只為了得到善果!持戒,種聖因.得聖果,是「聖法之軌」。
如事鈔卷三云:「直明此法,必能軌成出離之道。」
二、戒法是「因中果號」
特定來說,初果以上聖人所修的「戒無漏學」,才堪稱為聖法。然而凡夫「納法成體」,即以凡身,修習聖道。表示凡夫領納聖人果德,作為因地起修的方法。
簡單的說,雖然凡夫還在起點,但是因為確定這一條軌道,必定通往聖人之終點,因此,凡夫「行持戒法」,也就等同於「修習聖法」,因為確信這一條軌道的「一致性」。
故事鈔卷三云:「今所受者,就已成而言,名為聖法。」
記解釋:「已成者,初果已上所修三學,名聖道故。今雖在凡,亦名聖法,因中果號也。」
三、對戒法「不可自輕」
受戒人多,持戒者少。如事鈔卷十四云:「受者.法界為量,持者.麟角猶多。」
得戒之時,瞬間感發法界塵沙萬境,皆為持戒的對象。然而於境界當中堪任行持,卻萬中難得其一,如同麟頭上那一根角般的稀少。(麟是瑞獸,國君有道乃現。止有一角,舉此喻其少耳。)
之所以稱為「戒法」,其目的就是為了警策初受戒的人,應當尊重珍惜自己所受的戒體,不應該輕忽怠慢。戒法,是聖道本基,只要「奉敬守護、淨如明珠」,就能夠轉凡成聖、了脫生死,萬萬不可輕忽!
故業疏記卷十五云:「受者雖多,而不自知所受之體。欲警學者,故發是問!」
又云:「舉果目因,以其能通聖道故!復令受者,不自輕故!」
(備覽.戒法.通敘戒法.示相彰名.正示)

制戒/誦戒 時節與廣略之區別

佛陀成道後的最初五年間,半月誦戒都是由佛親自誦略戒:
善護於口言,自淨其志意,
身莫作諸惡;此三業道淨,
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
到了第五年,才發生比丘初犯婬之事,自此佛陀就開始隨著弟子的過錯予以糾正,然後一一制定戒條,但是每半月都還是由佛陀親自誦略戒而已。
每一條戒的緣起,最初一定會有一位比丘示現犯錯,然後佛陀才制戒,而這最初犯錯的比丘,他並不會有「犯戒」的過失。但是只要佛陀正式制成「戒條」了,任何比丘如果又犯,那就正式稱為「犯戒」了!
到了第十二年,開始有比丘「重犯」。在這一天晚上誦戒時,佛陀坐在上面都不開口,初夜過了、中夜過了...到後夜也快過,明相都快要出來了,阿難前後請示了三次,佛陀都只回答:「佛不在不清淨的大眾當中誦戒!」...此時目犍連尊者就用天眼通觀察,發現距離佛不遠之處,有一比丘在這半月當中曾盜取金蓮花葉,因此犯了「盜戒」,但是他卻覆藏沒有出來發露懺悔。於是尊者就將這犯戒的比丘拖了出去...等尊者進來後,佛陀就訓誡尊者,應該要讓當事人「自言」,不應該用天眼去觀察誰犯誰不犯。此時,大眾全數清淨,佛陀才誦略戒。誦完沒多久,明相就出來了。
此時,佛陀正式宣布,從今以後,由弟子們自己誦戒,而且是誦「廣戒」,也就是一條一條完整的比丘戒本。在此之前的十二年之間,雖然比丘隨犯、佛陀隨制,但是一旦佛陀制了,就不會有比丘重犯了,因此這十二年當中的比丘,都稱為「無事僧」。從此也顯示出,從第十二年後,比丘的煩惱漸漸增長,開始有重複犯戒、覆藏罪過的狀況發生。佛陀也就將誦戒責任交給弟子們,並且制定許多羯磨法,作為安定僧團、肅清佛門的家規。
因此,
1.「制戒方面」:
第五年後佛陀才開始制定廣戒。前五年都只以略教偈子作為最高指導原則,也沒有任何比丘違犯過失。
2.「誦戒方面」:
前十二年都由佛陀親自誦略偈。第十二年之後,開始由比丘自行推舉持律能背誦戒本的人出來「代佛誦戒」。
簡單歸納如下:
1.佛陀制戒:
前五年-「制略戒」
五年後-「制廣戒」
2.半月誦戒:
前十二年-「佛陀親誦略戒」
十二年後-「比丘自誦廣戒」

佛歡喜日、僧自恣日

明天是解夏自恣日,每個人都必須在大眾當中,虔誠請求大家憶念我、檢視我,在結夏期間(今年閏六,共四個月)我的行為有沒有違犯戒律?有沒有任何不如法的地方?倘若有,我虔誠地請求諸位大德能夠慈悲指正我,讓我有發現、懺悔、改過的機會。
法界所有道場,在每年的這一天,可說一路攀登,來到最隆重、最重要的高潮。因為解夏剋期精進,大家都在道業上有滿滿的收穫。一方面,僧人藉著自恣後,都回復戒體清淨皎潔,因此之故,自恣日又稱為「佛歡喜日」!就因自恣還淨的關係,這一天是"一整年"當中,唯一不用誦戒的一天!由此可見,自恣在佛陀心目中站的地位與重要了。
律藏中,佛陀是所有七眾弟子的大導師。我們跟佛陀是師生關係,自恣或者半月誦戒,都是例行性的重要會議。佛陀所要強調的,是一種「僧格」,是一種身為出家人該具備的「氣質」。
自恣,不但無形中消除了根深蒂固的「我慢」以及凡夫喜好「覆藏」罪過之心,也在謙卑仰仗大眾之中,反過來成就了自己道業。這一份氣質與僧格,或許才是身為學生供養大慈悲父,令師歡喜最好的禮物吧!一個出家人,只要僧格養成,隨著他到任何一個地方,自然能夠回復大師教法,建立起師長的事業,令師歡喜。在浩瀚無涯的十方僧海之中,令一切有緣眾生,隨嚐一滴,皆同一味!
註:
圖為上慧下律法師、上果下清律師,於9/3彰化齋僧時,長老大德慈悲互相禮之剪影。
由長老們慈悲演示:僧倫座次.有條不紊,如法如律.上敬下和,更凸顯出"僧海澄清,同一大師"之「釋子家風」至今不墜也!...至誠頂禮二位長老和尚!

積極無悔的「健康持戒心態」

堅守戒行,
固然從對佛戒的「信心」而來,
但是更重要的,
是「智慧的抉擇」。
其中必定包含
苦集二諦的「業果抉擇」。
也必包含
滅道二諦的「解脫抉擇」。
通盤客觀的認識,
不帶一絲壓抑及盲目,
才會心甘情願、無怨無悔,
至少也才懂得尊重戒法,
以慚愧心、自慶歡喜地走下去。
縱然
我們沒法一下持得很好,
但是那一份自慶與法喜,
敞開接受、學習老實,
才是學佛最關鍵的第一步!
我們修行求的,
信心與智慧的結晶,
不也只是那一份~
「積極無悔的健康心態」而已嗎!?

律中之最

戒律「住持」的功能強大,而且開遮持犯都是按照記載來判定,沒有馬虎,故在三藏中,獨得「律藏」之名。但是實際上,經論也都有「律」~「法、軌則、楷定」的功能。
散在經論當中的相關戒律,我們稱之為「隨經律」。如果拿隨經律跟律藏來比,還是以律藏為優先。而律藏當中,又以比丘(尼)戒本為行持的根本,故戒本說:「一切眾律中,戒經為上最!」
半月半月誦的「戒本」,是所有律藏的根本。而律藏又是所有三藏中「律的根本」。由此更可體會戒律防非止惡,佛制半月誦戒的重要性了!如戒本云:「如來立禁戒,半月半月說。」

佛依「戒法」分次第,非以「男女」分尊卑

居士問:
佛制在幾百年前的印度,印度是種姓階級社會,男尊女卑習性深重,訂這樣的佛制我可理解。但如今台灣社會,習佛者女多於男、出家者亦女多於男。固然,男眾習佛過程業障少於女眾,習佛較易有成,故佛弟子們對男僧眾的敬重往往更甚於女眾。但長此以往,焉知女眾比丘尼或居士不會有如觀音菩薩以女身再世者?有幸遇此女身觀音菩薩,男眾比丘拜或不拜?
因此,我的重點:
領眾者若有德有能領眾,是男是女有何差別?
..
法師答:
請以法論法,莫牽扯到其他凡夫無法洞悉之現象。正因為有崇尚怪力亂神的心態(如觀音再世...),才讓此一邪見邪行者有機可乘。
再則,佛陀制戒乃為建立僧團規範與倫理,並非重男輕女。況且僧尼本不同法,僧團本該各自獨立運作,沒有誰領導誰的問題存在。
佛子七眾依法次第禮座,無關男女性別問題。沙彌(男)仍需頂禮比丘尼(女),乃至需頂禮進受六法,並隨學比丘尼戒法的式叉摩那尼(女)。依戒法分次第,並非以男女分尊卑。而同為比丘或同為比丘尼者,尚須依戒臘高低,低戒向高戒者頂禮。律典上有提到,當高戒者向低戒者習法時,應承事一切奉侍,"唯除禮拜"。
~錄自演觀法師臉書

少一個都不行(二) ~戒律之序正流通

「戒法」,就像天台的「五重玄義」,只要明白他要詮釋的綱領,他在三學中所處「聖道本基」的根本地位,隨順戒法,就能引生定慧功德等等,就可以掌握全盤精神。五重玄義雖然言簡意賅,但是他是整部經典的骨髓,如果不明白持戒的宗旨,縱然照本宣科、依文解義,也只成為人天福報,如何剋證聖果?
「戒體」,就如「序分」。一切就從在戒師前求得清淨戒體開始,按照自己受的戒體,開始踏上真修實煉。而且大乘的戒體,更能夠將一切昇華迴向佛果菩提,功德不可思議!
「戒行」,就像「正宗分」。佛陀正式說法、讓當機眾聞法悟道。戒律的宗旨,就在轉化三業、改變氣質。我們的生命,也在這當中默默改善,得到實際的利益。如果不依教奉行,光有戒體也會漸漸蒙塵染汙,得不到效果。
「戒相」,就像「流通分」。持戒為因,斷煩惱、證聖道為果。這個因果是千真萬確、真實不虛的。自己得到利益,也希望別人都得到這一份利益,所以廣為流傳於十方後世。戒律能夠廣為流傳,就是因為自己得到利益跟喜悅時,這一份戒德法喜無形中感染了別人,自己戒相莊嚴,感動眾生,而使得大家知道戒律的重要性,能夠一代一代住持、流傳後世。

戒法是什麼? (四) ~戒律獨得「法」的頭銜!

有人問:三藏中,「經」也稱為法,「論」也翻成無比法、對法,為何只有戒稱為「戒法」?
經論大多以定慧為宗旨,修證過程中,以「得意忘言,一以貫之」為目標。而戒法則完全相反,一切修持,必定以律藏中的開遮持犯為依據,只要事相有犯,就必須依法懺悔,沒有所謂的「你們誤會了!我沒有那個意思...」。
在世間的各行各業中,只要能精巧熟練、掌握要領,如同茶道、花道、香道...只要領悟那一個「道」,他自然能夠法法貫穿、千變萬化,而總不離開「道的宗旨」。但是反觀法院的「律師」,縱然再資深,也絕對必須依照法律的規範來判決。
故三大部說律藏是「是非可否,必從(律)文(裁)斷,故與餘(經論二)藏,法(的涵)義(差異,猶如)天(壤之)別。」
又者,雖然經論兩藏也屬於法,但是戒律是基礎、是根本,他是共通的必修科目,要得定慧,必先持戒。因此之故,律藏拔得頭籌,單獨得到戒法的頭銜!因此,我們不稱「經法」、「論法」,而只稱律藏是「戒法」。
故南山引大智度論云:
「餘藏所詮,意存定慧;
此中顯宣戒行,為萬善之因基;
故先取法名,引生後二也。」
又云:「若就通論,
三藏教詮,並名為法;
但戒引生軌物義勝,先據斯目;
餘(經論兩藏)雖(也)號(稱為)法,
(但因住持世間、以法軌行的功能相對較)弱,
故不(特別)彰(顯出來)。」

戒法是什麼? (三)

之所以稱為戒法,
就是告訴我們:
1.確實有這一條聖法軌道,
他的存在,
就像我們這一生遭遇的苦難,
同樣真實不虛,平等平等。
2.這一條軌道,
確實能夠引領著我們,
透過
熄滅煩惱、端正三業,
最後得到涅槃寂靜。
他是生命的真實依靠與皈依棲息處。
3.我們因為明白,所以受戒。
受了戒後,就要學習戒法,
照著戒法,落實戒行。
只有開始做,火車才會走,
否則有車有軌道,還是沒有用。
故鈔云:「言戒法者,
語法而談,不局凡聖。
直明此法,必能軌成出離之道!
要令受者,信知有此。」
(備覽.宗體.戒法.通敘戒法.示相彰名.正示)

戒法是什麼? (二)

法,代表著真理,
他是通於凡夫聖人的。
六凡因修「集」而得「苦」,
四聖因修「道」而得「滅」,
這十條軌道法爾如是,
縱然佛陀也無法抹滅他的存在。
佛性的可貴,
在於他同時具備凡聖二法的"彈性"。
而修行者的尊貴,
在於他願意捨棄凡法,
義無反顧地追求聖法。
凡走過來的人都知,
把可貴的佛性拿來修凡法,
終究只是一段殘影與惋惜而已。
..
須知,
戒律之所以被冠上"法"字,
意味著只要依循戒法,
必定能夠離苦得樂、轉凡成聖,
律上形容他「必能軌成出離之道!」
從"得戒"的那一刻起,
就買了從「道站」通往「滅站」的車票,
接下來只需放心的,
將自己這台列車交給這一條軌道,
身口意三業老實持戒奉行,
他自然就會載著我們
通往涅槃寂靜的四聖法界之中!
故鈔記云:「
法,雖(凡聖)兩(雙)通,
不能委(詳細)辯(釋),
(此處)但從聖(法而)論。」
鈔云:「言戒法者,
語法而談,不局凡聖。
直明此法,必能軌成出離之道!」
(備覽.宗體.戒法.通敘戒法.示相彰名.正示)

戒法是什麼? (一)

四聖諦中,
苦集是「世間因果」,
滅道是「解脫因果」。
世尊用他的佛眼徧觀宇宙,
將眾生分為十法界。
「六凡法界」,
以煩惱造業為因,
以苦惱輪迴為果。
「四聖法界」,
以依法修行為因,
以解脫安樂為果。
「法」,就像火車的軌道,
當自己甘心在輪迴中繼續起惑造業,
卻絲毫不覺得苦,反以為快樂時,
就意味著~
這是自己選擇的六凡軌道。
當自己設定「我就是凡夫」時,
就已經買了一張:
從「集站」前往「苦站」的車票,
獨自坐上這台
無常幻化、四大和合的血肉之軀,
這台列車就遵循著六凡軌道,
開始駛往遠方的苦站。
這一個身體就像火車一樣,
可以修凡法,也可以修聖法,
而一切都決定於
最初如何設定自己的「生命軌道」而已。
故應常自我反問:
我這一個身體,
是要拿來作凡夫?還是要當聖人?
故鈔記云:
「軌成者,示法義也。」
「法雖兩通,不能委辯。」
「但示”法之功力”,文不明指"何者是法"?
意令學者,(自)思而(求)得之。」
(備覽.宗體.戒法.通敘戒法.示相彰名.正示)

律藏中的「依止法」



律藏中的「依止法」,乃是針對新受戒比丘,必須依止得戒和尚學習戒律,包含一切戒法、羯磨法。直到能夠完全明白比丘本份事為何?之後方可離師,否則,縱然果證羅漢,佛制仍必須依止律師。
從律藏的角度來說,依止的本意,是因為自己身為比丘身份,具有「住持正法」的責任,為了「明白、學習、承擔」這一切本份事,故需依止在師長身邊學習。
律中兩臘的比丘什麼也不懂,就收了徒弟,還帶去給佛看。佛陀呵斥:「自己都還沒斷奶!還欠人教,要怎麼教弟子?」如果不懂戒律,縱然通達經論,仍然不可收徒弟、受人依止。
而依止法中,如果師長本身有重大過失,不但不可以受人依止,佛陀甚至開許旁邊的人,可以用各種善巧,誘導他的弟子離開,趕緊另覓明師學習去。
律藏對於大大小小事務,都有詳細的制定。什麼資格才能當師長、受人依止?巨細靡遺。絕對不是隨便用依止法「扣人帽子」,或者用「地獄果報」恐嚇弟子,種種不如法手段。
菩薩戒也制定,師長不可為了私心、名利心,而廣收眷屬徒眾,扣留在身邊。彼此間所有關係,都是建立在「法」上。如果不是,又為何要出家呢?僧法何在?
下引律藏數段,
以供參考:
1.
為利養故、為名聞故,
惡求多求,貪利弟子。
而詐現解一切經律,
為供養故,
是自欺詐,亦欺詐他人!(梵網經)
2.
依止意者,
新受戒者,創入佛法,
萬事無知,動便違教。
若不
假師示導,進誘心神;
法身慧命,將何所託?
3.
故《律》中制未滿五歲,
及滿五夏愚癡(不學無知)者,
令依止有德。
使咨承法訓,匠成己益。
4.
《四分》:
諸比丘.輒爾依止,
不能長益.沙門道行。
佛令選擇.取依止。
即師有破戒、見、威儀等,
並不合為依止。
5.
因二歲比丘,
將一歲弟子.往佛所。
佛訶責云:「汝身未斷乳!
應受人教授,云何教人耶?」
若師有非法,
聽餘人.誘將弟子去。
6.
《善見》云:
若不解律,但解經論,
不得度沙彌.及依止。
7.
《僧祇》:
成就四法,名為持律。
謂知有罪、知無罪、知輕、知重,
下至知二部律,得作和尚。

戒法與戒體的差異 (三) ~犯戒破戒,多由「不知戒法」而來!

世出世間一切萬法,
歸納不出「人」與「法」,
煩惱也不出「人我執」、「法我執」。
而總歸於無法超然客觀,
由此無從追尋的誤解,
而後抓取,不願放手...
戒法與戒體的差別,
也總歸於「人法之間」而已。
一切大小乘戒律的宗旨,
不外乎
1.「善護自他戒體」,不令沾染汙垢;
2.「守護戒法純正」,不令變質曲解而已。
只要緊扣著
「個人」-言行的問題,
「正法」-知見的問題,
即可掌握佛陀之所以制戒,
只為對治惑業、離輪迴之大方向宗旨。
如菩薩戒中,
不可勾結唆使政府介入佛門,
禁止塑造佛像、印製經典,
甚至立法管制僧人、打罵僧人。
一方面「守護正法」,
不令毀滅住持三寶形像。
另方面「守護戒法」,
不令毀滅羯磨僧事僧決。
只要政府因聽信而執法,
過程中一切毀佛滅法、打罵僧尼,
隨著時間長短累積的過失;
乃至處罰過程中導致死亡,
由「教他殺」所構成的殺生重戒,
一切都將由最初發起的人承擔。
故知,
「犯戒破戒,多由不知戒法而來!」
聲聞戒制定比丘五夏學戒,
倘若不明戒法,
甚至盡形壽都不可離開師長。
菩薩戒更嚴謹於
知見之邪正、發心之廣狹,
如果擔任師長,
更注重於這一份「大乘正見」授受之精確度。
法體行相,
四科本自一體,
納受戒體後,
尤其重視於學習戒法、實踐戒行。
戒法之所以究竟圓滿,
是由佛眼徹照十法界而制立,
故任何一條戒法,
當中開遮持犯必定包含於一切境界,
詳細實用,決不模糊曖昧。
對戒法沒有疑惑了,
戒行才會落實沒有虛假。
戒行落實了,
戒體才能常保清淨,
這一切,皆由「學習戒法」開始。
故常聽到的戒律三步驟:
「受戒、學戒、持戒」,
即指
「納受戒體、學習戒法、持守戒行」。
法體行具足了,
戒相自然隨之而來,
一切終究不出於「法體行相」四大綱要。

戒法與戒體的差異 (二) ~從「破戒」與「謗法」分析

戒律,
是一門"空即是色"的「緣起學問」。
眾緣具足,如法受戒很不容易,
捨戒破戒,卻可能只需一剎那間。
納受戒法,成為戒體,
是就著「建立面」來說。
如果就著「破壞面」,
也可分成兩方面:
一、破壞戒體:
自己違犯了根本重戒,
就稱為「破戒」。
如果破壞他人的戒體,
就稱為「破他梵行」。
「梵」,有「清淨」義。
特定,則指玷汙僧尼,
破壞他人的「不婬欲戒」戒體。
廣泛,則包含一切根本重戒。
二、毀謗戒法:
「戒法」既然是道諦真理,
當然就不是人為能夠破壞的。
然而,
就著邪知邪見,
扭曲眾生對真理的認知來說,
可稱之為「毀謗」。
例如:
明明律藏是如何記載,
卻私心臆度,偏差詮釋,
倒是為非,混淆因果,
如同在國道上逆向行駛般危險。
扭曲戒律,是為「毀謗戒法」。
扭曲經論,即為「毀謗正法」。
自己破戒,只害到自己。
破人梵行,則害到另一個人。
毀謗戒法,
卻可能害到無量無邊的眾生,
破壞無數個清淨戒體。
..
故聲聞律中,
比丘惡見不捨,
狂妄宣稱「婬欲不障道」,
終將遭受羯磨法嚴厲治罰。
菩薩戒中,
無論毀謗戒律、毀謗正法,
都入「謗三寶戒」中(梵網.重10)。
而根本原因,
就在於沒有「正確認識」。
無論戒律或經論,
都一再強調「正見」的重要性,
破戒之人,
容或生起慚愧心而自省懺悔。
邪見之人,
一旦觀念轉不過來,
只有越陷越深,無法自拔,
終將害己害人,感地獄報。
破戒之人,
無論破自己還是破別人,
所破壞的戒體終究有限。
破見之人,
可能只需一句話、一個行為,
就導致無量眾生破戒,
隨著邪見傳播、無窮無盡,
終將破壞難以記數的戒體。
如南山律引《目連問罪報經》云:
「若比丘、比丘尼,
無慚愧心,輕慢佛語,犯波羅夷罪,
如他化自在天,壽十六千歲,墮泥犁中;
於人間數,九百二十一億六十千歲。 」
「破一個戒體」的果報尚且如此,
何況是「破他人戒體」呢?
更何況是「破出家僧人的戒體」呢?
又更何況是邪知邪見,毀謗戒法,
展轉破壞無量僧俗二眾難以估計的戒體呢?

戒法與戒體的差異

「戒法」是本自存在的真理,
如同鹽巴吃了就會感覺鹹鹹的,
戒法是佛陀為凡夫指引「聖人的路徑」,
只要順著持守,
自然會有「轉凡成聖」的效果。
而「戒體」是透過如法程序,
將外在的戒法領納入心,
成為人的生命目標,
只有吃下去,
才會知道到底什麼叫做「鹹」?
戒法.屬無情,戒體.屬有情。
戒法,是一條路徑,
戒體,則要靠人去實踐。
例如持不殺生戒(因),
近.能長壽健康,
遠.能成就如佛的悲心(果)。
每一條戒法都有它的效果,
就如同「單方藥味」。
人得到戒體,
就好像吞下「複方藥丸」,
有五味丸(五戒)、八味丸(八戒)、
十味丸(沙彌戒)、乃至250味(僧)、348味(尼)...
隨著病人吃下何種藥丸,
就能治療煩惱病、業障病,
得到不同程度的效果。
..
如業疏記云:
「問:即(戒)法(就)是(戒)體,
(那)法體(到底如)何分(辨呢)?
答:若望未受(戒之前),但名為(戒)法,
體(本)是無情(的道諦)。
若加(要)期誓(願),要(集眾)緣(虔誠)領納。
(從此)依(戒體)心成(為落實三)業(的根本),
此(戒)法有(真實的)功(德),
乃(可)名為(戒)體。」
又云:「如藥丸喻:
藥味各別,如戒法也,
和合成丸,如戒體也。
丸非他物,即藥成丸。」
(備覽.宗體.前言)

同一師學,如水乳和

六和敬,
是僧體的本質,
只要本質相同,
不管到天涯海角,
終究是如水溶水、乳融於乳。
戒同守、見同解、利同均,
三者是僧人之「體和合」。
身同住、口無諍、意同悅,
三者是僧人之「相和合」。
出家人,
只要具備三種「體和」的素養,
縱使偶然「相和」上有衝突,
終究殊途同歸,
總能回到「同一師學,如水乳和」之大前提。
三寶弟子皈依僧寶,
即是皈依禮敬
這一份徧法界僧眾的體和與相和,
體相共成之「六和合」!
由三體三相,因緣和合,
無論一人僧、多人僧、大眾僧,
無論凡夫僧、賢聖僧、菩薩僧,
自然能夠在隨一住處、隨一道場,
如法落實
止持作持、誦戒羯磨,
處理佛門七眾一切大小事務!
十方釋子同法食,
由六和敬刻劃出來的「趨解脫義」,
正是僧俗七眾
之所以禮敬僧寶、禮敬僧倫體制的充分理由!
故云:
僧寶清淨不思議,身披如來福田衣;
堪為人天功德主,堅持戒行學無為。

少一個都不行 (二) ~老實奉戒不自欺

舉戒律四科為例,
法體行相,四科是一體的,
不是切割可分,也不是拼湊而來。
隨舉出一個,其他三個必定同時彰顯。
最實際的,
如果沒有「戒相」,
在外相上違背佛制的倫理威儀,
就沒人能看到佛制的戒法(戒法)!
也就違背當初得到的戒體(戒體)!
也不符合開遮持犯的範圍(戒行)!
一位如法如律的僧人,
都不用靠嘴巴講,
只單單他在僧團大眾當中,
符合戒臘排班次序,
他的這一個「戒相」,
就已經在向十方大眾說明:
何謂佛制的戒法了(戒法)!
我們一看,就知道:
他是表裡如一,
老實做他身份該做的事情(戒體)!
他的行為確實符合持守範圍(戒行)!
無須口說,
只靠「戒相」就已弘揚戒律、
在為十方眾生「說法演戒」了!
..
住持僧寶,
非以才華取勝,
而以「老實奉戒不自欺」為尚!
敞開全部身心,接納慈父安排,
充此一期.生命暫寄,
法體行相.豐沛身心,
虔敬老實之中,
自能於不動道場,而行住持之大用!
默默行持之間,
自能拂戒香棻馥,徧播三寶之聖幢!
(備覽.宗體.前言)

戒行與戒相的差別

如果要細分戒行戒相,
可分成兩層說明:
一、以三業分:
意業.是戒行,身口.是戒相。
這是針對自身個體,
特別著重在
內心.有沒有憶念戒法?
行為.有沒有持守戒法?
二、以自他分:
自己三業的造作,屬於戒行。
表現出來給別人的觀感,屬於戒相。
此特別著重在威儀表相,
對他人產生的正負面影響。
故備覽云:「三業分之者:
戒行.屬意,戒相.屬身口。」
又云:「若爾,何故資持又云:
三業造修名(戒)行耶?
答:彼兼所(檢)察(的身口二業)言也。」
即將「身口二業」,也納入戒行的範疇。
這時,戒行通指自己的身口意三業,
而戒相即歸屬「外相威儀」了。
(備覽.宗體.前言)

少一個都不行 ~隨成一行,四義整足

或問:這四科可否挑其中幾科修就好?
答:法體行相四科,
並非拼湊堆疊,也無容分割!
在一位持戒行者身上,
只要隨意舉出一科,
其他三科必定同時具足。
因為建立任何一科的「合法性」,
都必須靠其他三者共同扶持,
少一個都不行!
..
如果沒有「戒法」,
如何得知有無如法得戒呢?(戒體)
又何來持犯依據的標準呢?(戒行)
要用什麼去衡量對方表相的虛實呢?(戒相)
如果沒有「戒體」,
戒法對他來說也只是理論罷了。(戒法)
既非該身份,行為也成為空洞。(戒行)
外相上則虛受他人恭敬,名不符實。(戒相)
如果沒有「戒行」,
戒法同樣成為理論。(戒法)
同時也辜負了自己的身份。(戒體)
既沒有行持,自然更不可能有威儀之攝受力了。(戒相)
如果沒有「戒相」,
戒法就沒辦法普遍弘揚開來。(戒法)
也辜負戒體,表裡不一。(戒體)
更導致他人觀感不佳,對佛教產生譏嫌嘲諷。(戒行)
.
故知戒律四科,
不多不少,恰好圓滿,
隨持任一條戒、任一威儀、任一羯磨,
任何一絲「業的造作」,
就完整具備四科在裏頭,
故云:「隨成一行,四義整足!」
之所以把他強分成四個步驟,
莫非是為了便於研究理解,
而生活實際操作時,
四科必然是「同步化進行」,
要怎麼硬分誰先誰後呢?
故云:「言有次第,行不前後!」
資持云:
「問:所以唯四,不多少者?
答:攝修始終,無闕(缺少)賸(剩下)故!
隨成一行,四義整足。
言有次第,行不前後。」
(備覽.宗體.前言)

圓頂方袍之魂 ~攝修始終.成因感果

佛教的特色,
在於他有完整的因果修證次第,
是一整套規劃好的路程,
並非片段、也無模糊。
戒律這一門學問,
與其說是「階段性任務」,
倒不如說是
三寶弟子「形影不離之魂魄」!
既是那張皈依證的靈魂,
更是那一件縵衣、三衣、戒疤、圓頂之魂。
一個人,沒了魂魄將成何狀呢?!
有的人說:
「我已經受戒了,我要開始學習經論了!」
或者說:
「戒律?那是修小乘才要的吧!
大乘心平何勞持戒?...」
南山律提到戒律一門,
是「攝修始終」、「成因感果」!
到底什麼時候才能不用持戒啊?
律論說要到「成佛」為止。
然而
綜觀佛陀一生行持.即可知道,
佛陀並非「不必持戒」,
而是戒法已經成為他生命的全部,
已經完全無法分割了!
始自凡夫僧白四羯磨得戒,
聲聞道之具足果德,
到菩薩道之三聚淨戒,
盡未來際以尸羅波羅蜜多優游法界...
戒法一直是
從始至終、從凡至聖都不可暫缺的。
也可以說:
如果有想要修行、
想要成佛、想要畢業,
那早晚要面對這一科「必修課程」,
想逃避也無可奈何。
既然如此,
與其摀眼掩耳,或是好強掙扎,
倒不如早一點面對,
敞開心胸,接受佛陀的安排,
早日將這一門必修課程,
攝入自己修行的排程當中吧!
因為他是佛陀的「老本行」,
也是自己的「主科系」,
所以他不但學分比重高,
而且從入學到畢業,
所有課程都圍繞著這門主科做延伸,
故他「攝修始終」,
離也離不開,除非放棄轉系。
從低年級實習的土法煉鋼,
待手作熟悉後切入電腦軟體,
到高年級融會運用的論文發表,
最終學分修滿畢業,
成為一位合格的專科生,
他能「成因感果」,
想怎麼收穫,就怎麼栽,沒有討巧。
(備覽.宗體篇.前言)